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1期   作者:赵阳
[导读] 摘要:这些年,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此理念对农业生产开展也同样如此,所以农业生态至关重要。
        云山农场第二管理区  黑龙江虎林  158420
        摘要:这些年,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此理念对农业生产开展也同样如此,所以农业生态至关重要。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运用生态理念以及生态种植的生产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农业生产的过程更加具有绿色环保。针对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的策略进行探究,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以及管理农业生产计划环节中需要主动纳入生态理念,这样可以使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进一步结合。
        关键词:农业生产;生态环保;探究
        1阐述完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性
        1.1 限制农业生态的发展
        新时代发展下,绿色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趋势。其发展需要依赖生态环境的质量,只有不断将我国农业生态的环境质量提高,才可以为当今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弱没有办法将农业生态环境的质量提高,那么生态农业发展只是空话。
        1.2关联到农业现代进程
        现阶段由于当今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动,逐渐向经济结构转型,而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内容之一就是农业现代化,并且也是我国当今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加快其发展进程。但目前农村土资源的使用情况并不可观,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耕地资源严重受到损坏,耕地的面积也在不断降低,限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健全农业生产环境的治疗,更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将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有效保证。
        1.3新农村建设进程受到影响
        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现阶段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农村生态建设,农村生态建设既关系到农村的新面貌,又直接关联到农业长远稳定发展。不断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疗,其直接会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关联到政府对于农村建设各项政策执行和政府生态文明理念的落实。
        2分析开展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出现的问题
        开展农业生产时,有可能会对原来的生态环境造成平衡失调的影响,因为种植的生产规模存在差异性,而导致不同程度的生态平衡损坏,使原来各项生态资源会由于农业生产而造成没有办法弥补的错误。同时也有可能会造成原来的土地结构出现变动,若规划具有合理性,可以更好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在规划期间却存在一定的错误,将会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失去原来的平衡。
        开展农业生产时,有可能造成种植生产附近的生态原来的生存环境受到损坏,生物需要重新适应目前新环境,部分适应能力非常差或生存能力非常弱的动物和植物,有可能会在此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
        3探究运用农业生态方案对开展农业生产管理的对策
        3.1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
        开展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务必要对有关因素对其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考虑,并且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尤其是对部分已经开展种植土地上不断拓展耕种面积的时候,保证后面的耕种工作不会对附近的环境造成损害,对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进行改善期间,一定要将种植生产的浇灌和生态修复等功能做好。对农业生产进行管理过程中,需要运用环境种植生产的有关科学理论,全面调研和探究项目所在地的水文以及气候等各类情况。对农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过程中,务必要清楚了解动植物的特征,同时要结合其特征开展划分,根据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的进行种植操作,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植物之间能够互相帮助和生存,确保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的现况进行解析,农村规划的标准就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严格起来,并且也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这样可以更符合农村规划的标准。开展农村生态环境景观建设跟作物合理的分配,从这种方法的实施重点探究中可以知晓,长时间以来的浇灌是所有作物生产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浇灌农作物过程中需要结合作物的主要特征和生长的状况,编制出更加具体且合理的浇灌计划。
        3.2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坚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本原则,针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合理的绿色经济方案,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同发展,对生态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进一步的提高;建立环保督察制度,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合理的应用意识进行强化,对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断的加强,以此来保证农业生态的平衡与稳定发展。要不断的加大农业生态空间,并要遵循自然规律为基本前提条件,来实现对农业生产能够在合理的规划方案中开展,确保农业生产在开展的过程中是遵循绿色环保的理念,使农业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得到有效的保障,且有一定的提高,使农业生产在各方面的功能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如生态、经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功能。
        3.3种植生产行为与项目标准的把控
        开展农业生产期间,需要对其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调度,不断加大开展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对农业生产的整体不断提高监督管理,科学合理的运用目前先进技术,比如运用计算机等科技技术可以更全面的监督控制生态环境,使农业生态环境能够得到更好的管理和把控,并且还要对水土流失检测信息系统不断进行改善。根据各个作物的重要特征,结合气候条件的实际状况,科学合理的确认浇灌量,保证浇灌更加方便,以此为基础,需要时刻遵守节能环保的原则,将节水工作做好,由此来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作物生长过程中可以进行施肥,使其获得更多的养分,这样才可以更好的生长。
        其次,对作物进行施肥过程中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对于根系比较小的作物,需要合理的减少施肥范围,与之相反,对于根系比较大的作物需要科学扩大施肥范畴,这样可以更好确保肥料均匀的洒在作物根系周围。除了这些,一定要提前做好肥料发酵处理工作,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因为等肥料腐塑后再对作物进行施肥,能够避免肥料发生结块情况,施肥操作期间,一定要在温湿度适合的状况下开展,尽可能避免在恶劣气候的条件下进行操作,由此才能避免肥料被雨水冲刷和流失,同时也可以避免水土流失而造成农业生态的环境遭到损害。
        3.4了解各环保部门、员工职责,保证各项工作的实施
        有人则认为在将来农业生态环保期间,若想得到更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就要跟该项工作有关的各个部门和岗位,主动参与到实际工作当中,更深入的对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实质性的落实,由此来达到预期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目的,为后面更深层的环保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未来环境保护期间,管理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结合不一样的工作要求规划对应的管理人员,由此来实现保证后面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
        4结束语
        针对现阶段的农村环境规划以及生态设计工作,一定要从实际着手,结合农村发展的标准以及现况开展计划,并且遵从农村规划以及涉及标准,对其建设发展和整体布局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计划。现在环境保护可以更好体现出农村文明发展的具体情况,由此生态环境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指标,能更好将农村文化水平和文化建设的完美性体现出来。农村不管是在发展还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将环境规划工作做好,其不仅可以从外观上表现出效果,而且还能保障农民的日常生活环境。其次,可以达到我国农村常有稳定发展的目标,为农村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晓莉,钟玉文.合肥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5):13-19.
        [2]邓学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研究[J].新农业,2018(15).
        [3]杨晴,张建永,邱冰,等.关于农业生产的若干思考[J].中国生态,2018(17):1-5.
        [4]蒋兆军.景观生态学与农村绿化关系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50.
        [5]吕志祥,谯丽.环境保护督政问责制度研究[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29(06):30-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