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玉芹
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 550002
摘要:目的 探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癫痫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94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地西泮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5.74%)较对照组(80.85%)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25)。联合组癫痫发作控制时间要短于对照组(t=8.071,P=0.001);联合组意识恢复时间要短于对照组(t=4.591,P=0.001)。结论 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癫痫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病情,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地西泮;苯巴比妥钠;癫痫
癫痫又被称为“羊癫疯”,它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癫痫患者临床表现相对复杂,患者会产生感觉障碍、意识障碍、运动障碍以及精神障碍等。癫痫致病因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脑部疾病(结节性硬化、脑面血管瘤病、脑膜炎、阿尔茨海默病等)以及系统性疾病(窒息、尿毒症、阿-斯综合征、有机磷中毒等)等均可能引发癫痫。目前临床治疗癫痫以药物方式为主,其中地西泮为首选药物。地西泮治疗癫痫起效快,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病情,但也有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单独使用地西泮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本次研究当中,我院对47例癫痫患者采取了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整体效果较优,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所选患者均符合癫痫诊断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已知晓此次研究,且研究符合院内伦理委员会相关规定。
排除标准:存在癫痫家族史者;药物禁忌证者;过敏体质者;心、肺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
94例癫痫患者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联合组(n=47)以及对照组(n=47)。联合组当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为23~66岁,平均(43.24±5.78)岁;对照组当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为22~64岁,平均(42.56±5.32)岁,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联合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取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一侧,对其口腔、鼻腔分泌物进行有效清理,给予吸氧(6~8L/min),置入开口器,防止患者舌唇被咬伤。快速构建静脉通道,给予适当脱水药物,以此来降低颅内压,以心电监护仪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控。对照组采取地西泮(国药准字H12020957,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产,规格:10mg/支)治疗,10~20mg静脉推注,速度为2mg/min,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0mg。然后将100mg~200mg地西泮溶于500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维持,最大用量不超过600mg/24h。
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苯巴比妥钠(国药准字H12020381,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产,规格:100mg/支)治疗,地西泮注射6h后,肌肉注射苯巴比妥钠,100~200mg/次,必要时4~6h重复注射1次,并逐渐停用地西泮。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控制:经过治疗后,患者癫痫发作终止;显效:癫痫发作频率下降幅度超过75%;有效:癫痫发作频率下降幅度为50%~75%;无效:癫痫发作频率下降低于50%。治疗总有效率=(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另外,比较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控制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1.0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联合组总有效率(95.74%)较对照组(80.85%)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5,P=0.025),如下表1所示:
.png)
2.2两组患者癫痫发作控制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
联合组癫痫发作控制时间要短于对照组(t=8.071,P=0.001);联合组意识恢复时间要短于对照组(t=4.591,P=0.001),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癫痫为神经内科常见急症,严重失眠、感染、热性惊厥或不规律用药等均有可能诱发癫痫。癫痫患者病情发作时会表现为某个部位小抽搐或伴有精神异常以及行为异常,最为常见的是全身性大发作,患者会出现口吐白沫、全身抽搐、双眼上翻。若患者病情未能及时得到控制,可能会造成不可逆脑损伤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地西泮是临床治疗癫痫的首选药物,它是一种长效苯二氮类药物,可强化神经突触前抑制,并对皮质-丘脑及其边缘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可抑制癫痫病灶扩散。通过静脉给药能够快速发挥药效,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以及器官,可迅速控制病情[3]。之后通过静脉滴注维持药效,稳定患者病情发展。
本次研究当中,联合组采取了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结果表明联合组总有效率(95.74%)较对照组(80.85%)更高(P<0.05),且联合组癫痫发作控制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似[4],说明两者联用可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苯巴比妥钠为长效巴比妥类药物,它对γ-氨基丁酸具有抑制作用,可使神经细胞氯离子通道保持开放状态,对突触传递产生抑制作用,从而缓解患者病情[5]。苯巴比妥钠还具备良好的抗自由基作用,能够改善微循环,有利于保护大脑功能。
综上所述,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癫痫效果较优,两者可产生协同作用,进一步控制患者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达.咪达唑仑与地西泮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对照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7,31(05):415-417.
[2]张恒.卡马西平联合苯巴比妥对癫痫患者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05):718-720.
[3]邸静.地西泮配合苯巴比妥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62例临床体会[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1):80.
[4]王琦.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钠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18):24-25.
[5]齐跃.苯巴比妥联合卡马西平对癫痫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8):1083-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