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分析 孟宪文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孟宪文
[导读]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中,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中的电力系统危险点和相应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采取某些措施来避免电力系统在此过程中的故障。
        国网长治供电公司变电运维室  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管理中,工作人员对日常工作中的电力系统危险点和相应的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采取某些措施来避免电力系统在此过程中的故障。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相应管理水平的提高,现在的电力系统管理向着精细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变电管理的危险点进行一定的分析对于之后变电维修和相应的管理而言都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变电运维管理;危险点;预控措施
        前言
        在电力系统中,变压是榆电线路和生产、生活用电线路的重要中转环节,是将数千伏高压电转换为低压常规用电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旦变压器出现故障就会导致大面积的用电瘫痪,造成不可预估的经济损失,因止,变电部分的运维管理是电力系统运维管理中的关键部分。变电部分的运维管理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带电作业是保证变电运维和正常供电的有效措施,具有很高的危险程度,对变电运维操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入手,分析变电运维管理危险点产生的原因,探讨预控变电运维管理危险的具体措施,为提高变电运维管理安全性提供一些思路。
        1危险点分析
        1.1变压器的危险点
        在变压器运维管理中,空载变压器开关工作中,会出现一定的过电压,这给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带来很大的影响,像这样给变压器造成影响是长久的。倘若变压器绝缘性能遭到破坏,则会给工作人员的造成人身伤害,属于危险点。
        1.2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点
        由于自动设备和继电保护的误操作,在空载母线中不仅会使隔离器过载,而且会使电压互感器谐振。所有这些问题都将给司机的安全带来威胁。所有隐患都会给有关操作人员以及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
        1.3直流回路的危险点
        操作人员在变电的运维管理工作中,往往会接触到直流电路,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保护压力板的正确操作实行调节。特别是在切换的过程中二次直流线路的保护压板,如果它无法依照操作规范实行或者辅助设施出现问题,则会给直流线路造成危险,这将给运营商和设备造成一定威胁。
        1.4倒闸操作票的危险点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变电运维有关设备类型越来越多,但设备目前状态仍处于运行状态、维护状态、冷备状态和热备状态。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依照真实状况以及标准填写并记录操作票,做好操作票的准备和审核工作,以确保关闭工作的安全。即使同一个设备切换到不同的状态,也应该按照操作顺序执行,从而使风险降低。
        1.5不按规定操作的危险点
        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在检查和维修设备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操作,以保证检查工作的有效性。在检查以及维护的过程中,如果有关人员没有遵照相关规定实行,极易给人身安全带来伤害,尤其是当操作员实行单独检查违反安全操作程序,有一个更大的潜在安全隐患的风险。
        1.6不可抗的危险点
        在变电运维过程中,不断变换的天气给工作的顺利运行带来极大的影响,如在寒冷的冬天,电线以及设备受天气影响极易发生过紧和油位降低的现象;在炎热的夏季,电线和设备的油位会显得太松而上升;设备在雷暴天气下易遭雷击;此外,导线易发生卷屑短路和火灾现象。这些天气条件很容易造成设备的各种故障,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对危险点的监督、及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对保障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顺利安全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变电运维管理中形成危险点的因素
        (1)主观人为因素。变电运维管理中形成危险点、出现输配电故障,追究其中的原因,往往与运维人员的缺乏安全意识、运维管理操作不规范或不正确、没有定期进行变电运维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些人为因素和主观因素都是严重影响变电运维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因素。

电力单位、机构若没有有效践行或完善的运维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考核制度,很有可能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形成管理混乱的局面,导致变电运维人员的运维工作无序,导致变电故障,影响社会生活、生产正常用电,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形成安全事故。
        (2)客观因素。变电运维管理中形成危险点的客观因素基本集中于老化问题、设备质量问题、线路设计问题、极端天气影响、小动物破坏,虽然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归根结底与主观因素脱不开关系。想要解决这些客观因素,提高变电运维管理质量和安全,同样需要电力单位做好定期检查、抽检、运维的工作,尽可能降低变电设备故障问题,保持供电的稳定和安全。
        3预控措施
        3.1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监管工作
        加强变电运维管理的各项工作制度,落实工作中的各项监督制度,强化监督工作,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可以有效的规避工作中的风险,提高工作安全性。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就有良好的安全意识,重视规范操作,将规范操作和变电运维管理制度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操作人员要落实日常工作环节的细化和量化工作,严格的安装安全生产标准执行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3.2提高人员素质,提升工作质量
        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安全意识决定了变电运维工作的风险,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素质建设,将岗位培训的工作重点放在安全规范操作上,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提高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性。工作人员要在事前做好工作计划,详细的规划工作流程,并且对工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详细分析,将工作内容记录到工作日志中,详细的做好交底工作,对接班的工作人员将要做好详细交底,使下一班的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全面了解,保证后续工作有序进行。
        3.3提高二次直流回路的运维技术
        在实际变电运行中,设备通过继电保护装置在调度指令下进行投用和停用工作,如果在继电保护装置工作中,认为其有误动危险,需要进行停止使用时,要立即汇报给调度,说清楚具体情况。必要要保证保证措施有效的情况下进行日常电气设备的运行。对于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检修后,要采取书面形式说明其能否投入使用。
        3.4采用精益化设备进行巡视
        在变电运维工作中,需要加强日常巡视工作,尤其是天气异常时,要加强巡视检查。根据天气的变化需要调整巡视工作的重点。在风较大的天气中,要重点巡视户外的设备,排除设备上悬挂的异物,认真的对设备运行中热缩材料的松动和脱离情况进行检查。在雷雨天,要着重检查设备上的避雷针和避雷器是否完好,线路链接是否正常,避雷设备能否正常运行。在冬季,要检测设备的放电现象、爬出现象、电晕现象正常与否,保证绝缘措施完好,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
        3.5推进运维一体化
        积极推进运维作业一体化,可以有效的保证变电运维工作的安全性。需要相关部门整合业务,重组工作人员,保证业务有序的开展,进而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改变传统的变电运维生产组织形式前,必须要整合变电一体化运行方案,促进维修人员和运维人员的技术整合,保证业务的正常开展,落实相关的控制管理措施,推进变电运维一体化工作。这不仅能够大大提高变电运维工作效率,而且还能够保证设备运行的安全,保证电力系统的正确运行。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变电运维的运行而言,它可以在维护与建设过程中对其中的危险点进行一定的控制,使得其中的运行部分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同时对于电网的稳定性而言,通过变电维护的加强,能够使得运行人员的自身专业技能和相应电网管理制度得到全面的提升,这对于变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辛瑛.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预控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3):202.
        [2]刘玉章,李宏宇.变电运维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134-135.
        [3]詹砚.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的危险点及预控[J].低碳世界,2015(32):65-66.
        [4]王峰,冯延江.对变电运维技术管理中危险点与预控措施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36):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