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装置急冷油除焦系统的设备改造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李祥军 张海燕
[导读] 摘要:急冷系统位于乙烯装置的咽喉部位,吸收裂解炉通过裂解原料而产生的高温裂解气,依次经过油冷、水冷工序降温,分离出裂解气中的汽油、轻/重燃料油、水份等,回收其低品位热量,产生裂解炉所需的稀释蒸汽(DS),并保证油、水系统的运行温度。
        抚顺石化烯烃厂乙烯车间  113004
        摘要:急冷系统位于乙烯装置的咽喉部位,吸收裂解炉通过裂解原料而产生的高温裂解气,依次经过油冷、水冷工序降温,分离出裂解气中的汽油、轻/重燃料油、水份等,回收其低品位热量,产生裂解炉所需的稀释蒸汽(DS),并保证油、水系统的运行温度。
        关键词:乙烯装置;急冷油除焦系统;设备改造
        1 急冷油系统的特殊性
        急冷油主要成分是芳香族物质,其中芳烃含量约80%。急冷油的成分也是一种动态组成过程,裂解气源源不断的将急冷油中的重、轻燃料油置换分离出来。这种动态平衡的组成可以有多种状态,同时受着油塔釜温和急冷油循环量的影响。其中最特殊的存在便是急冷油系统中焦粒,他的成因是来自于裂解反应。因原料裂解时的二次反应产生的焦粒随裂解气进入急冷油系统,并进行携带循环。此外芳烃和不饱和烃,在较高的温度下也能自身聚合成为沥青质,一般来讲,急冷油中的沥青质含量应保持接近5%~6%(w.t.)范围内,当沥青质含量达到15%~20%(w.t.),油系统将会有部分焦质开始析出,和裂解气中的焦粒统称为焦粉颗粒。
        由于焦粉这种物质特殊的存在,会给生产装置的工艺流程以及设备带来影响和危害。焦粉的存在也影响着装置的稳定运行,并会在运行末期,成倍的加剧,造成恶性循环,大大缩短装置周期。
        2 焦粉对各设备运行状态的影响及除焦手段
        2.1 急冷油过滤器
        2.1.1 影响
        系统内的焦粉量较大时,会大大降低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主要有以下两点:(1)液下轴承磨损。投用后过滤器滤框中的下侧轴承由于与急冷油中焦质、焦粒长期接触,致使轴承容易出现磨损。当推力轴承出现初期磨损后,持续运转的轴会出现下方支撑力减少,导致整根轴存在向下位移,进而加剧推力轴承的磨损,恶性循环,最终推力轴承彻底损坏后,整根轴脱离原位置,轻则导致过滤器失效,重则使拨叉受力过大出现弯曲或裂纹,齿轮箱受力不均磨损,外部对轮出现应力裂纹,电机超载等情况;(2)过滤器填料密封磨损。填料密封通过使用特定形式的多层盘根进行压紧密封,填料主要由铜环、浸泽四氟的膨胀石墨环构成。由于日常转动,盘根会形成初期磨损,急冷油中焦粉在过滤器搅拌转动时,会窜入到盘根间隙内,造成中期磨损。这样,盘根密封会被一层层耗损穿透,最终介质直接泄漏到外界。
        2.1.2 日常的除焦手段及措施
        各台急冷油泵的前后过滤器始终保证全部正常投用,起到最初期的除焦目的。增加过滤器本体的排放频次,通过急冷油排放,除去油系统中的焦质。经一些装置的实际经验得出,这确实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在整个运行周期下,通过一些机泵滤网、地罐的清理状态来评判,其效果是显著的。但即使是长期这样调整,其余设备的损耗仍会出现,如急冷油排放泵等。
        2.1.3 除焦的技术应用及设备改造
        (1)旋液分离器。旋液分离器的设置就是把急冷油进一步过滤,除去其中更细小的焦粒,得到较为洁净的急冷油进行循环。分离原理是:急冷油从旋液分离器上侧面快速进入设备,急冷油夹杂着焦质在设备内快速旋转,焦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贴近设备内壁螺旋下降至分离器底部,而较为洁净的急冷油从顶部出口排出,实现了脱焦工序。通过一些装置实际应用的调研,旋液分离器会加装在急冷油过滤器流程的前面,用以提高除焦效果及效率。
