加强农村供水管理的对策分析 蒙慧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蒙慧
[导读]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今天,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发展、发挥效益的重要任务。
        荔波县水务局  贵州省荔波县  558400
        摘要: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的今天,加强农村供水工程建后管理是保障工程顺利发展、发挥效益的重要任务。农村供水工程不仅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而且可以使群众安居乐业,是经济发展和人民致富的基础建设。
        关键词:加强;农村;供水管理;对策
        引言
        我国的科技领域正在高速的发展中,各个层面都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进展,为我国农村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农村经济的慢慢发展,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状况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但产业公害和国内污染对农村的饮用水供给方面的问题逐渐暴露,随着农村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安全的健康性要求逐渐提高,饮用水项目的管理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因此,关于村庄地区饮用水的安全性的研究非常重要。
        1供水管理的重要性
        如果农村供水的保障率和管理服务水平提高了,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不仅仅是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经济也可以得到较大提高,尤其是对发展现代农业成效更加显著。并且如果供水系统做得科学合理,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节省大量的劳动力,节省下来的劳动力可以进入其他行业,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其中最直接影响就是使农村居民用水更加安全方便。因此,加强和完善农村供水系统,提高供水质量、供水保证率和供水管理服务水平,是国家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设美丽乡村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另外,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城乡供水系统多依托于河、湖、水库作为水源地,对于水利工程以及供水系统的重视,可以利用河湖水库储存夏季的集中降水,提高水利用系数,并且缓解洪涝灾害以及干旱情况。所以,这是个一举多得的事情。
        2加强农村供水管理的对策分析
        2.1有效规划
        针对当地水资源特点进行有效的规划,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受到损坏,原因就是当地村民没有养成良好的保护意识,同时农村供水工程和当地村民的生活以及农业之间存在冲突,所以在对农村供水工程进行建设时,需要充分了解当地地理条件,对当地的各项特征进行充分的调查,并了解当地村民意愿,在有效保障当地居民利益的条件上,建设合适的供水工程,同时还需要做好工程规划以及工程设计,进而保证农村供水工程能够使当地居民满意,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供水工程设施受到人为破坏情况的产生,还能够使村民主动参与到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理以及建设工作当中。在进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时,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地理条件,结合当地特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的进行供水工程建设工作。
        2.2构建完善的农村饮水安全运行管理体系
        农村饮水想要实现统一管理会出现多种问题和矛盾,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可以建立供水管理总服务站,让其负责全村乃至全县的供水工程运行与管理,在该过程中应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实现镇村级供水工程管理的同时,还要实行单站核算,在水费中列出管理人员的工资与报酬。另外,针对于市场运作条件尚不完善的供水站来讲,可以以行政村为单位,构建管水协会,全面落实专职管理。针对于身体素质较好且责任心强的人员,要对其进行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技能培训与发证工作都应由县级水利部门来负责,各个行政村都要签订相应的聘用合同。这样不仅可以建立一支稳定的管理队伍,同时还可以加强管理人员对岗位的适应程度。
        2.3开源节流,提高供水保障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不仅仅是民众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饮水安全事业的公益性和重要性,广开财源,积极解决供水系统供水、管理、维护资金,确保供水工程正常运行,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保障率尤为重要。一是,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以帮扶或优惠贷款的形式结合地方自筹资金帮助贫困地区搞好供水工程建设。二是,积极引入企业资金。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积极引入效益好、信誉优、有积极参与意向的企业以投资入股利益共享的方式进入城乡供水市场。

三是,引导用水群众以投资入股方式参与供水系统建设、管理,做到责任共担、参与监督管理、利益共享,实现供水管理、维护从源头到末端全覆盖,不断降低供水成本、提高供水保障率。
        2.4物联网和管理维护紧密的联系
        农村集中供水管理方式在明确了水厂选址以及供水方式之后,将物联网和供水进行紧密的联系,更好的推动了农村集中供水的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物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供水的生产以及管理方式,从手动朝着自动化的方向转变,不管是水质,亦或是后续的维护服务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2.5加强城市供水设施的巡查力度
        城市供水企业定期对供水设施设备进行检查,一旦出现窃水现象,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并制止。在检查过程中重点检查:拆除水表直接用水的;既有正常计量用水,又私接用水的;盗用公共消火栓、绿化等公共用水的;调换水表表芯,“智慧”盗水的;用户私自倒装水表,导致水表逆行的;用户恶意破坏或拆除水表,导致用水量不明等窃水行为。工作人员在检查中,要做好对窃水时间、数量、形式的取证工作,方便公安机关和城市供水监察部门,对违法和违规行为事实的认定。另外,供水企业也要避免”关系水“和”人情水“现象的发生。
        2.6确定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主体
        在对农村饮水工程进行管理时,首先要秉承着平等对待的原则,需要坚持受益者对工程负责,投资者对供水工程具有所有权的制度,这就需要确定农村饮水工程的所有者以及管理主体,同时建设权责制度,对农村供水工程的维护以及管理进行责任划分,进而保证供水工程能够得到有效的维护以及管理。此外,还需要建设完善的供水工程的管理制度,对供水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时维护水利设备,制定合理水价,颁布水源保护政策,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以保证供水工程能够得到安全合理的使用。
        2.7水厂监测和控制
        水产的生产需要保证连续性,这样才能保障稳定的供水,但是过程中,会存在有诸多问题,包括机器的运转情况、水过滤消毒计量的确定等。需要联系水厂的特点,坚持“集中管理”和“分散管控”对机器的运行进行分散管控,集中管理则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作为重要媒介。
        2.8推行成本水价,确保正常的维修基金
        按照工程规模,供水站应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根据居民生活用水、特种用水、非居民生活用水的不同类型,科学制定供水价格,逐步推行成本水价。因群众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成本水价一时不能到位的,应确保运行费和维修费。区城乡供水服务中心应研究方案确保计提维修养护基金,专户储存,及时用于供水站干管、支管及村级管网维修。对用水量未达到供水规模的,要落实区级财政补贴,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结语
        在我国农村不断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村级管网管理运行涉及村民日常的生产与生活,是农村供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因地制宜,加强管网的日常巡查与维护,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戴福祥.集中供水管理模式在农村供水中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9):282-283.
        [2]李香云.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战略模式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9,19(12):9-12.
        [3]吴涛.集中供水管理模式在农村的探讨[J].科技风,2018,(6):219.
        [4]程斌.浅谈农村水厂管理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7,(10):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