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0期   作者:庄振华
[导读] 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心血管事件
        庄振华
        黑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摘  要】目的:对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案例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平均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VR、LVEDV、LVESV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再发性心绞痛等病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而言,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这种治疗方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冠状动脉介入;冠心病;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心病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疾病,引起患者冠心病症的原因有多种,如人们生活习惯不良、缺乏锻炼等,可能引发心脏器官的不适。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原因,即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进而引发血管出现不同程度地狭窄、阻塞、心脏组织会因为缺氧导致功能性障碍,引发患者身体的不适感,甚至威胁到生命健康。直接导致患者冠心病症的原因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这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存在较为直接的关联。针对冠心病症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药物作用下,可以延缓患者的病情发展,然而在长期服用药物治疗背景下,其预后效果较差,较容易导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目前而言,对于冠心病的治疗,可以采用介入治疗方,这种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术后风险低的优势。但实际治疗阶段,关于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对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研究,相关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11月期间,某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案例分为对照组合观察组,每组平均3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34例,其中男患者19例,女患者15例,年龄范围在4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83±7.98)岁;观察组患者34例,其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3例,患者年龄范围在4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2±7.98岁)。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药物干预。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服用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配合肝素抗凝、受体阻滞剂及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加强患者基础疾病控制,完成血管扩张。观察组: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完善相关检查,加强患者疾病评估,以桡动脉作为手术入路(亦可选择股动脉入路),冠状动脉造影前冠状内常规给予硝酸甘油100—200ug。处理血管管腔狭窄数目〉70%,预计支架植入直径>2.5mm,植入支架前常规给予球囊完成预扩,手术过程中采用国产药物涂层支架(山东吉威支架),术中避免使用高压球囊常规后扩。手术过程中尽可能一次完成,手术尽可能简单化,术后常规复查心电图、心电监护8—24h。
        1.3观察指标
        (1)心功能。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阻力(SVR)、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水平;(2)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记录两组治疗后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非致命性心梗发生率。
        2.结果
        2.1弼组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SVR、LVEDV、LVESV水平低于对照组(P<o.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心力衰竭、心源性死亡、再发心绞痛、非致命性心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冠状动脉介入术,又简称为PCI,它只需在皮肤作一小切口,将带有球囊扩张器的导管插入腿或手部的动脉送至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使心肌的供血得到改善。为了预防治疗过的血管再次梗阻,医生会建议植入冠脉支架。医生将选用股动脉,或肱动脉、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消毒铺手术巾,局部注射麻醉剂,穿刺后将鞘管插入所选的动脉,指引导管通过此鞘管到达要治疗的冠状动脉。通过指引导管,医生将导丝送过冠脉梗阻部位,再通过此导丝,将带有球囊扩张器的导管送到梗阻部位,然后气囊充气,通过挤压斑块和扩张动脉使梗阻解除。逐渐用大球囊减轻梗阻程度,成功的球囊成形术使狭窄减少到20—30%以下。
        针对冠心病的治疗而言,采用以为单纯的药物疗法,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患者病情的缓解,但不利于患者的长期健康,如结合本文研究可知,患者在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冠心病过程中,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采用关注动脉介入手术,可以从本质上,改善患者心脏血管病变结构,疏通患者心血管管路,进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患者采用冠状介入手术治疗心脏血管疾病,只需要较小的手术切口即可,具有操作简单的特点,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症状,缓解冠心病临床症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患者采用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这种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退化,人体结构较为容易产生一些病变。心脏是人体结构中重要的器官,对人的生活、活动等具有直接影响,一旦心脏出现疾病症状,不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对于生命健康也会形成巨大威胁。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加快,使人们的寿命增长,人们应注重对自身的保养,有机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魄。
        
        参考文献
        [1]刘媛媛,聂文红,李洛金,等.冠状动脉介入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糖尿病天地,2019,16(002):169-170.
        [2]刘万萍.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焦虑抑郁对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
        [3]邓仁生,农盛雄.老年冠心病合并肾功能不全行冠脉心脏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
        [4]宋丽萍,伍翠云,程小兵,etal.延续性护理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安徽医学,2020,041(001):102-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