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益芳
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洪田中心小学 366023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注重微课的应用,以提高教学对学生的引导,提高教学效果。微课的应用要从微课的优势着手,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在微课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主动地去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构建信息技术微课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让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学习,而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情况,保证能够引导积极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使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提高有效性
前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一直以来的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下,学生的接受程度低,课堂中不能进行有效的练习,在课程教学中应用微课就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微课的应用要注意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状态,在形式上做好创新,应用中做出引导,并基于学习情况做出优化,让微课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助力,改变简单的学习理解状态,以此提高学生对知识理解和接受,并提高教学的效果,实现高效教学,培养信息素养和实操能力。
一、运用微课激发主动学习意识
(一)展现信息应用引发学习意识
微课应用的前提是要制作符合学生兴趣的视频,其中要区别于视频教学。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不能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所以时间长的视频教学已经被时代所淘汰。微课的教学视频要短小精悍,要能够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展现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引发知识学习理解的意识[1]。例如在《创建表格展信息》教学中,备课阶段就以学生一周课程为基础做表格,然后在课堂中做具体的应用呈现,让学生感受信息技术的便捷,并观看制作课程表中Excel表格软件的应用。这种形式下,小学生就会产生兴趣,想要去自己制作,学习表格的拆分与合并。但是在以微课做知识点的展现过程中要关注到小学生年龄的喜好,适当地改变一下微课中内容,比如将课程表变成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表,使学生有兴趣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并能基于微课内容做主动学习。微课视频的制作,教师要把握好教学中的重点,制作出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不断的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在视频的观看中逐渐地掌握知识。
(二)构建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微课的形式和作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得到了功能上的提升,其中在应用微课做学习引导的策略上可以构建教学情境,让信息技术知识变成趣味的知识内容,并通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带动知识的深度学习。例如,在《混排图文美板面》教学中,可以将电子板报制作成微课,然后在多媒体教室中为学生播放微课内容,营造应用学习的情境,保证主观学习意识的提升。而在微课的情境构建中,主要是在内容上做出优化,不仅成为电子板报的内容,也基于这一课的知识内容,树立一个知识应用的项目,让学生在情境中建立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并能在知识学习中做应用思考,最终通过学习完成项目,达成全效教学。以情境的方式应用微课,可以让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知识和应用产生兴趣,也让教学的开展有一个知识获取和实践应用的过程,也就可以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基于微课建立全新教学结构
(一)构建网络微课教学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学习平台已经逐渐地走入到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作为信息技术课,构建微课平台成为必要工作[2]。构建网络微课平台能够将微课的优势带入到学生的探究学习当中,使自主学习有指导,在课后的实践中可以得到帮助,提高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能够培养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在方式上可以利用现在社会软件的优势,将微课上传到QQ当中,便于学生随时进行观看。微课教学平台的构建需要在教学结构上做出适当的调整,开展前置式教学,让学生通过微课平台做自主学习,快速抓住重点,针对重点难点进行有效的思考,同时在计算机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强化指导,保证信息技术的掌握。
(二)利用微课课堂教学效率
相较于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微课也更加地灵活,学生在课堂中不再那么被动地获取,所以学习起来就更加地主动。微课的教学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就抓住重点内容,然后课堂中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通过实际操作的练习找到自身不足,然后改正,使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更加地有效。比如在《浏览网站获知识》的课堂教学中,就将互联网的应用做出微课展示,让学生感受互联网信息数据的丰富性和应用的方法,在观看中了解知识内容,有信息核心素养的认知,高效地完成课程中知识点的理解,并有所内化。
三、提升微课内容的引导性作用
目前的社会中,手机与电脑已经逐渐的得到了普及,但是有些小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专业知识了解得不够,在学习生就会有差异[3]。因此在应用微课教学时,就需要考虑学生个性差异,提升微课的引导作用。在策略上主要是在微课的内容设计上做引导性的优化,其中以思维导图和趣味内容为主要的方式。
思维导图的微课内容需要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学习理解出发,注重思维理解的过程,以此建立一个递进的微课内容,帮助学生的自主学习理解,降低学习理解的难度。比如在《巧用表格做统计》教学中,微课的内容就将课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介绍电子表格中的统计功能,第二阶段做功能性操作介绍,第三阶段指导实践操作,树立实践内容。这样的微课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完成知识的理解,并培养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要保证微课应用下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引导,提升微课的趣味性是必要策略,在实践中可以结合当前小学生之间的流行元素,加入到微课设计当中,使知识学习变成自主需求。
结论:总而言之,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它能够节省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互动,能够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微课的教学视频更加地精简,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都做了整合,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得方便,掌握知识也就会更快,课堂教学效率就得到了提升。但是要保证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针对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做出完善和优化,以此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晓璐.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微课的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0(28):90-91.
[2]张其海.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0(09):59-60.
[3]侯敏.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17):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