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颖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更有意义。它教会学生认字,为以后的各科学习奠定基础;还教给学生各方面的道理,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他人交往,如何做更有素质的学生;诗词歌赋也向学生传递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能让学生了解古往今来的美好精神。因此,语文课程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也是很有必要的。信息技术可以帮助语文老师开发新的教学方式,让更多学生爱上语文,对语文产生兴趣,学到更多之前没有学到的道理,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很有帮助。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引言
时代在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无处不在,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当中必不可缺的技术。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信息技术也应该被广泛使用,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可以让教学更加有趣,让课堂鲜活起来。并且,信息技术也可以让老师和同学实现对话,让老师可以更多机会了解学生。但同时,信息技术的使用又要恰到好处,将信息技术使用在趣味性更强的内容可以让课堂更精彩,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也多参与到信息技术使用上。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1信息技术运用下小学语文教学特点
信息技术和学科教育活动的有效融合能够让学科教学的原本特性发生极大的变化,最终得到一个更为积极高效的教学模式。小学语文作为一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在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中,也会显现出特有的规律与特点,而且明显区别于传统教学。一是学习环境宽广性。语文的特征决定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形象感悟和经历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情境作为必要支撑。信息技术的融合就给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真切形象的良好环境,可以作用于学生的多个感官,让学生生成强烈的体验,让学生在宽广性的学习环境当中尽情徜徉,顺利完成形象感悟和经历的过程,获得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二是学习内容丰富性。信息技术给小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资源,能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除了可以从教材中获取学习材料,还可在诸多信息资源当中进行筛选,找到符合自身学习需求的语文内容,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追求,开阔学生的眼界。三是学习态度自主性。自主性是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走向独立的必备品质,自主学习也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需要得到满足和尊重,也能够优化学生的整个学习态度,让学生把自主性变成一种自觉。四是学习过程探究性。学习过程是对未知进行持续探索求知的过程,只有强化过程的探究性才可以切实提升学习有效性。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空间,让学生可以借助不同途径探索未知,可以利用跨越时空的交互探究满足学生的探索需要,培育学生探究的精神。
2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有趣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氛围都是沉闷的,流程都是刻板而没有新意的。这样的课堂环境是很难产生新的教学效果的,学生也很难突破自己,提高成绩。因此,老师要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转变传统课堂,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学的单一授课方式,利用信息技术,也就是课堂上的多媒体,创新课堂模式。比如,老师可通过设计抢答游戏或配合图片、视频讲课等方法,给学生营造新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不是呆板的,在信息技术的配合下,也可以是有趣的、有活力的。
这种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吸收和牢牢记住新知识。例如,在教学三年级《大自然的声音》一文后,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个抢答游戏,先根据所学内容设计问题“书中提到了几种声音”,让学生抢答,再展示几种鸟类鸣叫的声音,让学生辨别抢答。这种娱乐环节给学生带来了乐趣,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新知识很有帮助。
2.2构建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
信息化课堂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通过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拓展了课堂教学空间,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间,有利于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翻转课堂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讲课效率,同时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2.3信息技术与重要难点的教学整合
实际教学中,重点要点的教学一直困扰着教师,学生理解能力较差,传统教学模式中素材又不足,学生难以具备良好的学习效果。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明确地展示出重难点的内容,通过多方面解析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简单、更容易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更好地接受与理解。例如,文言文教学属于教学难点,而在有信息技术之后,能够清楚地列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互译理解,帮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
2.4运用多媒体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还能够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检测软件和系统,及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对哪一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准确,或者理解存在偏差。这样一来,教师就能够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把控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全面掌握。
2.5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提问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学习技术的有效运用,能更好的构建教学交流平台,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影响下,教师是课堂的主体。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动,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重视语文实践教学,并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和针对性的教学提问,对学生思维进行引导。有效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发展。信息技术可以有效体现课堂教学流程,完美把握教学状况,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问,并不断优化提问方式,让提问变得有针对性,实现教学的完整性,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有效提高。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是教师主要思考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实现高效率教学的目标。在实际应用中,广大教师应该充分理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意义,并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最高效的课堂学习模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发正.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尝试与体会[J].学周刊,2020(13):113—114.
[2]任晓坤,于健.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教学的几点尝试与探索[J].学周刊,2018(9):154—155.
[3]程新庄.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西部素质教育,20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