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铭阳
广西金水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城市河道的生态化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实践中应当对河道以及水体情况进行综合调研,制定综合措施和方案。不同城市的河道水体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当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水环境恢复与治理。既要加强思想重视,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又要采取针对性技术和措施,采用一种或几种技术方法,以此来改善河道水环境。
关键词: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
引言
当前城市河道建设过程中的水环境治理效果并不理想,水资源不足以及水质恶化和相关法律规范制度欠缺等问题较为普遍。文章对城市河道的水环境生态治理原则以及整体思路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对城市河道的水环境进行综合生态治理,提出一些技术措施和方法,以供参考。
1简析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的原则
在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城市河道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生态保护工作急不可待,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保证河道治理与城市化建设进程同步进行,应当严格遵循治理原则和标准,采取统一的手段和方法进行水环境生态治理。在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生态化治理过程中,应当有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比如河道水资源以及水环境问题的生态化治理并非一蹴而就的,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实现预期目标,应当严格遵循科学的生态治理原则。比如,尊重自然以及敬畏水环境。城市河道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环境以及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应当确保水环境以及周围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性,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做出治理目标,对自然环境应当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保证水环境治理行为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不会造成严重的破坏,将损害降低到最低。否则,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受阻,就会减缓城市化建设进程。为此,实践中我们应当遵循规划性以及全面性原则,在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过程中应当兼具景观效益以及排水功能。如果治理期间一味地注重其作用的发挥,则治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而且无法达到预期。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化水环境质量过程中,应当有整体意识,对河道上下游的各种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整体把握,保证所制定的水环境治理方案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2有效加大城市河道的科学规划以及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措施
2.1强化河道景观建设
城市河道建设以及水环境质量工作中,不能只顾着解决污染问题,而且还要兼顾审美,满足城市美化建设需求。比如,河道休憩以及休闲空间的建设,有利于突出河道美学价值。
2.2应当对河道进行优化设计,做好规划管理工作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以及发展进程中,城市河道建设以及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应当以城市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等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同时,以先进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理念作为指导,并且对城市重点河道区域加强规划建设,及时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完善的河道综合治理体系。以针对性治理方案作为基础,力求实现城市水环境的生态功能,以此来协调城市建设与发展,将资源以及环境和城市建设三者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
2.3运用生态护岸方式,加大截污控污
城市河道建设以及水环境生态化治理过程中,应当做好生态护岸工作。在生态护岸时,应当总结经验教训,结合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用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解决好水环境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工业以及生活点源性污染,对城市河道以及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影响较大,其中以工业排污影响最为严重。就河道截污控源而言,实践中应当针对水污染问题充分调研,并在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采取雨污分流措施,避免污水进入河道。
2.4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
2.4.1适当加固城市河道
河道应用过程中因长期的疏于管理,部分河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加固河道也是水环境问题处理的重要一环。实践看到,若不能及时加固河道,则清淤之后仍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以致于水环境治理难见成效。
2.4.2综合清理河道中的垃圾
城市河道综合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清理其中的垃圾,保证河道通畅,妥善解决好城市河道垃圾积累所致的污染问题。在河道垃圾清理时,既要将堆砌垃圾捞出,又要恢复水质,比如除菌、除味等。
3关于城市河道以及水环境治理中的生态技术方法
3.1培育食藻虫体法
城市河道中富含氮、磷等元素,这些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水所致,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水未经处理排入河道以后,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河道中生长的藻类就会快速生长,进而危及各类水生动植物的生长与生存,甚至对水体生态环境及其自净功能造成不利影响。为此,笔者建议适量培育一些合适的食藻虫体,对藻类生长及其繁殖进行限制,维持生态平衡。食藻虫体培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限制河道水域中的藻类过度生长,减少其对河道水体环境造成的破坏。食藻虫体培育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各类沉水植物的繁殖,对于加强河道水环境生物多样性的建设、构造河道生态景观等,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在提升水环境自净功能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构建水下森林法
城市河道污染问题处理过程中,沉水植物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不仅时水生动物生存的基础,而且在水环境治理、生态平衡维护和水体水质净化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如果河道中的沉水植物生长良好,则说明水环境较好;相反,若河道沉水植物稀少,且长势不佳,则说明该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正在恶化。在对城市河道的水环境进行生态化治理时,应当采用沉水植物构建水下森林,这是恢复水体水质的有效手段。
3.3采用微孔曝气增氧法
城市河道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较大,一些未处理、保护不到位的河道中沼气以及氨氮等含量较大,通过微孔爆气增氧技术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增加水环境的氧含量,并且使其与过量的氨氮等氧化反应,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从而对水环境进行有效的修复。需注意的是,微孔爆气增氧法的应用基于搅拌等操作,将氧气均匀融入到水体之中,从而对河道底质中的污泥予以氧化,净化水质的效果较为显著。在城市河道综合治理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微孔爆气增氧法,该种技术的应用对于河道水体的生态化治理具有显著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城市河道水环境中的微生物以及动物生长与生存都需要大量的氧气,在城市河道治理时可以采用微孔爆气增氧法来增加水体中的溶氧浓度,为水生动物以及水体微生物的生长创造基础性条件,从而起到治理黑臭水体以及水环境恢复之目的。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剧,而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城市河道水环境的破坏,这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一项难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当中,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城市河道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水资源的破坏是政府部门面临的主要困扰之一,也是阻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水利以及环保部门一定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进而保证生态环境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述,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河道的水环境综合治理问题不容小觑。实践中应当结合实际,针对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现实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治理方案,提高生态化治理效果。在注重技术手段应用过程中,应当构建切实可行的生态循环系统,以此来恢复和提高城市河道水环境的质量,使其生态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恢复。
参考文献
[1]分析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研究[J].齐延伟,马驰.??环境与发展.?2019(01)
[2]浅析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治理技术研究[J].郑子杰.??科学技术创新.?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