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栋
四川省蓬溪县高升乡小学校 629129
摘要:在基础科学教育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仅可以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通过深入分析激发学生对基础科学教育和教学兴趣的主要策略和方法,本文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对基础科学教育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字:小学科学教育;学习兴趣;刺激策略
前言: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探索知识的动力,并且是智力和心理发展的催化剂。这将使学生有学习的需求和他们愿意学习的情感体验。它是强大的内在力量,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只有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的热情,渴望学习和渴望学习,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并用一半的努力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充分利用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实验是基础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仅允许学生阅读教科书,就很难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有必要加强科学实验的示范,并通过观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相关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解释催化剂的作用时,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演示在课堂上观察催化剂。学生只能看到不同实验中的功能。催化剂,不同实验中的不同反射可以使学生充分理解催化剂是科学实验的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科学实验现象,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指导学生使用周围的设备进行简单的实验。例如,在解释氧气的分离时,学生可以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不同的气瓶中,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氧气的分离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氧气性质的熟练程度,也可以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通过声音,光线和图片生动地在学生面前展示教学内容,使学生有现场感,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教师必须积极改变观念
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教师最重要的是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采用教学方法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灌输,很容易引起学生反抗情绪,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独立合作的方法来引导探究,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帮助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思想素养,并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1]。
3.使用游戏来培养兴趣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游戏是出于快乐,它是满足感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各种游戏,以满足学生的娱乐性,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游戏活动一般包括比赛,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例如,在教“如何识别它们”课程时,在学会通过触摸识别事物之后,设计一个触包游戏,并为每组准备一个牛皮纸袋,其中包括铅笔,橡皮,糖,刀,硬币,学生禁止看花生之类的东西,因此只能用手触摸它们。
比较谁能找到最多的东西,最后将它们倒出来,看看它们是对的。接触正确事物的学生非常高兴。在轻松的游戏中,加深对科学课的理解,边玩边学,玩中学,充满活力地学习,玩乐,并增强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4.充分利用情景课堂教学
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由于科学知识与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降低。因此,通过在生活中创造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了解科学在生活中的实际用途,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学习燃烧和灭火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2]。技术创造了不同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播放原始人在木头上钻火的视频,从而学习燃烧的基本原理。这样,学生可以感受到人类科学进步的力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水平。
5.巧妙地提问,引起兴趣教师的“传授,教学和解决难题”与学生的积极思考密不可分。“学习来自思考,思考来自怀疑。”问题使学生有强烈的心理探索愿望。抓住这个机会,诱使学生解决悬念,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因此,“问”必须准确,活泼,巧妙地要求得到这个想法。善于提问的老师应该善于帮助学生消除迷雾,并在学生思维不流畅时达到启迪的状态。确保只要问题被激发到兴奋的程度,学生就不会冷漠,只会说一千个单词。在这个过程中,寻求新颖性和差异性的思想火花将爆发。例如,当谈到“浮力”时,您可以首先提出:为什么小铁钉子在下水时会下沉,为什么这艘重达10,000吨的巨型船会在水中游动。学生将针对这个问题仔细研究课文,以提高学习效率。
6.重视建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和情感紧密相关,学生的情感更加明显。他们通常对那个老师教的课感兴趣,因为他们对那个老师有感觉。因此,理科教师在教学中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在上课期间,作者努力做到教与学上的诚恳,使学生感到受人尊重[3]。二是正确处理学生的错误和挫折,不要任意批评学生,不要嘲笑学生,以免削弱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作者经常与学生交谈,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并完成与学生的课外实践作业:做“地球电话”;在玩风筝时,有些学生不能放风筝,因此作者与他们交谈,共同研究原因并帮助他们改善风筝。由于师生关系融洽,不仅对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可以继续学习,对学习兴趣不浓的学生也可以积极参加课外科研活动。因此,可以说师生之间建立了一定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
结论:本文可以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不仅可以体验动手实践的乐趣,还可以对科学实验的严格性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的科学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确保科学探究的精神,将各种思想付诸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验证自己的推测,以确保我们对科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可以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并增加人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武力.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56(67):56-57.
[2]王安全.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兴趣的培养[J].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5, 000(005):88-88.
[3]孔晓华. 浅谈小学科学课堂中学生兴趣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 100(03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