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健美操教育改革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0期   作者:韩明霞
[导读] 对于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工作而言,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体育教师则需要适当地创新健美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的健美操运动中。
        韩明霞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261206
        摘要:新形势教育背景下,我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对于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工作而言,为了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体育教师则需要适当地创新健美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的健美操运动中。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体育;健美操;改革
        前言:健美操运动近年来深受高职院校学生喜爱,在舞蹈的律动性、体操的优美性当中,学生不仅能够收获良好的运动体验,也进一步地实现了体育运动锻炼的目标。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健美操教学工作尽管取得了不错的发展,但是具体教学过程也依旧存在教学内容单一、模式不规范以及美育缺失等问题,此时,深化健美操教育改革则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完善健美操教学形式与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开拓崭新的体育教育思路,从而实现健美操教育与素质教育共赢[1]。
        1.素质教育背景下高职健美操改革原因分析
        1.1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在健美操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同步贯彻素质教育、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全面教育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引导学生达到高职体育教育工作的宏观目标。但是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开展健美操运动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巧与运动能力等,没能将健美操本身所具有的全面育人功能凸显出来,此时素质教育与体育教育之间也无法进行相互补充。这种教学观念的相对落后无疑严重制约了高职健美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2教学任务不够科学
        教学任务不够科学主要是指教师所布置的教学任务与学生的实际身体素质、身心状况以及运动能力等实际情况之间的不匹配。部分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没能考虑到学生的基本功问题,对于学生之间所客观存在的差异问题也有所忽视,这就使得基本功较差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进度,而基本功相对较好的学生则有可能在这种不科学教学任务中逐渐丧失掉学习健美操的信心。又或者是部分教师过于看重健美操训练,但没能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示自身能力水平的平台,此时也有可能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学任务不够科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创新能力方面也难以提供正向效应的支撑。
        1.3教学形式相对单一
        健美操运动包含多个不同的体系,并且不同的健美操舞蹈变化十分丰富,能够使得学生在运动学习中迸发出无限的热情。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旧式健美操开展教学活动,在形式单一、动作机械重复的健美操学习课堂上,既难以调动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素质教育下学校健美操教育改革途径
        2.1营造优良氛围
        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健美操学习氛围,首先教师则应当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旧式健美操教学切入,而是可以将健美操运动与音乐、美术、舞蹈等其他艺术学习相结合,通过节奏感较强的欢乐舞曲吸引学生学习舞蹈动作,学习过程中引导其注重动作美感,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其进行规范标准的动作示范,使得学生能够放开手脚并大胆轻松的练习相关动作。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注重基本动作与运动要领的传授之外,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强化其心理健康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健美操教学课堂上收获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最大程度缓解其对于体育运动的厌烦、畏难情绪,从而奠定坚持锻炼的良好体育运动心态基础[3]。另外,为了使得课堂氛围更为轻松,教师还需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打破师生关系隔阂,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2.2完善教学形式
        从健美操教学的本质目标上看,开展健美操运动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兴趣,使其在掌握健美操运动技巧的基础上充分地体会到科学锻炼的重要性,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养成终身体育、终身锻炼的健康意识与习惯。完善高职健美操教学形式则是吸引学生参与到健美操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在教学的课程安排与教学引导下,学生则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锻炼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地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帮助他们能够在自主的学习空间里去进行自由的发挥、自由的思考。例如,在组织学生练习健美操动作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改变集体训练这一固有模式,鼓励学生采取自由分散的方式进行小组式练习,并且在其小组练习过程中还可以融入相应的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全面且客观的认清自我,促进其持续进步。在技术练习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规定动作+自选动作”的健美操改编创造,为学生的创新创造插上翅膀,进而有效提升体育实践创新教育质量[4]。
        2.3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是进行健美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教师需要积极地在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古板教学方式,通过积极地整合健美操教学内容来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教师可以引进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工作中“操场体育”的固定模式,适当地以学生兴趣为引导,一方面促进其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能够拓宽其健美操训练方式。例如,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在院校允许的条件下组织学生参加拓展性的户外远足、定向越野等其他体育项目,通过不同的项目来挖掘学生运动潜能,并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往,培养心理适应方面能力,提升其团队合作能力与顽强拼搏的意志。在课程的具体安排方面,教师也可以在学生的训练过程中强调形体训练的规律性与科学性,灵活地为学生调整健美操训练步骤、训练方式等内容,例如在健美操训练中适当地为学生穿插跑跳练习,一来能够帮助学生增加运动过程中的脂肪消耗量,帮助学生塑形状;二来所穿插的跑跳联系也有助于增强学生肌肉的爆发力与身体的柔韧度、灵活性等,最大化激活其身体活力。此外,在健美操动作设计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尽情的参与到动作改编、舞蹈改编中,打破传统旧式健美操动作对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限制。同样地,在学生进行动作改编、舞蹈改编时,他们也能够更深层次的体会到健美操艺术的魅力。
        2.4搭建活力平台
        基于健美操素质教育与特色发展的角度出发,高职院校应当增强对健美操运动的关注与支持程度,为健美操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资金、物质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配备相关专用器材,确保健美操运动得到基础夯实。在条件充分、师资到位的前提下,高职学生也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健美操学习课堂上。其次,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健美操艺术氛围,例如,可以通过建设相应的健美操教学文化来打造活力体育校园。鼓励学生将自身所喜爱的健美操舞蹈、健美操段落引入教学课堂,教师则在课堂上为学生们预留出充足的自我展示时间,以此有效地满足学生健美操学习成就感获得,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运动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之外的时间里也能够自主进行健美操运动锻炼。另外,高职院校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校内健美操比赛,又或者是在举行校运会、运动会时组建相应的健美操啦啦队,丰富健美操与运动之间的互动关联,以此搭建出一个充分活力的健美操展示平台。
参考文献:
        [1]侍丽萍.高职健美操教学的有效方法与路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24):83-84.
        [2]王燕彬.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解析[J].拳击与格斗,2020(08):112-113.
        [3]谢媛媛.健康中国背景下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内容的实证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0):158-160.
        [4]杨玲.健美操教学对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J].科技资讯,2020,18(17):212+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