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路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11/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8月22期   作者:马希平
[导读]
        马希平   
        宁夏西吉县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宁夏  西吉  756200
        摘要:公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些年来,我国公路里程数显著提升,为人们出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但目前在路政管理方面,还有诸多问题存在,影响到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针对这种情况,需结合现阶段路政管理中暴露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强化策略,促使路政管理工作质量得到稳步提高。
        关键词:路政管理;工作质量;措施
        
        进入新时期后,受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显著提高了人们对公路运输的需求,随之扩大了路政管理的范围。新的社会形势下,要深入分析现阶段路政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善路政管理工作成效,高效维护公路整体秩序,充分发挥公路社会经济效益,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1 提高路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意义
        1.1 社会效益
        首先,依法治国进程得到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的全面落实,显著增强了人们的路产路权保护意识。但目前依然频繁出现于一些涉路非理性行为,需要通过路政管理工作的实施,及时制止与惩治这些责任人员,促使公路的安全畅通得到保障,从细小处推动依法治国整体进程。其次,公路事业发展得到加快。公路建设活动能够提高公路里程量,而路政管理则可促使公路使用效率得到改善,有助于我国公路事业达到“质”的跨越式发展。因此,既要做好公路建设工作,又需要充分重视路政管理,加快公路事业的整体发展步伐。
        1.2 经济效益
        首先,交通事故经济损失得到减少。目前,各类违章行为、占道经营现象等依然广泛存在于公路两旁。通过路政管理的实施,能够促使交通秩序得到维护,交通事故发生率得到降低,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得到减少。其次,公路扩建成本得到节约。路政管理实践中,需对公路两侧红线区严格管控,避免公路与用地遭到非法占用或挖掘,这样后续改扩建工作能够更加顺畅的实施,有利于公路改造成本的节约。
        2 现阶段路政管理工作中暴露的不足
        2.1 管理能力不足
        路政管理人员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决定到路政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进入新时期后,路政管理工作面临的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对路政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地区并没有充分重视路政管理人员培训工作,理论、实践培训效果不够显著,采取落后的培训内容,没有积极引入新的路政问题,进而影响到路政管理工作水平。
        2.2 管理技术落后
        目前在社会诸多领域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等,显著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也开始运用一些现代化设备,路政管理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但从整体角度来讲,路政管理机构的技术更新速度较为缓慢,设备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这样不仅会浪费掉大量的人力资源,还会严重降低路政管理效率。
        2.3 服务意识缺乏
        部分路政管理人员的传统思维根深蒂固,将执法管理作为工作的重点,采取单一粗暴的执法手段,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所背离,这样路政队伍的整体形象将会遭到损害,管理矛盾也会随之激化。一些路政管理人员的被动应付意识较强,不能够主动开展服务工作,导致得不到群众的支持,降低路政管理工作效率。


        3 新形势下提高路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措施
        3.1 加强培训工作
        为促使路政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持续提升,需深入开展路政管理人员培训工作,革新路政管理人员的思想认识,提高路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首先,要大力培训理论知识。新的社会形势下,一系列新问题出现于路政管理实践中,要及时将这些新挑战、新问题纳入到培训体系中,帮助路政管理人员对前沿路政管理知识充分掌握,能够正确解决各类新问题。路政部门要将上级指示、地区实际情况充分纳入考虑范围,将实用性较强的理论教材编写出来,规范培训路政执法人员,逐步优化执法人员的管理意识与知识结构。其次,要大力培训管理技能。目前,路政管理工作中运用到的现代化技术与设备不断增多,一些路政管理人员受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不具备较强的接受、学习能力。因此,要通过培训活动的实施,帮助路政管理人员对现代技术、设备等熟练掌握,高效运用于日常工作实践中,提高路政管理工作效率。以GIS技术为例,为帮助执法人员熟练掌握本项技术,可专门开展GIS技术培训活动。
        3.2 革新管理技术
        传统路政管理设备体积较大,携带不够方便,且不具备较高的智能化程度,对路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造成很大程度的阻碍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需充分认识到路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价值,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增大经费投入力度,积极更新执法设备设施。同时,技术部门也需结合路政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将更多智能化、便捷性的设备研发出来,促使路政管理工作的技术含量得到提高。以手持式巡检仪为例,本种设备综合运用了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其能够对路政轨迹自动采集,对巡检过程自动记录,且人机交互需求也可有效满足,可以显著增强路政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有助于路政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3.3 增强服务意识
        和谐交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路政管理人员需对传统“官”念思维进行转变,将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树立起来,协调处理管理、服务之间的关系。要将宣传教育作为路政管理工作的重点,综合运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对路政管理工作的实施目的广泛宣传,赢得广大公众的认可和支持,改善路政管理工作的实施环境。要在坚持依法管理的基础上,寻求更加适宜的管理方法,促使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矛盾得到逐步化解,执法队伍的整体形象得到优化。但需注意的是,服务要于法律框架内进行,若对当事人的要求过度考虑,也将会为不合法行为提供生存的土壤,导致民众、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因此,要依据法律规定,进一步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置力度,严厉打击出现超载运输、偷盗路产等行为的违法人员。要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避免单单进行法律处罚,而是同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帮助违法人员充分认识到自身行为的后果与危害,避免再次出现类似行为。
        3.4 规范执法行为
        要规范执法行为,科学运用自由裁量权。执法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实际情况,有机统一合法性、合理性原则,通过法律法规的正确适用,促使法律尊严得到最大程度的维护。执法人员要将违法违规行为的具体情节、危害程度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区别对待与合理裁量,公正、准确开展执法行为。如部分违法行为子情节较为恶劣,对道路秩序造成了严重的扰乱,需加大打击力度。部分违法行为非主观恶意实施,且责任人员具备良好的认识态度,则可采取教育、责令改正等惩戒形式。通过执法行为的规范,不仅路政管理职能得到切实履行,人们的满意度也可得到提升,有利于路政管理工作的高效、顺畅开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路政管理工作成效关系到公路社会效益的发挥,直接影响到公众的实际利益。为切实提升路政管理工作质量,需加强路政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革新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增强服务意识与规范意识。

        参考文献:
        [1]单静.当前公路路政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探索[J].经贸实践,2018(2X):232-232.
        [2]马青华.路政管理及执法的社会意义与经济价值[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18):86-88.
        [3]黎国华.公路路政管理廉政建设思路[J].低碳世界,2018(5):345-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