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18期   作者:黄正
[导读]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生产模式,人们的生活模式均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黄正
        隆安县公共投资审计中心,广西 隆安532799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生产模式,人们的生活模式均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在审计工作中,其作为十分重要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如何能够确保审计工作符合当代工作要求,需要实现对审计资源模式的创新。通过在传统审计模式上开展创新,将进一步提升整个审计工作的效率,本文将重点围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开展分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

相关背景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资源组织模式也出现了相应的改变。审计工作作为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其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审计模式,将无法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也无法真实地将经济活动反映出来。面对这种情况,只有在原有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实现创新。
1.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现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的价值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是在既定时间范围内难以使用常规型工具进行处理,必须使用新型处理模式进行处理的数据集合。在目前环境中,大数据其中涵盖了海量的数据,其数据的传输速度也非常快[1]。实现对大数据的应用,对于提升各个行业的竞争力有重要价值。而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环境自然也会出现改变。通过实践审计资源模式的创新,这是一方面是考虑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定会涉及到大数据处理问题,如果仍然沿用传统审计模式,就无法发挥出大数据的优势,甚至还会影响到数据处理的结果,而这并不利于我国审计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实现对传统审计模式进行创新,能够进一步实现对大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而有效提高整个审计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
2.我国审计资源组织现状分析
        我国的审计工作有专门的审计机关、审计单位以及审计工作人员开展审计工作。而为了确保审计工作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就需要在了解新时代审计需求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审计的组织方式,目前我国审计资源组织方式主要有以下六种。
        第一种,业务部门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审计组织模式[2]。各个审计机关按照审计业务类型的不同进行部门的划分,然后再根据审计任务、业务类型的不同,交给相应的业务部门完成审计工作。但是这种审计工作方式十分容易出现权能过分集中、内部控制质量不高等问题。
        第二种,四分离组织模式,这种模式是在我国法制体系不断建设完善,以及多个执法机构实现职能分离的背景下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作机制,其能够有效解决审计权能过分集中的问题,对提高审计业务管理水平有重要意义。但是其相应的也极大程度的增加了审计工作的成本。
        第三种,一拖N组织模式。这种将原本单个项目开展审计的方式变成多个项目审计。这种审计组织模式,最早在浙江省丽水市审计局进行应用。通过应用发现其能够获得良好的审计工作效果,这种组织模式也有利于各个专业之间实现审计优势互补,对于提高审计效率有重要价值。
        第四种,大兵团作战组织模式,重点针对大型项目审计工作,由上级审计机关牵头,组织各个下级审计机关组成审计项目组,开展相关审计工作。这种组织模式对于面临大项目的审计工作有良好的运用能力[3]。
        第五种,全过程跟踪组织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项目等,实现对整个项目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审计工作。通过利用全过程跟踪组织模式,能够保证相应的资金人力资源全部得到及时有效的使用。


        第六种,内外联动组织模式,是考虑到审计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审计需求的基础上,通过由政府审计机关主导,通过采购社会审计人力资源或利用内部审计资源完成审计工作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能够提高审计效率的同时降低审计成本。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现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的措施分析
3.1注重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创新能力
        对于开展审计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而言,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仅需要有扎实的审计工作经验以及相应的审计理论知识,还需要注重其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实现对审计思路、审计理念、审计工作模式上的创新。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下,在审计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重点从传统工作模式上进行创新,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找出更加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并积极运用于审计工作中,有效找出其中存在的细节问题,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
3.2在原本的信息系统审计模式的基础上创新
        通过在现有信息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信息系统的审计力度,结合各种专业审计模式,实现对审计单位信息系统的信息安全、功能完整、信息真实三个方面的评价。引导审计单位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有效提升整个内部管理和内部控制质量,在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建设作用的同时,保证所有审计数据的精准性及有效性,同时注意控制审计风险。
3.3创建基于共享机制的数字化资源组织模式
        通过组建审计分析板块,在管理审计计划的基础上承担数据分析任务,重点分析整个审计项目中存在的疑点与重点,要求高水平的审计人员通过建立审计分析模型的方式,积极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法,评估审计项目中存在的审计风险,并结合审计项目地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审计周期与计划。
        组建审计实施板块负责审计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采用分散核查的方式[4]。由审计机构各个业务科室工作人员分别负责不同的工作板块,以达到审计计划为目标,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通过开展实施现场审计。以审计数据收集的方式提出相应的整改建议,另外,审计实施板块与审计分析板块人员可建立项目匹配机制,确保内部实现相应数据的无障碍流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数据的使用效率。
        通过组建审计研究板块的方式监督审计整改。要求审计研究板块由精通经济、管理、法律等知识的审计工作人员以及各类审计业务骨干组成。重点复核发布提交的审计报告,提高审计建议的采纳。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注重各个板块与各个板块之间的沟通协作,这是因为板块之间的信息流通效率,以及沟通交流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工作的效率与质量[5]。另外,整个审计机构内部也要营造出良好的氛围,通过在建立保障数据流通、沟通交流顺畅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制度,有效促进审计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考虑到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变化迅速,需要注重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及时更新相应的科学技术知识,有效保证其能力能够适应审计工作要求。
4.结语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呈现海量化、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在这种环境背景下的大数据时代,最有利的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就是建立数字化资源组织模式,通过借助数字化资源组织模式,不仅能够充分优化审计环境,还能够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熊海艳.浅议大数据审计的新挑战与新路径[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3):113-114.
[2]刘瑞云,鲍卿,高睿,史涛,孙永,张艺薇.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31):79.
[3]乔雅婷,时现.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审计资源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7(09):76-79.
[4]严玲.金融信息化对金融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研究[J].时代金融,2015(17):256+262.
[5]解鹏里,胡友良,王开一.云计算技术对审计组织管理模式的影响[J].审计月刊,2014(02):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