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 谢剑波

发表时间:2020/11/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谢剑波
[导读] 摘要:随着建筑需求持续增长,大体积混凝土的适用范围也显著增加,更多的高层建筑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更好的满足大体量建筑设计要求,还有效推动建筑整体质量提升。
        南通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南通  226300
        摘要:随着建筑需求持续增长,大体积混凝土的适用范围也显著增加,更多的高层建筑采用了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更好的满足大体量建筑设计要求,还有效推动建筑整体质量提升。经多年发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愈加成熟,对于整体浇筑质量也更有把握,但同时暴露的问题是施工建筑单位对于大体积混凝土不能实现各环节质量的严格控制,使得混凝土质量出现短板,容易造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结构强度不足等问题,这会严重损害建筑整体结构质量,要求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解决好水化热、收缩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等问题,达到更高品质的大体积混凝土质量。下面将针对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及浇筑质量控制措施展开详述。
        关键词: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引言
        严格意义上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是指构件在1m以上的结构,特别是在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对比中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因为受到水反应或者温度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极易出现裂缝与溢水现象的发生,需对其加以重视,否则会对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影响。对此,在新时期为确保建筑施工质量达标,则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1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相关概述
        在许多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原材料,这种材料具有坚固、持久、耐用、稳定性高的优点。浇筑技术是大体积混凝土加工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所谓浇筑,指将加工好的混凝土进行入仓、平仓、捣实工作,以使混凝土形成稳定结构。
        2建筑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分析
        在现代建筑中,建筑结构体量增大的同时,大体积混凝土有更多应用,通常其几何尺寸会在1米以上,常用于建筑的基础,在建筑结构质量中发挥重要作用。除体积大之外,其另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易产生温度裂缝,其原因主要是较多水泥成分与水反应会大量放热,再就是其表面系数小而限制热量散发。温度控制也是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关键,在建筑施工中,会充分利用减水剂,有效的抑制水化发热过程,以使其施工更加顺利。同时,后期养护环节也很关键,决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最终质量,也是控制温度裂缝的重要性窗口期,建筑企业应有所重视。
        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3.1水泥水化热
        从特点上分析,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断面较厚,而且表明系数过低,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因为受到水泥水化热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热量堆积,其内部外部的温差比较大。同时,因为水泥水化热的释放量与水泥的品种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当混凝土所存放的时间越长,那么也会导致水泥石化热变大。
        3.2混凝土收缩问题
        混凝土中的水分,除了消耗在水泥水化作用之外,大多数水分是会直接散失到空气中的,会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明显的干燥收缩现象。除此之外,混凝土在浇筑后的收缩现象的发生,还涉及到碳化、塑性以及化学收缩等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用水量、浇筑环境、水泥材料规格型号等均对混凝土收缩有所影响,若控制不当,将引起混凝土塌陷、收缩裂缝等问题。
        3.3外界温度变化
        无论从哪一个层面研究,均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外界温度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外部温差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混凝土施工中,因为浇筑温度收到外界气温的影响,所以通常情况下,当气温下降的时候,那么也会导致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也有所变化,这样一来,混凝土的性能会得到削弱。之所以产生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所以会导致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变大,所以面对这种情况,则需要针对外部温差加以控制。


        4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提升措施
        作为建筑施工重要环节,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尤为重要,需要从配比设计、温度裂缝控制以及现场浇筑等方面进行控制,解决好大体积混凝土各类施工问题,可有效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并为建筑质量提供更好的保障。下面就浇筑质量提升措施予以探讨。
        4.1重视材料的配合比设计
        即使是常规混凝土,材料配比也是影响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更何况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其对于结构厚度、强度、承载力等有更高要求,更要科学设计材料配比,以达到更优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这也是施工建筑单位需着重关注的内容。通过科学试验材料配比,所要达到的要求不外乎如下内容:一是要达到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强度;二是要有效限制水化热的发生;三是要达到和易性和可泵性相关要求。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要经过实验的方式来获得最佳的材料配比,除常规材料外,添加剂的使用也是重要内容,通常为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可泵性以及更低程度的水化热反应,还会添加合适比例的粉煤灰,这对于改善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有很大帮助。此外,常规材料中的水泥也要进行优选,出于控制水化热的考虑,可以选用矿渣水泥。而对于粗细骨料的选择,要足够的清洁并达到级配要求。
        4.2浇筑材料的选取
        为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则离不开水泥的治疗,所以要保证施工中的水泥材料符合国家的要求,如果未追求个人利益而肆意掺入恶劣的水泥,那么会对建筑安全产生影响。其中骨料之中主要涉及到了细骨料以及粗骨料,需对其加以重视,特别是在添加骨料的时候,需要对材料的含泥量加以查看,并采取抽样的方式选出优质的骨料。同时,外加剂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会对混凝土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外加剂剂量的控制,避免对混凝土性质产生影响。
        4.3提高现场施工质量
        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与管理是提高现场施工质量的必要条件。传统的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监管模式往往以人工监管为主,在监管现场遇到实际的问题往往需要先向上级进行汇报,请求指示,然后相应的管理部门给出解决的措施。这种落后的质量管理模式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而且效率不高。因此,在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中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现阶段的商业环境影响下,不少大中型建设企业都已经开始对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技术性的改进,重点在于大量引入诸如智能网络、大数据、BIM等新兴技术,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智能化和网络化,而有些没有意识到新技术发展的企业,在工程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上也就必然落后于人。为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现场施工质量,关于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手段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要加强在监管过程中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建设企业需要积极引入先进的质量控制技术,例如信息化、智能化检测仪器,以实现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实时化监督,在遇到安全隐患时,可以及时拉响警报,避免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也有更大的进步,大体积混凝土作为现代建筑结构重要组成,因其体积较大,无形中放大了混凝土的特点,使得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难度也有所加大,温度裂缝也成为主要质量问题。同时,混凝土施工主要面临水化热、混凝土收缩以及环境温度变化等问题。为此,出于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质量的考虑,更要把握好材料配比设计、温度裂缝控制以及浇筑等环节,并且通过严格控制材料混合比例、入模温度、拆模时间以及混凝土温度变化,能够显著改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促进浇筑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洋.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9(21):17.
        [2]辛宪磊.工民建建筑工程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门窗,2019(19):21.
        [3]赵冬雷.浅析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门窗,2019(17):22.
        [4]余涛.基于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202.
        [5]赵雪薇,尹大刚,周惠芬.浅析节能施工技术在工民建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9,38(23):206-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