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 王飞先
[导读]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
        王飞先
        (广瑞通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省 无锡市 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60例慢性病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6月。采用抽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例)以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n=30例)以医护联合门诊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6.67%(P<0.05)。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对于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有明显提升,有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实施效果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多,并且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1]。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慢病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的应用,为慢性病患者提供更为合理的管理模式[2]。本次研究为慢性病患者采取医护联合门诊模式,并探究其应用效果,以此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等部门批准,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慢性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成两组。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患者随机分入至对照组(n=30例)、观察组(n=30例)。在观察组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最小患者年龄为41岁,最大患者年龄为59岁,患者的平均年龄:(50.12±4.74)岁。在对照组中,男性为19例,女性为11例,最小年龄为39岁,最大年龄为68岁,患者的平均年龄:(53.32±5.46)岁。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患者进行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具体如下:
        (1)定期对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加强培训,充分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工作流程,提高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医护人员要加强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还应积极为患者以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及家属解决问题。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应对患者病情具体了解,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全面检查,根据患者的检查结果,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护士应遵循医嘱为患者用药,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例如,为患者建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首先,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积极为患者讲解治疗方式以及治疗效果,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安慰,稳定他们的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自信心,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其次,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按时用药,并告知其重要性。最后,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慢性病有关知识,如特点、症状、原因等,确保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充分掌握。
        (3)医护人员应为患者建立电子档案,以便进行资料的填写和补充,为下次检查结果提供参考,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统计分析。

1.3效果判定
        医院自己制作护理评分表格,采用4级评分法:75分以下代表不依从,76~89分代表部分依从,90~100分代表依从,将所有患者的评分进行比较。
        患者满意度评分对比。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分,评分范围0~100分,得分越高,代表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软件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应用t、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随着慢性病患者的增多,目前,对于慢病管理,已经成为医疗工作者最重视的问题。在慢病管理上,需要患者与医院共同努力。目前,我国慢病患者逐年增多,并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造成一定的负担[3]。对于慢病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管理方式[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实施医护联合慢性门诊模式,能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5]。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方式,观察组采取医护联合门诊慢病模式。医护人员应加强培训,充分掌握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并积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问。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为患者积极讲解治疗方式及效果,并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依从性。此外,还应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确保患者充分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
        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为慢病患者实施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以及依从性,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社区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上应积极推广此方式。
【参考文献】  
[1]徐荣仙.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中的实施效果[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5):174-175.
[2]吴明霞.医护联合慢病门诊模式在社区慢病管理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0):53-54.
[3]赵娟.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家有孕宝,2020,2(5):194,198.
[4]陈雪莲,韩杰.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诊断[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0,43(2):63-64,66.
[5]苏瑾,徐莉苹,易春涛, 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预约诊疗实践与探讨[J].上海医药,2018,39(14):11-1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