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教育管理难点与思路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陈娜
[导读] 摘要:在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提高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乌鲁木齐旧城棚户区改造有限公司
        摘要:在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对提高管理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在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受限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管理工作没有能够做好。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实际,在分析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要求的基础上,对当前基层党员管理教育难点内容进行探讨,并且根据难点问题给出的相关的控制办法。
        关键词:基层党员;教育管理;难点;思路
        引言
        随着新时期诸多复杂情况的出现,党组织在党员管理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尽管以往的工作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就其当下的发展情况与预期发展要求的差距来看,基层党组织所应改进和重点关注的还有很多。
        一、基层党员教育管理要求
        (一)从严治党的原则
        新的时代条件下从严治党得到了深入地贯彻,而这也是党员队伍进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基础。具体来看,借助于党员的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党员自身的角色意识,以更好地履行党员的职责和义务。存在长期不守纪律、不遵从既定章程的党员,应予以教育劝导,如无改进则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退党处理。其次借助于党员管理的不断加强,能够极大地保障和维护党的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但凡有违纪情况都应做出严肃处理。再次通过党员管理地不断加强,相应的约束和管理机制也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稳固,由此也就切实地保障了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监督和自我提升,从而为党组织的高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注重实效的原则
        党员管理工作的实施务必要与具体的实际条件相联系,同时改革和发展以及稳定等相关的服务也应予以切实保障,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党员的积极性。这样好党员管理的推进才会更为科学,且整个工作的落实也会更为便捷高效。需要注意的是,党员管理工作务必要将实效放在突出位置,且应保证其立足于党的基本路线服务的现实价值。一般来看,判定一个地方的党员管理是否合格,主要是以实际的推进效果为第一标准。而实效在党员管理方面最为直接的体现应是党员素质的提升以及党性的增强等,另外还应能够为区域的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助力和起到推动作用。
        (三)制度规范的原则
        对于党员管理来说,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自是第一基础,而这是保障党员思想以及行为达到既定要求的重要保障。具体来看,制度规范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其一是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健全,例如常见的“三会一课”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都应确保规范严谨。其二是制度的有效落实和实时检查。其三则是引导党员以制度规范为行动的基本遵循。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于党员教育工作,当前存在一定数量的同志对其认识不清,且在其意识里一直是以一种一般性的集中学习存在,同时更多地的是一种形式性的管理;不仅如此,负责党员教育的一些干部兴致也不高,工作落实也不太严格;一些党支部书记更多的是以生产经营为工作业绩的凭证,党员教育管理并未获得足够的重视。
        (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方法还没有完全适应新的形势
        其一是管理关系之间并不稳固,且党支部的责权存在脱钩的情况,因此相应的党员管理往往比较混乱,且党支部也未能呈现出其应由的号召力和领导效应。其二是党建工作与生产工作之间的严重分离,且前者往往处于一种忽视的状态,总是停留在口头上的重要。其三是监督方面的缺位,且教育管理的考评和监督也没有健全的机制为之提供保障。


        (三)党务干部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热情不高
        由于党务干部承担的工作任务较多,因此其对于党员教育管理往往很难精心地去实施,且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往往是以行政的身份在定位自身,由此也就使得相应的工作落实难以达到切实的效果,而针对党员管理也就不能科学高效地予以开展。
        (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内容、方式单一,创新不多
        一些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方式往往比较死板,开展的活动多是读读写写,不仅枯燥乏味,而且也没有实质性的效果,长久以来即会造成党员对此类活动的反感和厌弃。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创新也极为有限,针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也未能落到实处,由此也就使得相应的党员管理难以科学高效地予以实施。
        三、建议解决办法
        为了切实的将基层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做好,在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基层党员教育管理的要求,对管理内容进行控制,从而保证整体效果达到实际要求。
        (一)与时俱进,突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时代性
        时代在发展,相应的理论以及党员管理方式也应不断地予以改进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为高效地服务于党的发展。对于党员的教育来说,应着力于学习型党支部的构建,进而以此为基础重点推进党性党风的教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最新的讲话精神等,都应落实到常规性的组织学习中去。另外,还应加强爱党、爱社会主义等的主题教育,以着力推进党员政治素质的提升。
        (二)不断创新,增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前瞻性
        新的形势条件下,实施党员教育管理理念更新就显得极为必要。为此应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和管理方式,且应调整以往的教育模式,以一种党员乐于接受的多元化的方式开展具体的教育和培训,从而充分地调动起其的学习积极性。其一应高度重视正面教育。处在信息多元以及价值取向多样的时代背景下,要想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应高度重视正面教育,以把握好教育有效推进的方向。其二应加强互动教育的实施。以往的教育方式多是一种灌输和单纯的讲授,并没有平等交流和民主交流的特性。这样一来,就会疏远党员之间的距离,而相应的学习和实践也会丧失主动性。而互动式教育方式的实施,则有效地规避了以往那种居高临下的讲授,变为一种民主平等式的合作与交流,由此对于教育相关内容的深入探究也就有了适宜的条件。其三应加强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以自我约束和控制的方式提升自我修养和自我审视,从而为更高标准地完成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
        (三)注重实效,体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
        由于教育的对象是具有各自特点的诸多个体,因此就应加强有的放矢的广泛应用。表现在机制方面,其的建立务必要与党员的思想状况以及工作实际保持一致,这样即能为其思想和工作的推进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同时还应保证其对于不同层次的党员群众都能适用。另外,党支部还应加强针对党员的职业道德和廉政教育,以坚固其的思想根基,从而为其廉洁奉公地开展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四)丰富载体,保持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多样性
        对于党员的教育工作来说,以下几个教育载体务必要高度重视。首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党的领导思想,这些都是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对于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来说,务必要以其为长效推进的重要根基,并不断汲取其的养分,从而为党员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其二是理想信念和宗旨方面的教育。对于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基础,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同样应高度重视,且应将这份信念和宗旨贯彻到具体的工作和学习中去,从而为科学高效地实践提供基础保障。
        结语
        由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加强基层党员教育管理方法的探索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由之策,同时对于党组织自身的发展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基层党组织务必要明确党员教育管理的责任,并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并不断推进其的创新和优化,以真正地体现出其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黄菊萍.新时期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J].企业与文化,2007,(4).37 -39.
        [2]周岐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探索建立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J].金山企业管理,2007,(2).28-30,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