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陈强 龚秀英
(双流区黄龙溪镇卫生院;四川成都610218)
摘要:目的:就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及个性化治疗,观察、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结果:在高血压治疗中实施个性化治疗后,患者血压控制合理,治疗效果呈良好趋势,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则相对较差,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分析、比较发现,数据间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个性化治疗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高血压;方法;疗效
基层卫生院是一种卫生行政兼医疗预防工作的综合性机构,主要负责当地的医疗防疫、保健等医疗卫生工作,而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多发于老年人群,患病后患者会出现血压增高、头晕、乏力等症状,如若没有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就极易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病症的出现,增加患者的痛苦,威胁患者的生命。基于此,本文主要抽取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基层卫生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回顾性分析了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近一年内(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0例),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比例为22:18,年龄最大的为79岁,年龄最小的为43岁,中位年龄为61岁;观察组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为25:15,年龄最大的为80岁,年龄最小的为45岁,中位年龄为62.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临床诊断标准,已将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精神异常、意识障碍及资料不全的患者排除。在研究开始前,已将有关内容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通过对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的分析、比较,没有发现数据间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在实际的治疗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主要内容:给予患者牛黄降压丸,亦或是硝酸地平缓释片治疗,前者每天用药3次,每次药量为1丸,后者每天用药2次,每次剂量为10g,连续治疗半年,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调整用药剂量及频率。观察组则是以对照组为前提,采取个性化治疗方式,具体内容:1)合理控制饮食,避免肥胖:卫生院医务人员需嘱患者,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确保营养摄取的合理性,尽可能的避免肥甘厚味食品的摄入,这主要是因为此类食物易导致患者肥胖,而肥胖则会促使血压升高,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同时,还需严格控制钠盐的摄入量,可多吃牛奶、萝卜等富含钙质的食品,饮食要有节制,严格遵守少量多餐、不宜过饱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如若过饱,受胃肠过度充盈的影响,就会增强心脏负担,从而极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亦或是心绞痛等症状的出现。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嘱患者做到戒酒、戒烟,这主要是因为烟中含有尼古丁成分,可增强交感神经的兴奋,促使周围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血压升高,而酒精成分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心血管舒张功能,易导致血管壁硬化,从而引发高血压。同时,还需劳逸结合,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证有充足的睡眠,以每天睡眠时间不低于6小时为宜,身体活动时间则不可低于2小时。3)活动锻炼:鼓励患者多丰富自身的兴趣爱好,保持心情舒畅,积极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起到舒经活络、畅通气血的作用,从而有效预防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在活动锻炼过程中,应在基于自身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合理的选择锻炼方式及运动量、时间,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打乒乓球等,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周运动锻炼次数不可低于三次,每次锻炼时间以30分钟为宜,在此过程中如若出现不适,要立即停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事件[1-2]。
(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在高血压治疗中应用不同治疗方式后,卫生院相关医务人员要注意留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落实血压测量工作,并根据相关标准合理评估治疗效果,共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项,显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舒张压或收缩压均明显下降;有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收缩压或舒张压有所下降;无效:患者经相应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收缩压或舒张压未有下降趋势。
(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所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计数资料分别予以t、X2检验,通过有效检验后,如若数据P值在0.05范围内,则说明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
2、结果
在高血压治疗中实施个性化治疗后,患者血压控制合理,治疗效果呈良好趋势,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则相对较差,通过对两组数据的分析、比较发现,数据间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了统计学条件(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是常见慢性病,以血压异常升高为主要特征,患者的心、脑、肾等器官功能往往会受到损害,且血压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尤其是收缩压。基层卫生院医疗条件有限,在治疗高血压时主要采用牛黄降压丸、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药物治疗,可起到稳定患者血压等作用,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几率较高,治疗效果往往难以达到理想化。因此,想要确保治疗效果,在实际的治疗中就需在基于患者实际情况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不仅只依靠药物,还需在生活中做好防治,如饮食、运动等方面,这可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是生活质量[3]。
综上,针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个性化治疗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包永胜.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1):75-76.
[2]胡加明.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方法及疗效初步判定[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02):52.
[3]陈彩友.基层卫生院治疗高血压方法及疗效的初步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2(2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