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理花
(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海门226100)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式带教管理方法在骨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8月到2019年3月60例实习护士,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带教方法,观察组按照阶段式带教管理方法实施带教,实习4周,由护士长和教学组长对60名实习护士进行全面考核。结果:经过考核,观察组实习护士的护理理论知识评分和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带教管理方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提高了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阶段式带教方法;骨科护理;护理教学
医院的骨科护理带教工作,是临床护理实践与理论转向专科发展的良好过度,学校教学的一种深度延伸,将会对实习生今后的职业素质和临床护理实践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1]。一个合格的骨科护士应从各方面提高自己,不但要有专业能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还要有责任心,全方位发展才能成为合格护士。本院骨科设立了教学指导小组和管理记录本,加强实习生管理和严格考核,提高了综合能力,也改善了护理带教的质量,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到2019年3月在我院骨科实习的60名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年龄19~23岁,实习护生均为女生,属于同时期毕业生,学历均为大专生。两组实习护生的年龄、学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通过一对一形式进行带教,即师生同班次工作,实习护生不分管床位,只是跟随老师对科室患者进行护理,并在临床工作中吸取经验。由带教老师负责讲解相关护理方法,包括骨科护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实习结束后对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评价,带教实习时间为4周。
观察组采用阶段式带教方法培训方法:①首先重视带教老师的选择:选择在本科室从业时间超过2年且具有专科以上文化的注册护师,通过严格的专业护理技能考核与理论知识考核,评出优秀者作为带教老师,并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语言表达交流能力、在思想上关心护生。强化带教老师的培训,护理部每年度开设带教老师学习班,系统全面的培训,了解实习护生的内心想法,明确带教的方向,加深对骨科临床技能知识的掌握,提升护理带教能力与带教效果。科室内制定出适合于骨科护理的每周带教目标,计划及内容,针对不同的实习次序和学历情况灵活应用。②科室里根据4周时间制定带教计划:第1周带领实习护生熟悉病区的环境和护理的基础理论知识、操作巩固,知晓骨科的相关护理知识。第2周进一步安排学习骨科的相关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为实习护生讲解如何为骨科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骨科常见病的临床症状,整个护理流程;熟悉对危急重患者的抢救要点,能够配合抢救;了解石膏固定的护理方法与骨科牵引的注意事项,患者肢体如何摆放和功能锻炼。本科室常用设备与仪器的名称、功能、用法。在发生手外伤和出血时,如何进行急救。第3周运用护理程序,带教老师指导实习护生从心里、生理、社会等各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满足患者的需要,培养实习护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4周对所学的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带教老师与实习护士通过不断沟通与交流,对于实习护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或者相关操作难点进行详细的解答指导,加深实习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相关护理技能的操作应用。教会实习护生如何与患者交流,如何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功能锻炼。最后进行出科前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对带教情况进行整体评价和总结。
1.3观察指标
4周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统一调查问卷,对实习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进行考核,并通过患者的服务态度来决定最终的综合成绩。每项评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该实习护生掌握的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1.5软件分析,计数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实习,比较两组实习护生专科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综合成绩,即观察组实习护生的各项数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骨科护理实践性非常强,且对专业化程度要求很高,实习护生若想达到骨科的护理要求,必须得走过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2]。护理带教不仅是培养实习护生的一个极为关键环节,对其顺利完成角色转化具有很大的作用,也是实习护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阶段。阶段式带教方法能够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学计划,加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相结合,通过不断沟通和交流,使实习护生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激发实习护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使其被动变主动学习,同时调动了师生间的互动性,带教老师也可以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临床病例对实习护生进行操作训练,根据实习护生的技能掌握以及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做到个性化培训[3]。在对骨科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实行阶段式带教方法,带教老师不仅要教会实习护士在护理过程中的基础知识,更注重实习护生在应急方面、发现和解决问题方面、沟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本文研究中,观察组实习护生采用阶段式带教方法,在4周实习时间结束后,其骨科护理理论知识评分与实践操作技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带教方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阶段式带教方法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阶段式带教方法在应用骨科护理带教过程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实习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显芳,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生带教的实施与体会[J] 全科护理,2013,16(9):219
[2]刘振东,徐谐,刘洪 骨科临床带教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1):194
[3]雷虞,韩玮,手术室护士实施骨科专科培训的体会 [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3):4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