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容
巴中市巴州区第四小学校
摘要:在小学科目中,数学是综合性最强的科目之一,它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最为贴近,同时还能够培养出小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使得小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自身的全面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主要包括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倡导学生多问问题、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学习氛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以上途径试图帮助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人们愈加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我国小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锻炼能力,使学生在日常实践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但是小学数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紧联系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促进小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不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因此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保障,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发挥自身的引领作用,不当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教育。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创设有趣的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兴趣,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多向学生发问,引导学生能够自己观察问题以及思考问题,并积极进行探索和交流,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目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较为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因此教师也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设置相应的情境图,同时也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例如,一年级数学教材中的“9加几”的数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创设教学情境,在这过程中向学生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产生对数学的兴趣,进而能够自主探索问题的答案,通过彼此之间的探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对自身的教学成绩进行分析,利用自身丰厚的知识基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对数学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由于小学生生理特点以及心理不成的特征,因此如果想要对其像成人般教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此教师可以对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其中包括活动教学、游戏教学、发现教学、探究教学、数学建模教学以及竞赛教学等,都是按照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科研中应用游戏教学。教师在课前设计与本课相关的游戏,在课堂上与同学一起通过游戏教学来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及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从自身做起,树立全面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观念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从心里重视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够主动创新各种教学方式,进而帮助学生从全方面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三、倡导学生多问问题
学生问问题是学生努力思考的表现,教师提倡学生问问题,可以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只有鼓励学生多问问题,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提出环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不代表教师在课堂上关于“问题”具有主导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教师应该给他们留有表达自己的机会和时间,调动他们在学习思考上的主动性。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增加课堂的互动达到教学的目的;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教师提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其理解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互动中,教师更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质疑,让学生多提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精神。教师对提问题的学生多给予肯定和赞扬,让他们在以后的课堂起到模范和带头作用,从而创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四、改善师生关系,创造学习氛围
本着“亲其师而信其道”的观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中,师生关系的友好和融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能力。小学生在思维和表达上会出现些差异,教师要给思维比较慢的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并允许表达不明确的学生有重复和改正的机会,更要允许学生改装和纠正错误的机会。如果教师不给学生机会,会给学生心理造成压力,扼杀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不敢想、不敢问、不敢说。教师要做到待人真诚,和学生和平相处,师生关系的融洽,使学生和教师的交流都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即使回答问题时会有些错误,也可以得到教师的指正和鼓励。在学生进行叙述问题和阐明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不能打断或者表现出厌烦的情绪。教师要让学生感到亲切,多给学生一些语言上的鼓励和夸奖,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能够经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能够促使他们产生创新意识,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五、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学生日常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主要都是通过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来对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了解,但是由于数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比较抽象,而且在数学教学中的实物表象也比较狭窄,因此这就导致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对数学知识的课堂教学进行重视,而忽视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活动。为此,人们为了让学生对小学数学的相关的知识进行掌握,我们就必须要对将数学教学的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向结合,从而让小学生们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有效的拓宽,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还使其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结束语
创新意识是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精神力量。创新意识是学生适应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备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阶段就需要不断创新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创新能力的含义,发挥自身的主动能动性最终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参考文献
[1]姜亚椒.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67.
[2]张雅丽.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9):252.
[3]黄成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51.
[4]宋云.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253.
[5]朱韩英,朱海军.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9(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