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银池
云南省大理州州人民医院耳鼻喉科671000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600例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0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后SAS(焦虑自评量表)比对比组低(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比组(P<0.05)。结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治疗效果,对减少护患纠纷亦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效果
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对患者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伤害,则称之为护理风险[1]。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具有意外事件多、风险水平高、风险因素大等特性,在护理中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比较高,极易出现护患纠纷[2]。目前,面对护理风险事件存在的严重性、普遍性,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以便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成为了护理管理者的首要考虑。为此,我院就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取此段时间内我院我院600例耳鼻喉头颈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组和研究组,各300例。对比组男女患者比例:156:144,年龄分布为16~76岁,平均(49.42±3.21)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54:146,年龄分布为15~75岁,平均(48.84±3.01)岁。研究组与对比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价值。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等。
在对比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患者护理风险管理措施:(1)加强相关医护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培训,介绍风险护理管理的详细内容、实施措施以及目的和意义等,以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针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其护理工作的特点,增强医护人员护理过程中辨别和评估潜在风险的能力,制定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并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2)全面了解患者相关情况,并对其做整体细致分析与评估,并针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关对应措施;为防止术中误伤,应对患者术前自身准备情况予以核实,包括是否换开衫衣、排空大小便等情况;对治疗所需器材型号、性能、有效使用期进行严格查对,对出现故障的仪器要学会及时分析处理;医护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强化个体训练,以便熟练掌握并规范使用常用抢救仪器。
(2)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状态评估,结合患者心理状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干预;同时提高病房巡视力度,管控好相关安全隐患。同时对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提高警惕,及时辅助医生对症治疗。(3)加强技术教育培训,增强医护人员的护理水准和操作手法,加强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避免护理过程中发生针刺事故,抑制医源感染。
1.3观察指标
统计研究组和对比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分值高低与其焦虑程度成正比。并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检验,x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t检验计量资料,(x±s)表示,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2/300),对比组为14%(42/300),组间数据对比结果为x2=6.105,P=0.013(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为(22.62±2.27),对比组SAS评分为(38.26±2.36),组间数据对比结果为t=82.727,P=0.000,两组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风险管理是指在有风险的环境里把风险降低至最小的管理过程,通过对可能存在风险的认识和评估,并以最合适有效的方式处理风险,力求用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程度安全保证的管理手段。其主要目的为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减少不必要的身体和经济损失,以提升并改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3]。
在此次护理过程中,通过全面掌握患者自身情况、对自身综合素质的学习以及风险技能培训,使各个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自身工作内容,增强了自身综合素质,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4]。此次研究亦表明,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的研究组SAS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比组相比,研究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由此说明,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规护理服务工作中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临床应用效果极佳,对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提高护理质量可产生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亦显著较少了医疗纠纷,值得临床应用并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林爱桃,罗素华.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服务工作进行管理的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8,5(21):185.
[2]马少芹.护理风险管理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理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6):124-125.
[3]马建玲.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1):172-173.
[4]吴迪,李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采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4):399-399,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