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文
兰州市西固区元峁山林场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经济在快速的向前发展,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收入,与此同时,生态环境如果出现了恶化,也会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问题,只有对生态进行充分的保护才能够保障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本篇文章,对国有林场的现状进行了了解,分析了林场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有效推动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国有林场;建设管理;规章制度;生态公益林
引言
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如何恢复生态环境和建设国有林场生态公益保护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我国生态安全保护的重要任务。林业是我国的自然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整体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注重森林资源的保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是我国林业经营管理当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国有林场分为生态公益林场和商业经营林场,两大部分分别进行管理。
1 国有林场的现状
1.1 国有林场的简介
国有林场是国家保护和培育国家资源的林业单位,以前叫国营林场,国有林场的土地、森林等所有产品都归国家所有。我国国有林场在整体发展的过程当中,能够进一步的快速培育森林资源,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通过在大面积的荒山荒地,这些生态脆弱的地区进行经营和建设,能够为后期森林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和培育,目前国有林场数量已经达到了4600多,广泛的分布在我国的各省和各县,经营的面积也逐渐的在扩大,森林培育以及各方面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此同时,国有林场在长期发展建设的过程当中,在管理上也遇到了许多问题,比如说经济方面和人员生活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将会制约林场整体的建设与发展。
1.2 资源减少
国家在践行森林保护政策的过程当中,对采伐的数量进行了限制,国有林场建设工作开展初期,应用了先易后难的发展策略。对森林进行大量的砍伐,会严重破坏我国的森林资源,使得木材的积蓄量变的更少。现阶段,国家对采伐制度进行了限额处理,也提高了木材的应用价值,但是资源开采的越来越少,也会限制木材行业的发展,如果找不到其他的应用方式,也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
2 国有林场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落后
我国的国有林场公益林,大多数都位于比较偏远的地区,建厂所需购买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工作难以开展。在国有林场当中,大多数的基础设施及生产设备已经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无法更好的开展工作,但是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国有林场并没有及时的对这些损坏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也没有及时的购买新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在偏远地区道路不通,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在运作的过程当中会消耗大量的成本,道路的荷载安全性能也比较低,不能够满足实际的需求。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道路建设、通讯联络、生活用水等等基础的设施。
2.2 林场资金紧张
国家对于国有林场公益林建设工作投资比较少,许多国有林场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只能够去贷款,这就使得国有林场的工作负债累累。现阶段,国有林场可以开采的资源大幅度的减少,国家又限制了对于森林的开采面积,建造生态公益林也是为了禁止伐木。种种的因素都导致了国有林场产品产量的下降,收入也随之变得更少。
2.3 社会关注度低,管理力度有所欠缺
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生态公园在整体建设的过程当中,相关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并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以至于生态公益林在后期管理的过程当中存在着力度欠缺的问题。政府好多部门认为管理工作并不是生态公益林建设当中的重点,群众也不重视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工作,这就是舍得,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相关的规章制度得不到贯彻落实。生态公益林建设严禁乱砍乱伐,这会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一些企业和大户所承包的林地也被划分为生态公益林,降低了人们对生态公园建设的积极性。
3. 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的对策
3.1 认真搞好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工作
在开展国有林场工作的过程当中,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是重要的组成内容,生态公园的建设是符合国家和省级的技术要求。在开展工作的过程当中要结合实际林场的情况,突出工作的重点,对整个工作进行合理的布局。根据国有林场公益林建设的特点和具体的规划,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营管理措施,将防护林有水涵养林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范围之内,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护林和水土保持林工作,确保国有林场公益林建设工作可以得到稳定可持续的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整体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使人民获得更为强烈的幸福感和满足感。
3.2 认真制定生态公益林的经营管理措施
3.2.1 开展封山育林和人工促进措施
针对重点的区位进行水源涵养林工作,加强对于部分地区的护林工作,通过人工对造林进行更新,整体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不得炼山垦复,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育林工作在整体开展的过程当中,要加强防火措施和病虫害防治措施。在生态林中,针对于采伐的地方需要在次年完成造林当,有效提高国有林场的防护能力。生产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更新林木品种,淘汰病虫害易染树种及林木品质差且无观赏无经济价值树种。
3.2.2 加强生态公益林林地的征占用管理
依照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相关政策,在生态公益林区间不得进行开矿、采石以及取土工作,禁止举行一些对生态植被有破坏性的工作,禁止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砍伐。如果国家或者是地方建设有需要,必须要对生态林地进行占用,也需要按照严格的规章制度,办理相关的手续,才能够对公益林进行有效的划定。
3.2.3 加强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国有林场在整体建设的过程当中,植被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树木品种单一造成病虫害的威胁,针对这些问题要积极的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通过制定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营造林技术改革措施,以便于可以对造林进行及时的更新,调整树种以及相关的种植规律,在选择树种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一些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比较强的,这样也能够有效提高国有林场的防灾抗灾能力。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的引进高科技设备,如红外线感、烟感、无人机设备。
3.2.4 为生态公益林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生态公益林的整体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防止水土的流失,对生态环境起到深入改善的作用,使社会和人民受到一定的益处。在建设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相关体系的过程当中,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政府的资金补贴。国有林场的负责人需要经营好商品林厂,深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壮大国有林场的经济规模。加大力度对短轮伐期速生工业原料林进行发展,面向社会购买青山或者是联营,逐渐扩大经营的整体面积,有效提高森林资源储备能力。选育优良的品种、栽种适合的树木,加大力度对环境进行保护,贯彻落实科学的管理理念,积极引进高科技成果,不断的提高国有林场技术的创新能力。
3.3 设立生态公益林专项资金
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应该针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建立专项资金体系,用于生态工业林营造、抚育、管理以及保护工作。专项资金应该专款专用,将每一笔资金都用于生态公益林建设以及后期管理当中,不得出现挪用、借用的现象。严格管理专项资金使用审批流程,有效把控资金的留向,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位。资金在合理分配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妥善的调整,设定科学的补偿方式和补偿标准,做好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工作补助,定期对组织的工作进行检查和验收,确定补偿的具体金额以及补偿发放的时间。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国有林业生态公益林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开展整体工作的过程当中,需要领导的统筹规划和工作人员的积极配合,共同为国有林业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朝晖.加强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若干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13(4)
[2]程朝阳.国有林场营林技术措施的探讨[J].福建林业科技,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