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通风设施应用研究 顾军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顾军
[导读] 摘要:近年来各大煤矿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国家和政府对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的重点关注,并对煤矿井下安全作业的管理措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身份证号码:52242719860515xxxx
        摘要:近年来各大煤矿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引起国家和政府对煤矿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的重点关注,并对煤矿井下安全作业的管理措施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再加上通风设施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风设施的安全正常运转和应用可以充分地保证井下工作人员和作业环境安全。同时,做好煤矿通风的安全隐患管理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地促进煤矿行业的良好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煤矿井下;通风管理;通风设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工作企业数量和类型逐渐增多,各个工业企业在实际发展中,对矿产资源的使用量和需求量逐渐增大。因此,矿产资源开采工作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项工业内容,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企业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矿产资源实际开采时,一般需要在井下进行,而井下环境较为复杂,工作人员稍微不注意就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危险性事故,每年都有因为矿井通风不到位而产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因此,在如今我国矿产资源实际开采时,相关管理人员不仅仅要注重提高工作效率,更应该做好矿井开采通风工作。
        1煤矿井下通风管理概述
        针对煤矿中的矿井来讲,不但狭窄而且严重欠缺光照,在使用掘进机进行采掘期间,施工人员需要频繁转移作业地点,另外在采掘期间极易出现各类地质灾害问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矿下通风的困难度。在采掘期间,还极易受到粉尘和瓦斯等不良问题的威胁,因此在开展矿下通风管理工作期间,应该对这些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考虑。通过以上不良问题的整体分析,目前在实施矿下通风管理工作期间,以技术为基础一般会运用以下三种方法:第一,向矿下连续不间断的输送高质量空气,进而保证矿下采掘工人可以顺畅呼吸;第二,把矿下各类毒害气体有效排出,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矿下环境中粉尘的含有量;第三,尽最大努力改良矿下的环境温度,以免出现矿下温度太高而影响了工作人员。
        2我国矿井通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2.1部分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矿井实际生产的作业环境,但部分采掘企业的矿井通风系统设计并没有考虑到实际生产状况,或者是设计院基于经验主义错误,或者是企业未有对生产条件进行全面评估,使得矿井所应用的通风设备不能全面应对作业中产生的通风指标,设备运行困难或者负载有限,难以对通风安全灾害起全面预防作用。
        2.2缺乏对员工安全管理培训的重视
        目前在煤矿公司安全管理工作中进行的安全培训能够有效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只是由于煤矿公司发展情况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大部分煤矿公司的待遇都不是很理想,最终导致技术人才的流动性变强。也因此会致使矿下通风设备和安全设施没办法得到正常的维护保养,部分出现安全隐患的设施未能获得及时维修,为煤炭的顺利开采带来直接干扰,最终潜藏下多钟安全威胁。部分检查工作者在踏上工作岗位之处,欠缺相关的工作实践,未能灵活、规范的运用安全监控程序,也是煤矿采掘顺利进行的一大障碍。
        2.3部分通风系统质量不过关
        在通风系统的方案设计过程中,以合规为目的通过审批的现象仍然存在,造成通风系统设备的使用寿命仅停留在最低标准,故障频繁而且配件不完善,例如以风门代替密封构件,理论上能够阻风,但在实际生产中难以杜绝漏风现象。例如通风系统阻力分布不合理问题,使得矿井的通风阻力远远大于电机的供应能力,造成通风机大量消耗电能超负荷运转,这样的通风系统质量必然难以应对矿井生产范总的工作量。


        3煤矿井下通风的安全管理措施
        3.1提高通风安全管理质量
        在现今的煤炭采掘工作中,必须对现代化先进的科技进行引用,以改良通风安全管理体系。在实际采掘期间,通风人员应该确保矿下通风程序的可靠稳定性。需要工作人员拥有整体性的技术管理观念,在设计到竣工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技术指导作为支持。另外,还必须选取适宜的风筒,在较高的通风长距中,必须确保作业面拥有适度的风量,将通风巷道的断面作为基础,在选取风筒时要采用直径较大的,尽量降低风筒的阻力,实现控制风阻的任务。其次,必须确保通风机拥有较高的节能效果,增强通风机的运行成效,将其运行的噪音降至最低,最终降低在通风工作上资金的投入。运用30毫米到50毫米一节的长导型风筒,运用到距离较长的通风安全管理工作中,认真检验接口部分是否存在漏风情况,控制电能的消耗。
        3.2增强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一,应该注重提高企业管理者安全意识。在如今我国矿产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由于矿产资源开采的地理条件较为复杂,一般需要在井下进行,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因此在如今矿产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管理者应该提高自身安全意识,不能仅仅为了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而忽视安全制度,应该从各个方面制定相应安全管理制度,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能够减少各项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工作安全性。第二,应该注重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我国矿产资源实际开采中,应该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安全意识交流培训会,各个工作人员在实际交流过程中可以向他人交流自身在工作过程中有效防范危险事故的措施,进而在无形中有效降低矿产资源实际开采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危险事故。
        3.3构建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系统
        经过专业矿下通风技术管理体系的创建,能够更为有效的针对矿下采掘施工期间各类技术设施运转时产生的数据讯息进行搜集与整合,同时构成专对性的讯息数据库,能够在有关技术设施产生问题时提供讯息数据进行有效处理。经过强化对于煤矿井道体系的维护治理,能够针对矿下施工的实际工作标准与物质需求等具体情况进行实时调配,同时可针对矿下实际状态进行分析,分析各个岗位的具体需要,把相关的工作内容、要求与职责落实到位,使所有工作人员均能明确自身的任务和责任,达到增强整体治理水平的目的,还能够对系统所出示的图形数据讯息进行总结、考量和剖析,从而做出更为科学的应对方案,充分完成对于矿下通风设施的讯息化、数字化以及智能化管理,确保矿下生产中安全通风管理活动的顺利实施。
        3.4制定合理有效的监督制度
        在传统矿产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虽然明确规定了在矿产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要做好各项通风工作,但是管理人员并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监督制度,进而使得矿产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通风工作不能够在有效合理的时间内进行。因此在如今我国矿产资源实际开采过程中,应该加强通风工作的监督制度,从而有效提高矿产资源开采的质量和安全。
        结束语
        煤矿矿井的生产作业直接影响效益指标。而加强对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强化管理,提升矿井的安全性,可以在根本上提升其整体经济效益。在现阶段的发展中,一些小型的煤矿缺乏科学的、系统的安全管理,导致安全事故问题的不断出现,而相关企业以及部门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监督管理,优化改善生产环境,及时解决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在根本上推动煤矿事业的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赛.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通风设施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7):171+173.
        [2]冯景.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其事故防范对策[J].冶金与材料,2019,39(04):190+192.
        [3]张衡.煤矿井下通风管理及通风设施应用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5):41-42.
        [4]符昊.浅谈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1):74-75.
        [5]吉青青.浅谈煤矿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策略[J].陕西煤炭,2019,38(03):184-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