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阳泉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中心 山西阳泉 045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年用电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大量的电力资源需要通过输变电来传输。因此,要不断加强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运维安全和设备维护的有效运行,从根本上切实保障国家的基本电力安全。本文论述了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安全和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就问题解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安全;设备维护;探讨
目前已进入全面信息化社会,信息时代的本质要求是重视整个变电站的智能化实现。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有关电力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全面细致地分析和处理各种维护问题,确保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变电站出现相应的问题,也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最终提高整个智能变电站的效率,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1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和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
1.1对设备运维及安全操作重视不够
事实上,一些变电所维修人员对变电设备并不完全熟悉,仍采用后压板保护方式。由于专业的局限性,一些变电站维护人员无法有效地掌握智能变电站的新工艺和新设备,影响变电站设备的稳定和安全运行。还有一些单位不重视设备维修,不定期进行设备维修技能培训,导致许多设备维修人员专业素质差、能力不足,难以有效胜任设备维修工作。通过了解到的几个保护压板泄漏事件的可以看出,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对设备维护不够重视,最终影响了变电站的运行。
1.2没有严格执行变电站规章制度
在变电设备的运行中,很有必要制定安全运维方面的规章制度。所有工作人员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要严格遵守变电站的规章制度。加强职工全面素质建设,要定期对职工进行专业理论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和思想教育,进一步突出工作纪律管理,严格职工纪律监督与考核,使员工端正态度,调整工作状态。针对变电站设备运行中存在的故障,工作人员应遵守规章制度,不能主观处理,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3运维模式还不是很科学
根据对我国电力行业规范的理解,变电站维护可分为故障维护、改进维护、状态维护和预防性定期维护。由于思维的局限,一些电力机组仍采用故障检修模式,即故障发生后进行检修,可以简化检修工作步骤,但与改进检修和状态检修等预防性定期检修相比,故障检修这种模式就像“补过”,不能有效防止故障的发生,不仅会造成设备损坏,还会降低维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电力运行的安全。
1.4运维安全管理不到位
电力系统负荷大,功率高,所以最重要的是安全。一旦发生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其经济损失将不可估量,甚至可能危及周围人员的人身安全。目前,一些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比较松懈,没有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执行,一线人员操作不规范,防护措施不到位,工作质量差,隐患不能及时彻底消除。各部门推卸责任,安全监管形同虚设,安全维护工作不能发挥作用。电力企业要完善制度,落实责任,提高检修工作质量,完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2智能变电站运维及设备维护的有效措施
2.1智能变电站建立一套完整标准的运维体系
对于任何一个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安全和设备维护工作,都离不开一套科学、完善的智能变电站维护标准体系,因为它能有效地将智能设计理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制定设计规范,并不断加以改进。
在智能变电站的维护工作中,以往的传统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发展需要,这也从侧面说明需要一个更先进、更完善的维护标准体系,更好地保证变电站的维护和设备维护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状态。
2.2自我监督和专门监督相结合保证作业安全
变电企业要对职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培训教育。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中,管理人员忽视了细小处的安全生产培训,往往由于态度粗心而简单的操作,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实践中,只有严格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才能提高相应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促使其认真履行职责,最大限度地减少因工作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此外,责任部门还应根据变电工作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要求,进行专业化监督管理,确保运维安全制度日常得到充分落实,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2.3进一步完善智能变电站设备缺陷记录
变电站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核心,对变电站设备的检测是关键工作。一旦发现变电所设备有缺陷,应马上记录下相关内容,主要包括变电所设备的名称、型号、缺陷、缺陷原因及由此产生的危害等,并详细记录。只有在所有缺陷都消除后,才能注销这些缺陷记录。值班人员发现变电所设备运行有缺陷时,要及时向工区主管领导汇报,包括监控中心和技术维修人员,要充分了解设备缺陷,做好现场调查工作,对获得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缺陷技术处理方案,确保设备变电正常运行。
2.4变电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应不断完善
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做好变电站设备的技术维护工作。定期对变电所设备进行清洁维护,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变电所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为确保变电所设备技术维修工作的规范化管理,要求各设备维修人员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使设备维修工作负荷变电运行规范化,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有助于设备的连续、安全、可靠运行。变电站运行维护安全管理制度应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制定,能有效地发挥变电站设备维护的作用。在系统的制约下,变电所设备的运行维护人员将以身作则,能够集中防范,严密监控设备,及时解决变电所设备的各种问题,降低设备故障率。
2.5建立应急预警机制
电力企业必须提高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风险。企业可以建立应急预警机制,通过人员和电子设备对变电站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如果出现问题,会立即提醒,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应通过备用线路和设备及时恢复供电,并对故障设备进行维修,排除故障,保证设备安全,减少故障影响。
结束语:
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已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为适应新时期电力发展的需要,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提高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和设备维护水平。要认真分析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安全和设备维护存在的问题,针对分析结果制定行之有效的针对性管控措施。要强化措施的执行过程监控,确保变电运维安全和高质量设备维护。
参考文献:
[1]王文峰,李霞.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技术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2(27):120-121.
[2]戴元孝.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19):209,213.
[3]殷常敏,段振茂.基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2(3):182-182.
[4]王俭,楼小杭.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的相关研究[J].科技风,2014,12(17):239-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