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王克武
[导读] 摘要:消防训练基地中的基地化、模拟化和实战化是基于消防救援队伍传统救援教育训练优化战训工作和提升战斗力的重要基础。
        银川市消防救援支队  宁夏银川  750002
        摘要:消防训练基地中的基地化、模拟化和实战化是基于消防救援队伍传统救援教育训练优化战训工作和提升战斗力的重要基础。为向实战训练提供更为细致和全面的服务,应正确认识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消防训练基地和设施建设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消防训练基地;发展趋势;有效措施
        随着消防救援队伍的职能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处置“全灾种”“大应急”转型升级。同时,也对综合性消防应急救援训练基地的模拟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且在灾害事故处理训练、战勤保障训练、综合实战演练和防灾减灾教育等方面,为消防员了解真实的作业环境和组织开展实战训练提供了充足的场地和基础设施。因此,探讨消防训练基地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内外消防训练基地功能区域建设中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开展多种灭火救援训练活动的训练场地和开展教学、办公、住宿和餐饮等多种活动的复合型多功能区。新创建的模拟应急救援设施较多,主要有火幕墙、燃烧训练室等几十种设施。调查显示,英国消防学员建设了空难、交通、船舶等40多类模拟训练设施,俄罗斯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和建筑物倒塌模拟训练的措施共有20座,上海消防总队培训基地共设23个模拟训练场景,模拟设施和场景建设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2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的战略定位
        消防训练基地建设中,要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高水平的培训和实战训练为主要目标。教育训练方式较多,如有针对新招消防员和新入职政府专职消防人员的基础性培训,有针对指挥员、班长骨干和攻坚组队员的定期轮训,有针对所有消防指战员的进阶性培训,有针对国家消防救援队组织的高级特种救援培训,有针对国内外消防员和防灾减灾人员所开展的交流培训等。
        消防训练地基具有消防救援人员教育培训和训练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民众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普及和学习的作用,可针对政府应急人员、军队、警察和民间救援团队、专业救灾团队和行业部门、技术人员的防灾减灾营救培训和训练,以此搭设专业、系统的防灾救灾机制,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
        3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的可行建议
        3.1科学开展“水”的规划
        灭火救援工作中,水是灭火的重要资源,消防训练过程中,水一方面是灭火救援中的工具,另一方面也可起到洗消的作用。所以,工作人员需充分结合建设项目和区域特点,加强水规划及处理工作。
        1)训练设施内应设置排水通道
        为促进建筑火灾救援训练的有序开展,在综合训练楼需创建公寓起居室、厨房、商场营业厅、医院病房等多个不同类型的模拟训练室,结合不同场所的特点和救援要求组织开展火灾救援训练。根据设计要求,要切实做好排水系统的规划工作。如科学设置生活污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但是通道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如居民楼中发生火灾,则无法顺利将废水排到排放系统当中,积水在室内大量淤积,经门、楼梯和阳台流出。对此,在模拟建筑训练时,要在墙体底部和室内地面设孔、槽等多种排水孔道,以加快排水速度,提高训练效率,最大限度的规避高层积水渗漏问题。
        2)建设收集池处理消防污水
        如含有害物质的消防废水未经处理便排放,则会破坏周边的环境。如化工厂爆炸事故处理中,由于消防污水未严格按照规范处理,引发了严重的水污染事件,产生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对于危险化学品泄露事故处理和危险化学品槽罐车火灾事故训练处理中可能产生的污水,应于训练区周围设置污水收集池,也可预留低洼地。此时消防污水虽然含有的有害物质较少,但是混有泡沫液、干粉和燃油。在收集处理的过程中,可组织开展洗消作业训练,同时增强受训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观念,以此推动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如预留低洼地,可在训练中利用地形的特征科学设置临时收集池,组织开展系统训练。


        3)训练区设置中水回用系统
        消防训练中产生的污水较多,若无法回收利用,则会降低水资源利用率,在训练区设施建设规划的过程中,应全方位结合工业生产用水的处理方式,在训练区域设置中水回用系统,从而在蓄水池中集中训练废水,在沉淀和净化处理后循环利用,可将其应用在天然水源取水训练之中,也可应用于营区的绿化灌溉和车辆清洁中,以此增大水资源的利用率。
        3.2加强“气”的规划
        气主要指消防模拟训练中使用的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甲烷气体,也可将其用于真火环境模拟环节,将二氧化碳、氮气等材料用于泄露气源和压力装置的模拟中。上述气体极易引发泄露和爆炸等问题。
        1)结合实际设计供气方案
        训练设施当中模拟真火环境的场景数量较多,如化工厂生产装置火灾扑救训练设施、交通事故处理训练设施等,涉及的范围较广,且内容较为繁杂。要求人员全方位依据模拟设施,综合分析供气需求,科学规划和编制供气方案。气源储存点可设于安全性较强的位置。对于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泄露事故,要设置气体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气源装置等,以加强训练模拟环境的真实性。
        2)注重工程施工的规范性
        模拟训练设施并不纳入在化工生产之中,建筑火灾和交通事故与危险品的关系不大,这与人员思想漠视、无法严格按照供气管线设计要求施工有关,从而加大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为此,就有必要切实加强施工管理,落实供气管线施工监理,注重管道安装、连接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与此同时,供气管线还需做好防护工作。项目施工后,积极组织专项检测和验收工作,保存供气管线设计图纸,施工中的设计变更需要经设计单位论证后更正。
        3.3做好“控”的规划
        控主要分为模拟灾情控制和训练过程监控。模拟训练设施建设中,需结合实际需求组织开展训练控制中心的规划建设工作。
        1)模拟训练控制系统
        灾害环境模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和设备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能够为受训人员打造真实的体验,从而有效增强人员的心理适应能力。但若灾情能够严格依据设定的情景发生,所有的救灾工作均变成了机械性重复,故而模拟训练控制系统也应依据集中管理和随机控制的原则运行,从而全方位满足实际需求。如在统一控制燃烧形式的基础上,采取分步控制方式,加强不同燃烧喷嘴流量和压力的有效控制,不断增强受训人员的火灾事故救援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2)完善训练过程监控
        在训练的过程中,应当监控现场环境。在监控期间,合理应用视频监控、感应探测和对讲系统,维护受训人员的人身安全。如烟热训练室地下工程火灾扑救训练设施等均为相对封闭的空间。训练中的线路较多,可模拟高温、浓烟和黑暗等多种不同的场景,现场环境复杂性较强。所以,在模拟设施的重要节点当中,也应设置视频监控和感应探测及对讲系统,了解受训人员所在位置,在发生紧急状况时及时开展救援工作。不仅如此,利用视频监控网络,能够及时观察受训人员训练的动态,全方位了解受训人员的行动范围及行动方向,第一时间发现火灾救援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之后采取有效的修正措施,增强受训人员的救援能力和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
        结束语
        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是顺利开展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消防工作中,消防基地能够提供消防救援中所需的设备,模拟消防救援当中真实的操作环境,全面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最终为组织开展消防救援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闫志强.消防训练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山西建筑,2019,045(018)
        [2]苗建敏,周松飞.消防培训中心设计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7,000(009)
        [3]路超.关于确定《消防训练基地建设标准》中消防训练基地分级情况的分析研究[C]//2017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