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廖新玫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1月   作者:廖新玫
[导读] 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不容忽视。挖掘数学文化要体现数学学科美;开发的价值在于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廖新玫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富阳中心校  广西  贺州  542700
【摘要】在小学数学中,数学文化以其独特的价值不容忽视。挖掘数学文化要体现数学学科美;开发的价值在于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利用数学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文化渗透;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0)11-006-0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呈现出了新的变化。以往偏向于自然科学的数学学科教学在课程目标上出现了人文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反映到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就是数学文化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引入教学中,发挥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重作用,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数学文化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科和学生发展的影响。
        1.有利于数学的发展
        数学文化是数学价值的一种体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也可以带动数学学科的发展。数学学科类似于其他学科,它的发展也需要自身文化的支持,才能具备感染力和渗透力。没有有力的文化积淀,学科就没有它发展的持久性。小学生对数学的了解相对较少,教师单纯地教授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就显得十分枯燥,造成学生对数学的抵触,将数学文化渗透进数学教学中就显的十分有必要。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在数学学科的教授过程中,要积极发展数学文化在数学课堂中的渗透,不能单纯的讲述略显枯燥的知识点。与数学文化相结合,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起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的重要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更好的理解数学。学生在毕业的时候不应该只会解答复杂的数学问题,而不知道数学家钻研数学的精神,不知道在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不知道对数学思想做出思考,导致学生不能用数学的眼光、思维来看待生活,并从中体会到乐趣。那么,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就毫无意义的,是没有灵魂的。因此,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十分重要的,并有显着的积极作用。应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强调数学文化的重要性。让数学文化带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方式
        1.利用美的事物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免不了对数学概念的学习。而数学概念的学习是十分乏味的,如果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就会使数学概念的学习变得生动很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三角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看一组图片,其中有埃及的金字塔、卢浮宫玻璃金字塔、丹麦的冰山住宅等等,学生们会对这些好看的图片产生兴趣,感受图片带来的美感。从而激发起学生对这堂数学课的兴趣,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上升,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不仅了解到了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学习到了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数学老师对学生数学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时候可以决定学生数学的好坏,所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这要求教师不仅有过硬的数学知识,还要有正确的教学观念。教师的教学观念要具有发展性和以学生为本的特点,能够认识到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除了关注学生的数学成绩外,也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数学中蕴藏的精神,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让学生做到真正的学会数学,而不是只会解决数学题目。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文化的素养。
        3.利用生活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小学生自制力差,思考能力和接受能力也有待提高。在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很难一直集中注意力来学习数学知识。只讲授数学知识,学生不能较好的吸收运用。如果将生活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就能使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
        4.挖掘数学文化所体现的数学学科美
        数学作为一门艺术和科学体现出独特的理性美。数学概念的统一性、简单性都体现出数学学科特有的美。具体来说,数学的学科美主要表现为:和谐美、简洁美、奇异美、对称美等形式的美。而这些美往往通过数学文化这一载体表现出来。
        例如,阿拉伯数字就是古代阿拉伯数学文化的集中体现,虽然它只有短短的10个数字,但是却可以被用来表达和记录无限多的数;数学中的“黄金分割比”,即0.61803398…在世间万物中都有体现,这一比例体现出数量的高度和谐美;小学数学中的正方形、圆、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以及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等数学公式则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
        数学的思想、内容、方法、语言作为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已经超越了数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范畴,从数学作为一门艺术的角度展现出数学学科的美。而数学符号、图形、以及数字等数学内容和语言作为数学文化的基本载体则将这种数学学科的美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5.利用数学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小学数学文化中,数学史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认识我国辉煌的数学成就的同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实现教书育人的双重目标。
        例如,我们在向学生讲授有关圆周率的知识时,就可以将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穿插其中。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将我国古代《九章算术》、刘徽、杨辉等的数学成就及其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等作为补充知识向学生讲解。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这些数学家勤于钻研、刻苦攻关的治学精神;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感受他们伟大数学成就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豪迈情感。
        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德育价值。利用数学史这一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既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新课标理念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客观手段之一。
        结语
        数学文化具有多重教学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的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为数学文化的引入和发挥其多重教学价值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文化资源,将其与具体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从基本知识技能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方位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程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
[2]段南京.数学文化视阈下小学数学教学的若干思考[J].吉林教育:综合,2016(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