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11/16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第19期   作者:司强薇 李萍 马健健 李舒玲
[导读] 探究针对行胃肠道手术术后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07~2020.07纳入7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9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干预(A组),

        司强薇  李萍 马健健  李舒玲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行胃肠道手术术后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9.07~2020.07纳入7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开展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选出39例患者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干预(A组),另外39例在A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B组),评估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B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优良率均优于A组;B组经过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A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A组,住院时长显著短于A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行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合理应用,可有效预防切口感染,减轻切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有利于其尽早出院、减少住院费用。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疼痛
        胃肠道相关疾病(如胃癌、阑尾炎、肠梗阻等)通常采用手术治疗方式,需要在患者腹部做一切口,以便开腹实施手术。这种切口往往较大,再加上患者机体抵抗能力弱,导致术后并发感染的风险较高;一旦发生感染,不仅会对手术疗效造成不良影响,还会造成患者术后康复进程缓慢,从而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患者经济压力加剧[1]。故积极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发生成为近年来临床学者研究的重点问题。本研究将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实施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并分析取得的成果、探讨其应用价值,现阐述如下。
1.资料与方案
1.1一般资料
        本文将我院于2019.07~2020.07收治的78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39),A组男女比例21:18,年龄37~74岁,均值(55.56±3.04)岁;B组男女比例22:17,年龄36~75岁,均值(55.48±3.12)岁,以上一般资料(P>0.05)。
1.2方案
        A组:常规告知手术时间及注意事项、术后基础护理等,B组:(1)术前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备皮,且准备时间不宜过长;(2)术前遵医嘱给予患者广谱类抗生素口服;(3)针对行结肠类手术的患者,护理人员于术前当晚与手术日晨起进对其实施清洁灌肠;并嘱咐患者尽可能选择流质类饮食,以预防术后切口感染;(4)手术等待过程中护士积极与患者交流,给予充分鼓励及心理安慰,对其提出的疑问予以正面回答,以消除患者紧张情绪;(5)手术开始前对术中所需物品尽可能准备齐全,减少术中人员走动,并减少对患者的翻动;(6)术后注意对年老体弱或体质量过高患者病情变化及切口实施密切观察,并根据患者疾病不同加强相关专科护理;加强营养补给,促进切口快速愈合。
1.3观察指标
        (1)切口感染发生及愈合情况:切口彻底愈合未见异常情况为优;切口愈合欠佳存在明显血肿为良;切口尚未愈合,存在脓肿现象为差[2]。(2)运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伤口疼痛情况,并自制满意度评分表(满分100分;分值越大越满意);统计两组住院时长及费用。
1.4数据处理
        (±S)表示计量资料,[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统计软件SPSS 21.0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切口感染发生及愈合情况
        B组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56%、切口愈合优良率为100.00%,与A组20.51%、82.05%相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由于胃肠道手术切口大部分属于Ⅱ类或Ⅲ类,且患者胃肠道内自身存在诸多菌群,因而导致胃肠道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几率远高于其他疾病手术患者[3]。切口发生感染后容易影响伤口愈合速度,引发患者疼痛,严重甚至可能会出现全身感染症状,不利于手术预后。既往采取的常规护理模式中各项护理措施较为笼统、缺乏针对性,导致存在个体差异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的干预,因此临床开始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模式。
        个性化护理属于新型干预模式,其主要指护理人员结合患者个体实际情况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式,确保各项护理措施更适合患者个体情况,促使其达到预期干预效果。王晓芸[4]报告中指出,为胃肠道手术患者落实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可起到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并改善术后疼痛的作用。本文结果显示,B组经过干预后,患者VAS及护理满意评分、住院时长及费用、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愈合优良率均优于A组(P<0.05),分析原因为本文个性化护理通过术前积极灌肠、做好备皮工作,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对患者腹腔进行彻底清洗等措施;并加强对切口感染相关影响因素(如肥胖、体质差、免疫能力低下)的监测与控制,加强围术期各环节消毒管理,可有效减少患者胃肠道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在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护理中选择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VAS评分,缩短住院时长及费用、提高愈合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钟晓燕.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8):1367-1368.
[2]何林岩,张兴菊.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7):164-166.
[3]李娇.个性化护理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4):423-424.
[4]王晓芸.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