        (2)增设并联篮式过滤器。急冷油过滤器的下侧排放线上增设并联的篮式过滤器,这样的改造有利于减轻急冷油排放罐内焦粉的集聚,分担了罐内各排放点的脱焦压力,同时也防止排放量过大造成排放线堵塞的情况。脱焦工序变为日常清理,会起到滴水穿石的效用。


        2.2 急冷油排放泵
        2.2.1 影响
        焦粉颗粒对该泵的最大影响就是使用寿命减短,检修频次增加。
        (1)叶轮磨损。由于该泵的吸入口处于液下状态,硬质焦粒会伴随急冷油一起被吸入叶轮,并持续摩擦叶轮流道。时间一久,流道处出现减薄漏点,造成机泵外送能力下降。减薄过程又破坏叶轮的原动平衡状态,会使得转子在高速旋转中出现轻微晃动,而转子的晃动便又促使转子和液下轴承之间的磨损。
        (2)液下轴承磨损。长时间的运转,造成泵壳盘根出现磨损,且间隙增大,较细的焦粉窜入支撑管内,与液下轴承和对应位置的轴套发生摩擦,造成磨损,液下轴承与轴套间隙增大,导致后续运转过程中轴在轴承内发生晃动,加速磨损。叶轮和液下轴承的磨损会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2.2.2 日常的改善手段及措施
        使用过程中,急冷油排放前后均要保证机泵液下轴承的冲洗流程畅通,并要根据实际工况提升冲洗油压力,保证冲洗效果。检修安装时,要控制液下滑动轴承和轴套之间的间隙,防止出现间隙大造成振动超标,间隙小造成抱轴等情况。同时叶轮口环间隙也要调整到适合位置,并将口环焊接固定,防止由于个别焦粉卡涩,将口环研磨脱落,引发次生事件。
        2.2.3 设备技术改造
        (1)轴承数量:减少滑动轴承的跨距,增加滑动轴承的数量,提高抗径向力的冲击。
        (2)材质升级:选择正确的滑动轴承和轴承材质,滑动轴承和轴套的材料要耐介质的腐蚀,还需要有足够的抗磨性和硬度,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硬度差,最好要有一定的自润滑性,比如选择铜基合金作为轴衬或液下滑动轴承的材料。这样的轴承在日常运转中会有较好的耐磨性和导热性。可以较大程度的改观机泵现有运行状态,从而延长机泵使用寿命,减少由于焦粉磨损而造成的故障检修。
        2.3 急冷油系统
        2.3.1 影响
        焦粉会随着急冷油系统运转的时间持续增多。那么过滤器前后的压差必然会持续高,尤其到装置运行末期时,急冷油压力降低,循环量降低,换热效率下降,塔釜温度升高,急冷油中的沥青质析出更加严重,恶性循环。
        2.3.2 日常除焦手段及措施
        (1)增设急冷油塔和减粘塔的塔釜排放线,通过对两个塔的定期排放,来缓解急冷油系统中焦粉的夹带量。同样以防当系统突发波动等情况出现时,塔釜的焦粉经过扰动纷纷混入急冷油内,造成急冷油压差骤升,压力波动较大,甚至会引起局部管线堵塞的情况出现。
        (2)裂解炉烧焦期间,单位时间内提高通风量,延长烧焦时间,并保证烧焦质量,控制焦粉产生的源头。
        (3)重质裂解炉SLE一急冷内管定期水力清焦,同样也可以降低裂解气将焦粉带入急冷系统的量。根据装置运行实际情况,每年清焦1~2次。
        3 结束语
        急冷系统的脱焦工作不会是朝发夕至,需要日常做好扎实基础,在装置设备的实际应用上,还需要更前沿的技术支持,达到最佳及最有效的除焦目的。
        参考文献:
        [1]郝昭,段巍卓,赵伟奇,等.乙烯装置急冷系统优化措施[J].化工设计,2019(2):39-48.
        [2]任耀杰.乙烯装置急冷油系统运行分析及优化[J].乙烯工业,2013(1):27-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