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18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54卷21期   作者:刘爱华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
        刘爱华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州幼儿园674499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儿童现在和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的质量。”科学做好幼小衔接,重点就是要关注幼儿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入学必备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倾听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游戏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游戏教育;幼小衔接;应用
引言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我县各园在“以游戏活动去小学化”的改革实验春风吹拂下,百花齐放,各具特色。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将幼儿园和小学两个阶段的教育相互衔接,切实提高教育质量,避免幼儿园“小学化”。
一、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幼小衔接方式不正确
        幼儿园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戏为主,孩子在幼儿园里很少有学习的压力,所接受的知识较为简单,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课堂内容的时候,往往会伴随着游戏进行,长期处于这种模式下,使得很多学生习惯了这样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学生进入小学之后,会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再加上突然加重的学习负担以及教师较高的学习要求,一时之间难以接受。教师没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导致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小学生活,一部分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心理。幼儿园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式过于松散,这严重阻碍了学生进入小学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不合理的幼小衔接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日常学习。
        (二)幼小衔接过于形式化
        就目前而言,我国开展了幼儿园对幼小衔接的工作,但总是有一部分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有形式化的倾向。当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升到大班之后,幼儿园会组织这些孩子去小学进行参观,主要是参观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情况,当大班的教师留下一些图片资料以后,参观便就此结束,而这些参观对幼儿阶段的孩子来说并没有多大实际意义。并且很多幼儿园在对幼小衔接工作进行开展时,只过分对外部条件改变进行重视,比如课桌的摆放情况,课程的安排情况等,而教师并没有注重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幼小衔接段的适应能力。
二、游戏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应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对社会和世界的认知还很感性,对学习的理解不足。如果幼儿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幼儿进行知识灌输,或者利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幼儿进行教学,就会导致幼儿对学习产生厌烦心理,使得学前教育难以有效开展。而游戏性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适应幼儿的心理特点,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同时,因为游戏性教学趣味性、竞争性等特点,还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教师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游戏形式,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幼儿的积极参与能够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使得学前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幼小衔接作用。
        (二)生活区材料投放,做好入学后生活准备
        大班的幼儿即将升入小学,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针对生活材料区我们提出倡议,发动家长收集一年级小学生用过的书包、文具、校服、红领巾、钟表、课程表、沙漏……在“学做小学生”等自主游戏中,幼儿尝试自己动手整理书包,同伴间互相学习系红领巾的方法,学习看课程表准备学习用具。此外,我们还准备了抹布、笤帚、簸箕、小盆等生活中常用的卫生洁具,幼儿会主动模仿小学生开展值日游戏,整理玩具、打扫卫生。这不仅让幼儿知道了上小学以后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增强了自信心,为升入小学做好了生活技能上的准备。
        (三)图书区制作材料,做好入学后语言
        清晰表达准备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包括倾听与理解,阅读与书写准备。《指南》在语言领域倾听与表达的教育建议部分也提出:教师要多给幼儿提供倾听和交谈的机会,引导幼儿学会认真倾听,为幼儿创造说话的机会使其体验语言交往的乐趣,引导幼儿清楚地表达。结合这些教育建议,我们投放了“听一听,讲一讲”“谁和我们不一样”等互动性游戏材料,幼儿在合作游戏的同时通过倾听对方的话语,找出相同或不同的图片,或有序组织自己的语言,重复表达听到的内容,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认真倾听、合理组织语言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均得到了锻炼。
        (四)艺术区游戏引导,做好入学后的心理准备
        幼儿教师在游戏生活化教学过程中要认清幼儿的认知范围,开展适合幼儿的游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敲水杯”的游戏,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首先,教师在课程开展之前要准备好七个相同的水杯,然后在课堂上将水杯倒入不同量的水,再用木棍敲击水杯,使得水杯能够发出不同音阶的声音。教师通过生活中的事物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能让幼儿认识到音乐与生活紧密相连。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用木棍敲击水杯,自由创作出一首乐曲。这种游戏创作方式能激发幼儿的音乐创造力,培养幼儿的音乐艺术素养,使得幼儿在以后的小学音乐学习上有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总之,进入小学是幼儿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科学创设幼儿园的区域环境,合理投放区域材料,有序开展区域游戏,可以减少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焦虑,让幼儿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
参考文献
[1]杰西卡.幼小衔接:衔接学习动力和学会学习的策略[N].中国妇女报,2019-08-03(002).
[2]万贞妮.去小学化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初探[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06):77-79.
[3]王春燕.幼小衔接展风采适应教育促成长[N].天津日报,2019-06-05(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