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第20期   作者:刘晓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美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许多新要求与任务,尤其是着重强调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刘晓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三中学  25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美术课程在初中教学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同时,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面临着许多新要求与任务,尤其是着重强调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以往美术教学中采用的讲授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新课标下初中美术教学的新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改进与创新美术教学方法势在必行。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合作学习;
引言
        初中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促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夯实学习基础。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能力。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的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引导。
一、合作学习的特点
        在合作学习环节,小组的成员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学习活动中,小组的成立要本着科学的原则,结合学生的性别、思想、背景和兴趣爱好等。还要结合学生在小组内学习是否可以遵守纪律,小组成员之间应该呈现出差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应该呈现出互动性特征。合作学习中,可以产生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从而提升教学效果。这种互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同,是一种复合性的活动。合作学习的目标应该呈现出导向性特征,在提升学生成绩的基础上,应该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学习中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在合作学习中,注重情意功能的融入,使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更加完善。在合作学习环节,师生间应该非常平等,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可以平等的对话,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要用宽容的心去接纳学生的观点,维护学生的自尊心,保持平等和民主的关系。
二、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难以保证
        这一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透彻。一些教师在贯彻这种教学模式时,认为只要让学生多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就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却忽视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在美术课堂上,一些教师没有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制定规范的教学程序,往往难以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有些教师的课堂节奏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需要的课堂节奏不吻合,导致整个课堂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感受。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打击,往往会失去对美术课堂的兴趣。
        (二)学生的小组分工不明确
        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美术教师一般会同时教授多个班级的学生,对每名学生的了解往往不充分,只是简单通过学生的意愿进行分组。这样分组的合作效率较低,每名成员的分工也不够明确。同时,一些分组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教师未引导学生针对学习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难以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应用的创新策略
        (一)科学构建学习小组,奠定小组合作学习基础
        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美术等科目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良好的作用。但是,如果划分的学习小组内的成员难以融洽、和谐相处,可能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有序开展,进而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果。因此,为了高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科学划分和构建学习小组,确保不同学习小组中的成员可以融洽、和谐相处,并且要实现小组成员互帮互助,力求最大限度地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如,在划分学习小组时,教师要全面调查与评估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并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教学目标等,科学设定学习小组的规模。一般美术知识教学难度越大,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数就越多,以确保每名小组成员都有适合自己完成的学习任务,避免学生开小差。通常而言,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数适宜控制在4~6人,或者保持2人一个学习小组。在组建学习小组时,要考虑他们的性格因素、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确保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成员层次的均衡性。除了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外,还要注意科学安排班级座位的形式,力求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小组的合作需求。如,可以结合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将座位形式灵活设置为马蹄形、月牙形、心形或圆形等,这样更容易为不同学习小组创设学习氛围,促进小组成员相互沟通。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小组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必须秉持动态分组的原则,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重新划分学习小组。
        (二)建立责任制策略
        在小组建立后,小组成员之间会产生一定的问题,有些学生不能积极地参与学习中,有学生在活动中会产生懈怠的问题,甚至会导致小组内部矛盾的产生,对合作学习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合作学习中,要发挥学生的个体责任感,展示学生的内在品质。教师在合作学习开展中,应该引导学生发挥个体责任感,明确小组内的分工,使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任务。每个学生都有具体的任务,为小组内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小组内的成员会对集体获得的成绩而感到骄傲,个体成员的努力与小组成绩密切相关。
        (三)完善课堂秩序的调控
        在合作学习环节,由于美术教学具有自身的特征,学生在合作学习环节中会产生各类声音,初中生活泼好动,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情绪非常高。他们在美术学习中,常常不能正常的遵守秩序,导致课堂秩序失控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科学的调节课堂秩序,发挥组长的作用。小组长应该管理课堂秩序,在合作学习的各个环节,小组长都应该协调其中。教师应该指导小组长在课堂气氛活跃的基础上,维持课堂秩序。
结束语
        初中阶段的教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课程模式的改革以学生为主,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小组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在美术课堂中能够起到相应的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威.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有效运用分析[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88-290.
[2]马俊杰.试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方法[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56-157.
[3]李夏雨.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18(17):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