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宪霞
山东省齐河县第一实验小学 251100
摘要:分层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及有效性,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化,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重要性日渐凸显,许多地区也已意识到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但其实际的运用状况却并不理想。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就必须要不断做出调整,革新教学方法,注入新的活力,在此背景下,笔者对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有效运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运用策略
前言: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运用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的差异,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教师主导地位更易发挥,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在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1]。笔者依据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状况,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改善策略。
一、充分了解学生,做到学生分层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任何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开展的,因此无论哪门学科,教师要想实现分层教学法的有效运用,就必须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认知水平及学习能力的差异,此外还要考虑到班级整体因素,做到学生分层。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环节是由教师自行开展,不能将分层结果以任何形式告知学生,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数的加减法”为例,对于学习接收与理解能力强、基础知识深厚、善于自主思考的学生可以分为优等生,这类学生在教学时应当着重引导其自主学习,组合计算数的加减法,如56+5-18=?等习题的计算;其次是学习接收与理解能力一般、基础知识较为丰富、学习积极但成绩一般,有粗心等小问题的学生可以分为普通生,这类学生在教学时应当加以适当的引导,规范其学习习惯,此外还要加以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在12-9=?等基础性习题之后可以加入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如56+24-12=?等;最后是学习学习接收与理解能力较差、基础知识缺乏、学习成绩较差,存在态度问题的学生可以分为差等生,在教学方法上也以教师主导为主,教学也以基础性内容为主,如12+11=?等。
二、深入钻研教材,做到备课分层
如果说教材是教学内容的基础,那么备课就是教学过程的基础,备课不仅是课程目标的体现,更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在将分层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时候,还需要对教材进行认真的分析和专研,然后做好分层备课[2]。
以“正方体及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为例,对于优等生,教师应当以自主思考为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也应以启发拓展为主,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其自主阅读关于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计算的相关内容,并根据公式、定理自行探索计算方法及原理;对于普通生,则以夯实基础,如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同时培养其自主思考、综合运用的能力为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适当的予以指导,明确正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6a2的原理及计算方法之后,让其自主思考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S=2(ab+bc+ca)是怎么得来的;对于差等生,应以基础性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其基础知识,可以通过折纸拆解的方式让其明白无论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其表面积都是都每个面面积相加得来的,正方体每个面面积相等,都为a2,那么六个面面积就是6a2;长方体的表面积则是由正面、背面、上面、下面和两个侧面构成,分别计算并相加就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三、适当布置作业,做到作业分层
知识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尤其是数学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已经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如追及问题、物体体积、表面积的计算等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的不同来布置有针对性地作业,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据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进一步优化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值得注意的是作业的布置应当注意难度,既不能过于难以完成,打击其积极性,也不能过于简单。
以“小数乘法”一节为例,对于那些差等生,可以多为他们安排一些基础性习题,如简单的小数乘法,6×9、7×5等题目。对于普通生,教师可以为学生在安排一定的基础习题上,再让学生做一些其他类型的题型,如每支笔2元,那么四支笔多少元?等实际运用的例题,培养其举一反三、知识运用的能力。对于优等生,在一些基础作业之外,可以注重加入一些拓展性、思考性较强的作业,培养起发散、聚合思维,如3.5元×3是怎么计算得来的呢?教师应当给出一些易于理解的例子,如3.5+3.5+3.5=10.5元;3.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15角=1.5元,让学生自主探索。
总结:
总之,在分层教学法的运用上,最为基础的就是要做到充分了解学生,实现学生分层,而后才能开展接下来的备课分层、作业分层等等。分层教学法在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极为重要的,小学阶段可以说是学生一生的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便于其后续的发展,分层教学法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参考文献:
[1]李影.分层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应用[J].读写算,2020(24):92+94.
[2]倪中礼.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J].读写算,202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