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影响观察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胡玲
[导读]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影响。
         胡玲
        重庆市巫溪县人民医院  重庆 405800
        【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产妇产后睡眠质量及抑郁状况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分娩的96例产妇,双盲法划入优质组与普通组(n=48)。普通组施以常规护理,优质组施以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睡眠质量与抑郁状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分数比较无显著区别,护理后1d、3d优质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相对较低,与普通组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组产妇的抑郁量表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产妇产后睡眠质量,缓解其抑郁状况,适合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产妇;产后睡眠质量;抑郁状况
        分娩后女性可能受到母乳喂养不适、疼痛及角色突变等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多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躁易怒、情绪低落等,影响产妇的睡眠质量及产后恢复速度[1]。早期护理干预可缓解产妇不良心理状态,避免不良问题的发生。优质护理具有以人为本的特点,能够拓展常规护理的内容,关注产妇的身心变化[2]。文章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分娩的96例产妇,根据产妇睡眠质量及抑郁情况,评估优质护理干预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于本院分娩的96例产妇,双盲法划入优质组与普通组(n=48)。优质组经产妇、初产妇占比是10:38,年龄22-35岁,均值(27.83±4.51)岁。自然分娩36例,剖宫产12例。普通组经产妇、初产妇占比是11:37,年龄22-36岁,均值(27.96±4.38)岁。自然分娩35例,剖宫产13例。两组基线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距,知晓研究内容且自愿加入(p>0.05)。入选产妇无妊娠合并症、其他器官疾病,可自主交流。
1.2 护理措施
        普通组施以常规护理,加强病房巡查,记录产妇生命体征、切口情况等。为产妇讲解产后饮食、哺乳的相关知识,解答产妇及其家属提问,指导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优质组施以优质护理,措施如下。
1.2.1 健康宣教
        成立健康教育小组,专门总结及学习与产妇交流的方法,为产妇、产妇家属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开展产后专题知识讲座活动等。重点介绍新生儿喂养的方法、产后恢复的方法等。介绍围术期注意事项,比如耳部保持干燥,营养饮食等。耐心解答提问,且可以建立产妇微信交流小组,使产妇之间能够相互分享经验,表达想法,得到心理互助。
1.2.2 心理疏导
        主动询问病患的感受,与产妇交流,多赞扬产妇的表现,鼓励产妇尝试早期下床活动。指导产妇适当听轻音乐、看喜欢的电视节目。指导产妇家属多陪伴产妇,与产妇一同学习产后母乳喂养、产后康复的相关知识,减轻产妇的心理压力。
1.2.3 环境护理
        保持病房温度、湿度适宜,光线湿度,病房安静。适当放置绿植,婴儿的图片等。指导产妇多参与人际交往活动,以情景模拟的方式,帮助其学习自主喂养的姿势,增强其母乳喂养信心。
1.2.4 饮食护理
        指导产妇注意休息,清淡、高营养及高纤维素饮食为主。适当增加饮水量,少进食动物汤类食物。比如适当进食新鲜的蔬果,睡前泡脚、喝热牛奶等,睡前避免过度思考,保持心态放松。
1.3 评价指标
        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比较产妇 睡眠质量,满分21分,分数高则睡眠质量差[3]。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产妇的抑郁程度,20~35分为轻、中度抑郁,分数>35分为严重抑郁[4]。
1.4 统计学方法
        SPSS 20.0统计数据,单因素以t计算,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睡眠质量分数比较无显著区别,护理后1d、3d优质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相对较低,与普通组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2.2 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的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护理后优质组产妇的抑郁量表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优于普通组(p<0.05)。详见表2
表2  护理前后两组产妇的抑郁状态评分比较

3  讨论
        产妇是医院中的特殊群体,在妊娠分娩应激后,其生理及生理状态均会发生显著变化[5]。优质护理具有综合性、个性化及人性化的特征,可基于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提供护理服务。倾听产妇的主诉,了解产妇的需求,给与产妇全面的指导及护理帮助。
        良好的睡眠质量可使产妇身心得到调节,对其产后身体恢复、母乳喂养能力的提升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本次结果显示,护理后1d、3d优质组产妇的睡眠质量评分相对较低,且护理后优质组产妇的抑郁量表评分降低幅度更大,优于普通组。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内容更加丰富。能够为产妇提供合理的健康指导、饮食指导,能够放松产妇心情,缓解其心理压力,提升其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产妇的睡眠质量。
        综上内容,优质护理可改善产妇产后睡眠质量,缓解其抑郁状况,适合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会琴.产后康复治疗仪联合集束化护理对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泌乳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7):191-192.
[2]牛中科.围生期全程个性化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干预对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母乳喂养质量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0,18(25):3359-3361.
[3]周玉燕.早期综合护理对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泌乳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9):83-85.
[4]李海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抑郁及睡眠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6):1000-1001.
[5]黄伙珍,林秋娟.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围术期心理应激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6(06):824-8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