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 蔡磊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0期   作者:蔡磊
[导读] 摘要:就目前来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升高,技术水平也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这为建筑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条件。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200000
        摘要:就目前来看,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频率逐渐升高,技术水平也逐渐趋于完善和成熟,这为建筑施工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条件。高支模施工技术对比常规的建筑施工技术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承载能力。为了将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价值发挥到极致,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明确技术的使用标准,并进行规范化的建筑施工以达到充分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技术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作用下,建筑行业也随着不断发展。由于大家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家对于各种建筑的整体质量标准也越发高,建筑行业应当针对各种建筑技术进行充分运用以及优化。现阶段,高支模施工工艺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越发广泛,建筑行业应当着重对高支模技术进行深入探究。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支架是高度超出了四米的支架,在支架周围设置四排纵向垂直剪刀撑,给间隔的两部分提供水平支撑。当支撑水泥构件支持高度为8m或者10m以上的跨度的时候,施工可承载15kN/m2的荷载以及超出20kN/m2的荷载负荷,满足任何一个条件即为高支模施工。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难度一般比较高,虽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地应用,施工标准也更加规范,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在人们对建筑美观性要求逐渐提升的情况下,建设的标准也有所提高,应结合工程的情况以及高支模支撑施工要求开展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由于不同的模板是互相独立的,同时模板高度比较高,在施工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为了加强工程的建设质量,应全面地控制施工环节。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有效运用
        2.1施工准备
        2.1.1材料准备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整体应用需要准备完整的需求材料,具体需根据施工工地条件进行选择。同时,对材料的筛选一定要符合严格的标准。例如对混凝土材料的选择,要在正式开始使用前详细检查混凝土材料的具体情况,检查其能否在施工时保证达到建筑所需标准。除此之外,钢材、模板等材料,直接影响到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中发挥的作用和施工工作的安全系数,需要严格把关。
        2.1.2参数设计
        在设计阶段,设计者要重视参数精确性对高支模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对施工现场要进行精密的勘测,可以设立两个及以上的勘测组,在得到数据后进行二次比对,防止出现参数测量失误。同时,对工程所需材料的具体耐受参数等信息进行检测核对,防止施工中出现意外情况。而设计人员在得到具体工地参数后,要进行针对性设计,发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优势。
        2.1.3测量放样
        测量放样工作开始时,要提前清理现场,将地面清理干净保证进行辨识。在工程测量中,采用经纬仪来实施放样工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需要轴线位置的科学性,同时,在测量放样的过程中,需要对边线与中线标记,即以墨线作为标记工具,在模板的位置将放样结果标识出来;另外,模板标高需要进行复核,确保相关问题的合理规避及解决,提高其安装质量。
        2.2严格按照流程进行高支模安装
        2.2.1模板安装
        安装模板时应根据工程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在模板之间设置适中、充足的空隙,不必将模板进行对齐安装。由于模板安装中主要采用的材料是木模板,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来防止模板发生变形,此外,安装的木模板必须干燥、没有水分,这样才可以确保模板安装质量。


        2.2.2楼面支顶安装
        在安装楼面支顶之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标记对轴线和齐梁位置,计算水平高度等,等到准备工作完成后才能正式进行楼面支顶安装。脚手架固定是楼面支顶安装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操作,在进行脚手架固定时,先要观察上下两层的对齐情况,然后才能对脚手架进行固定,并确保脚手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2.2.3设置外框架柱梁
        在对外框架柱梁进行设置时应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对于井格梁屋盖应具备合适的支撑力和良好的稳定性,为了确保纵向横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应将纵向横杆和柱子两侧进行固定。对于底部柱梁,要将其和脚手架进行衔接固定,这样其具备的支撑力才能承受钢管全部重量。
        2.3浇筑混凝土
        高支模的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做好浇筑作业的技术交底,并采取一定的方法确保措施的落实。施工过程中,墙柱的浇筑与梁板的浇筑不能同时进行,首先,采用分层的方式对墙柱进行混凝土浇筑,每一层的混凝土厚度应该在500mm之内,为了不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完成之前,必须对上层混凝土进行浇筑;一般情况下,梁板浇筑施工在墙柱浇筑完成并且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0%左右再进行,板和梁的浇筑可以同时展开,但是板浇筑时,堆放的混凝土高度不得超过板厚度100mm,梁浇筑时的厚度不能大于400mm。为保障浇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防止局部出现超载偏心现象,进行浇筑施工时,同一跨度区间内的施工人员必须分散,以确保荷载的均匀;浇筑时浇筑面与出灰口之间的高差应小于2m,如现场条件导致无法满足该条件,可以采取溜槽或者串筒来实现。
        2.4高支模验收过程
        高支模技术在建筑施工当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高支模施工的质量也和建筑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具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则需要对高支模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加强高支模技术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在高支模安装结束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安装情况进行检查核实,首先需要对高支模的性能进行检查,其次需要对高支模的各个独立支架进行检查,确保各个部件的安装能够符合工艺标准。除此之外,需要加强对高支模安装具体技术的质量管理,从而充分提升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建筑施工的进度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
        2.5高支模拆除环节
        建筑工程主体施工结束之后,需要进行高支模的拆除工作,如果下一环节的施工仍需要应用到高支模技术,则需要进行重新的安装,实现对高支模支架的循环利用,从而能够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相对来说,高支模的拆除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该环节进行重点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工作人员需要确认拆除的时间,综合施工进度、混凝土强度等方面综合的考虑,并且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和分析,最终敲定实际的拆除时间。另外,高支模的拆除顺序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拆除之前,需要将一些杂物和不用的器具等清理干净,并且设置警示标志,接下来再进入到正式的拆除过程中。最后在拆除完成之后,需要将拆下来的材料,如模板、构建等进行合理的处理,将一些生锈腐蚀的施工材料丢弃,其余的材料进行登记并分类存放。
        3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运用到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去,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作为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时常被运用到的施工技术之一,高支模技术不但具备操作便捷、极好的确保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性,此外,还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所以,应当深入探究高支模技术,借此不断提升高支模技术的技术水平,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嘉锐.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2019(8):150~151.
        [2]段力楠,李鑫.探究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1):37~38.
        [3]耿文强.关于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运用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9(7):296.
        [4]郭金平.建筑工程技术及施工现场管理问题[J].魅力中国,2020(15):341~3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