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红
黄冈市罗田县凤山镇卫生院北丰分院 湖北 黄冈 438600
摘要 目的 级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以我院妇产科2015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群体,按照患者入院的奇、偶顺序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有52例。本次研究给与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手段,给与研究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模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情况。结果 通过阶段性治疗护理发现,研究组宫颈癌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抑郁、焦虑方面的评分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研究组实施心理护理效果对于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水平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关键词 心理护理;宫颈癌患者;护理效果
临床研究发现,宫颈癌发病多因慢性宫颈炎逐渐发展为浸润癌和原位癌发展而形成的。因此慢性宫颈炎具有明显的致癌作用,一般慢性宫颈炎多由非正常月经、性生活、分娩、频繁服用避孕药等原因造成的[1]。治疗宫颈癌时多采用手术、化疗等方式,以此组织癌细胞继续扩散,有效控制患者肿瘤体积增大。手术治疗需结合患者病灶部位情况,患者身体健康条件等进行选择。但在化疗过程中,会造成患者身体虚弱,身体机能紊乱等多种毒副作用[2]。因此,针对宫颈癌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促进患者身心得到回复。本研究就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妇产科2015年1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8~57岁,平均年龄(43.4±2.6)岁;病程在0.5~5年之间,平均病程(2.6±0.7)年。研究组患者,年龄在37~58岁,平均年龄(44.02±2.9)岁;病程在1~6年之间,平均病程(2.9±0.8)年。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征得所有患者同意,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与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入院体检、常规测量、知识宣教、药物护理、注意事项告知等内容。
1.2.2研究组
以对照组为基础,给与研究组患者增加心理及其他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谈癌色变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尽量疏解患者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合理告知患者宫颈癌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及预后效果等知识。讲解手术、化疗过程,康复阶段的自我保健等内容。尽量满足患者各种需求,不断提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术后及时与患者沟通,并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护理患者,全方位提升患者的护理效果;②宫颈癌护理。针对此类特殊疾病,向患者讲解科室、病区等周围环境和配套设施,尽量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氛围,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2]。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采取焦虑自评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患者各项心理得分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19.0,技术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表示为(%),两组数据对比行t和x2加以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表示为(P<0.05)。
2 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两项评分情况。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评分数据基本一致,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数据干预前后差异明显,两项评分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两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和焦虑评分情况,见表1。
.png)
3 讨论
宫颈癌是目前女性常见肿瘤疾病,患者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只有月经推迟,经血量等方面的变化。随着病情的恶化,多数患者有尿频、便秘、阴道出血、腹部坠胀痛和下肢疼痛等多种症状。从精神状态来看,多数患者精神萎靡、焦虑、抑郁,由此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此外,宫颈癌属于较为特殊部位,治疗方式也具有很强的独特性。临床上多采取切除(部分或全部)法治疗,同时还有可能切除患者的附件,并由此导致患者失去生育功能。手术后患者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并发症,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危及到患者的身心健康。
受个人认知能力限制,多数患者无法正确认识宫颈癌,甚至无法面对恶性肿瘤这一现实,很多患者精神压力过大,随之出现悲观、失望、焦虑等情绪,部分患者会产生放弃治疗的念头。此时,给与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可拉近护患之间的关系,让患者从多角度了解宫颈癌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效果,若借助成功案例则能帮助患者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在护理过程中,给与患者相应的情感沟通,借助语言、肢体交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研究发现,正确的心理护理可提升整体治疗、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3]。本研究以104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52例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护理对于宫颈癌治疗患者有很好的护理效果,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可在临床上大范围推广。
参考文献
[1]邝幼娴,秦静,伍燕, et al.妇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 2020.
[2]郝娜.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手术患者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20, 018(004):186-187.
[3]常佳.心身医学科宫颈癌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效果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