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卢胜勇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卢胜勇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逐渐提升,当下的人们处于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并没有以往那么强烈。
        湖北省仙桃市群众艺术馆  433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正逐渐提升,当下的人们处于物质资料极大丰富的时代,人们对于物质产品的需求并没有以往那么强烈。如今的人们已经将生活的重点转移到了精神文化的追求上面。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政府的相关部门或者非政府组织会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来满足人们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本文从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的角度出发,旨在更高效的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在选择时,人们往往会选择先满足物质文明的需求,只有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才能从物质文明当中诞生出来。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们对于精神文明的向往愈发强烈。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便是为了满足基层民众的精神需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人们丰富生活的方式便是构建自身的精神世界,而群众文化恰巧能够帮助人们满足这一要求,而如何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也成为了本篇文章重点讨论的内容。
        一、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民间文化的推广
        我国是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古国。在上千年的时光里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是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弘扬民族文化而奉献的结果。近代社会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迁,原本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在这个阶段内,人们将精力集中在了经济发展上。整个阶段有关民族文化的发展仿佛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直到我国社会经济、生产力初具规模。基层民众的生活在有了基础的保障后,人们自然将目光专注于精神世界的建设。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基层群众文化便相当于发展了民间文化。也有利于民间文化的推广和继承。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现代青年对于西方文化的热衷与尊崇使其忽略了民族文化的存在。长久下去必然会对民族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冲击的,民族文化的落寞需要一个契机发生转变,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广使青少年对传统民族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民族文化的弘扬对于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形成也有良好的约束作用。因此,开展基层群众文化对于整个民族和社会来讲具有重要意义[1]。
        (二)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致使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有了基本保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名胜古迹繁多、各地文化迥异,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为第三产业的形成和成熟提供了基础和保障。我国本身人口数量就占据世界前列。众多的人口和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中外游客。正是基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秀条件,我国的旅游业才能在短时间崛起,并在我国社会经济组成当中占有重要地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犹如导火索,引爆了社会经济这门炸药,从而使得我国的经济在短期内增长迅速,人们在领略和感叹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增强了民族内部的繁荣和谐[2]。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一)从基层群众入手
        基层群众是整个基层群众文化的核心,也是整个群众文化活动的执行者和最终受益者。基层群众文化的组织和开展根本原则是要满足群众的需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提高群众的文化生活。基于这个思想,开展与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素养,这样才能满足群众的需要。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上,工作人员要力求多元化,单一的群众文化活动长期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应。群众文化的组织与开展要始终围绕切合人们需求这个基本点。像是在群众之间开展曲艺和歌曲比赛,在选择参赛者方面,应当有基层群众投票表决,争取将文化活动的开展形式更贴合群众生活,从细微的小事件中拉近群众与活动距离。整个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势必要以当地的发展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考虑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3]。
        (二)城市带动乡村发展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分割制度,造成了城乡发展极度不均衡。在经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医疗方面乡村都要逊色于城市。由于存在巨大的差异,乡村群众的文化生活远没有城市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城市有公园、图书馆、剧院等多个公共活动场所,而反观乡村除了田野之外,就还是一望无际田野。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致使乡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困难。考虑到上述的情况,城市应当带动乡村发展,二者建立联合机制,用城市的资源和经验帮助农村区域的文化活动建设,从而促进我国群众文化的良性运行[4]。
        (三)建立示范基地,发挥榜样力量
        鉴于基层民众大多对群众文化活动抱有迟疑和不信任的态度,为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发展。相关部门政府或者组织需要建立一支模范的群众文化活动示范团队,通过这个团队的一切向周遭的群众展示文化活动开展的成果。组织与开展示范性的群众文化活动时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工作人员也要在活动当中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而组织层面要积极引入高素质人才,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建设贡献力量。从而加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影响力。
        结语:总的来说,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对于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开展这类文化运动同样也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为了满足群众对于精神文明的追求,政府或者非政府组织都需要积极引导群众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保证群众文化生活的充实。
        参考文献:
        [1]邢建伟.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探究[J].青春岁月,2020,(17):433.
        [2]吴珊.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环球市场,2020,(13):236.
        [3]韩惊波.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J].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5):192-193.
        [4]李志荣.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分析[J].文艺生活•中旬刊,2020,(3):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