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集团(马鞍山)实业有限公司 211113
摘要:关于植物美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当前景观生态学、植物园林和城市绿化系统规划的热点。植物园林绿化是生活景观元素的集合,可用于改善城市生态和园艺绿化景观,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实现植物整体景观、格局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和谐融合是城市整体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对于城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研究植物美化技术的特征入手,并根据园林景观设计的要求找到合适的连接点,为造景技术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造景;技术应用
前言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迅速变得便利,但与此同时,城市空间发展混乱,土地资源被消耗等行为会引起许多城市生态和环境问题。园林景观绿化项目基于植物景观技术,运用在城市绿化上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解决城市绿地需求与城市绿地持续减少之间的矛盾,从而迈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步。
一、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原则
现代植物造景概念已对传统概念进行了优化和补充,现在总体而言,我们认为,园林绿化应强调生态和生物多样性,并应侧重于用于景观建设植物材料的运用,强调可持续发展等。现代植物造景技术不仅需要注意植物的合理布局,而且还需要在生态效益方面进行植物美化以创造良好的视觉效果[1]。
(一)生态性原则
园林绿化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有效途径,其最基本的价值就是利用植物生态学为特定区域的生态增值。为了确保园林景观绿化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首要考虑是通过维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将其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并保持该区域物种之间的和谐关系来促进生态价值的更大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始终注意生态可持续性,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不是一朝一夕的问题,一个好的植物造景项目不仅需要在项目设计中考虑空间分配,还要考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植物造景变化。
(二)以人为本原则
服务以人为本的人是任何园林景观设计的出发点,植物造景技术也是如此。使用绿色来缓解城市环境灰色单调的空间并遮盖钢筋混凝土建筑带来的沉闷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人们生活的植物质量使自然环境更贴近人类生活,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这也是植物造景技术发展的重要基础目标。在设计植物造景绿化时,设计师还应该深入考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根据生活方式和特殊人群的需求来改进植物造景的设计理念。
(三)经济性原则
经济原则是植物造景设计和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非常实用的原则。园林景观绿化根据经济需求,工程建设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部分:设计和建造成本、运输成本、养护成本。将来的潜在优势是,合理的设计配置不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设计和建造成本,而且可以避免防止无效使用和资源浪费。由于运输和维护成本主要是由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过程后期的植物的种植与维护引起的,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植物造景过程后期的运输植物和养护费用,以减少这部分成本。
(四)美观性原则
植物造景是一种景观展示形式,主要使用植物材料进行园林环境美化。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具有审美感的场景,所以应该有一定程度的艺术性。观看者可能处于仰角、平面角等位置进行景观欣赏,在景观细节上,不仅可以欣赏到立体植物造景带给人们的“绿色”,还可以满足居住者的审美要求。
二、园林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应用
(一)以景象效果为核心的植物造景技术
现代园林景观绿化的植物造景在设计过程中快速且高质量地实现了许多关键技术。
在现代园艺的各种条件下,质量是中国园林建设历史经验的继承。这些历史经验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园林景观绿化中进行植物造景不是一个孤立的设计环节,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整体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在设计过程中,计划的初始概念计划的仔细审查以及计划的最终表示应基于设计意图的图形表示。现代园林景观绿化设计、施工、监督和验收的联系基于施工图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数字化并在设计中创建植物场景所需的植物材料的相关信息,这样才能完成施工图的绘制。在园林绿化的总体布局设计概念中,应考虑创建场景的意图,包括植物园林绿化,确定总体布局后,根据为每个区域创建植物场景的目的,将整个园林景观设计分为相对独立的植物景观设计社区。
(二)植物造景技术的多种学科理论
植物造景美化具有许多价值,例如艺术、生态和经济性,为此,选择植物不仅可以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还要考虑功能效果和经济价值。比如,同一景观不能使用具有相同生长方法的植物来避免植物因其他植物的枯亡也发生枯死的悲剧发生,这需要设计师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同时,株高的安排也与植物生长的速度和节奏有关,要设计植物自然生长状态,还需要熟悉植物适宜生长形式,只有这样,才能创建视觉效果,例如形状变化、光的折射变化以及季节和生长条件的变化造成的透视效果。
(三)园林景观绿化植物单体造景
植物单体是植物美化造景的最基本材料,植物的单个位置自然反映了植物的特征与植物的自然之美,园林植物美化通过植物单体中植物的自然美来完成自然的园林景观状态[2]。这些具有特殊形态的植物或者在园林景观绿化时由它处移入,或通过花园中植物的长期生长,这里还有另外两种情况。在长期生长的过程中,植物会反射其形状的自然美,或在周围的花园环境中反射自然条件,例如水、热和光线通过自然或人工引导。
(四)运用植物配置成专类观赏园
植物园大多以非常丰富的物种单元排列,植物特有的园林不仅可以扩大物种的范围,而且可以通过结合不同的物种,不同的属,不同的生态习性,更长的观察期以及不同的树种的融合生长来扩大其范围,就面积、规模、和景观而言,它已被创建为优于传统专业花园的植物园装饰花园,该专业花园既可以打造成风景名胜区,也可以是将多个造景技法结合起来形成连续的景观观赏区。
(五)师法自然的植物造景方法
人类艺术来自自然和生命,天然植物群落是植物景观艺术的来源。植物种群占据特定的空间和区域,根据其自身的发育生长、发展、进化和再生,并作为植物群落与环境互动[3]。不要简单地追求艺术效果和严格的人工要求,而忽略植物的生长要求并强行形成违反植物自然生长和发育的社区。为此,了解自然群落的形状、组成、结构和传承是植物造景向自然学习和回归自然的基本原则。
结语
中国社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化进程正在进一步发展。绿色空间变得越来越紧张,城市空间被钢筋混凝土“硬化”,居住环境日益恶化[4]。在发展新兴的园林景观绿化中,增强植物造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价值,城市环境的再生,城市规划和建设以及缓解绿色植物纠纷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创建功能丰富,应用价值多样的园林景观将是促进中国生态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未来方向。总之,植物园林绿化技术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技术应用领域。植物造景技术的应用应充分体现美化、生态保护和经济特点,结合植物特性,及时做好应季植物的调整,注重四季景象的展现是植物造景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龙.浅议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绿化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2):113-114.
[2]黄月明,王新.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四塘校区植物造景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03):90-93+157.
[3]唐春雨.探析园林景观绿化中的植物造景技术应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261.
[4]杨春瑜.园林工程绿化植物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要点[J].南方农业,2018,12(2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