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浠媛
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 深圳 福田 518000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间我院急诊接待的就诊患者共18862例,均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观察应用该模式的临床护理质量变化。结果:采用分诊急诊安全管理模式后,急诊护理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不易发生纠纷事件与投诉事件。结论:在急诊科室中应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较好的降低风险事件、投诉事件的发生风险,并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有助于改善急诊部门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急诊科室;护理质量;满意率
急诊科室是医院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科室,其接诊的患者数量较大,且患者就诊的疾病类型十分繁杂,还会经常接诊需要紧急救治的患者,因此急诊科室对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1]。在急诊科室的日常工作中,由于接诊量大、工作人员繁忙等原因,临床护理质量相对其他科室较低,也对本科室的医疗服务水平造成了不良影响[2]。为提高急诊护理质量,我院就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在其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室2019年3月1日至2019年6月1日间接诊的188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此期间均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为就诊人员提供护理服务。
1.2 方法
对患者均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方法如下:①首先应明确区分门诊与急诊,设置显眼的急诊室标志,在明显的位置粘贴分诊流程图以及就诊告知书,字体应使患者能够直接看清为宜,并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对分诊工作进行处理,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诊患者,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与精神压力;②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明确指出工作中哪些地方容易与患者或家属产生纠纷以提高预防意识,详细讲解急诊分诊安全管理的各项内容,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技巧,既要在较短时间内说明患者情况,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内容应准确以避免引起歧义,同时对护理人员的各项技能进行培训以提高护理质量,尽量降低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③合理排班,尽量避免医护人员出现过度劳累的情况,防止因护理人员自身疲劳而导致发生不良事件,同时也能够使医务人员保持充沛的体力去救治患者,有助于提高急诊科室的医疗服务水平;④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与法律意识,既要尽量避免与就诊人员发生冲突,也要切实维护自身权益与人身安全,在意识到可能会发生纠纷后应及时呼叫安保人员,并注意避免使患者或家属情绪更加激动。
2 结果
经过观察与评估,采用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后,就诊患者与医护人员发生纠纷的情况明显改善,患者因不了解急诊救治知识而导致投诉的发生率有所下降,分诊到门诊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且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较为满意。
3 结论
急诊科室的护理工作相较于多数其他科室而言具有更高的风险性,护理人员常常需要面对紧急病情的患者,且家属一般情绪较为紧张,容易因不了解急诊科室的相关医疗救治措施而产生误解,从而与医护人员发生冲突,这对急诊科室医护人员的护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
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对患者进行分流,避免接诊量过高而给医护人员造成沉重的工作负担,也能够使急需救治的患者及时得到治疗。通过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人员与就诊人员的沟通交流能力,尽量使家属保持镇静并耐心等待救治,避免家属情绪激动而对临床治疗造成干扰;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技能能够直接提高护理质量,合理排班可缓解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并保证充足的休息[4]。
结合我院此次研究结果来看,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可有效降低风险事件与投诉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兰青.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72,179.
[2]陈智萍,黄美娟,罗静.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4):159,162.
[3]王宝磊,姜青春,娄佳.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8):158.
[4]练文娟.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0):1621-1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