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诱因及救治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姚莉
[导读] 急性呼吸衰竭特点为发病急、症状严重,这种疾病危害较大,能够造成患者疲惫乏力、呼吸困难、出现紫绀现象、出现精神异常等,且发病原因较多,与肺部病变、呼吸道阻塞、神经肌肉疾病等均有联系,主要急救方法有人工呼吸、增加通气量、氧气疗法等,下面就由专科医生来向大家介绍下,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和危害、原因、如何预防以及急救的方法
        姚莉
        西充县人民医院四川南充 637200
                         
        急性呼吸衰竭特点为发病急、症状严重,这种疾病危害较大,能够造成患者疲惫乏力、呼吸困难、出现紫绀现象、出现精神异常等,且发病原因较多,与肺部病变、呼吸道阻塞、神经肌肉疾病等均有联系,主要急救方法有人工呼吸、增加通气量、氧气疗法等,下面就由专科医生来向大家介绍下,急性呼吸衰竭的症状和危害、原因、如何预防以及急救的方法。
        
一、急性呼吸衰竭症状和危害
        (1)疲惫乏力,患者在呼吸衰竭前期会出现身体疲惫乏力情况,如果身体出现不明乏力情况,有可能就是呼吸衰竭导致。
        (2)呼吸困难,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呼吸困难症状,患者会觉得呼吸不通畅,喉咙有紧缩的感觉,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因呼吸困难而窒息。
        (3)出现紫绀现象,紫绀是呼吸困难造成常见症状之一,属于典型因缺氧而导致的现象,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疾病后,会出现呼吸困难,从而导致摄入氧气减少,身体中含氧量不足,如果体内含氧量不足,容易引发患者出现紫绀情况,此时患者身体部位会出现明显的紫绀症状,如脸上出现紫红色、嘴唇发紫、手部和臂膀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紫绀症状。此时应该及时前往医院就医,避免因紫绀而呼吸困难,继而出现窒息现象。
        (4)出现精神症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容易出现精神症状,主要表现为昏迷、情绪不安,时常会出现烦躁、焦虑情况,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精神症状会逐渐加强,从而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工作。
        (5)晕厥或昏迷,急性呼吸衰竭会有可能会出现晕厥或昏迷现象,这是由于呼吸困难导致,身体和血液中氧含量下降,无法维持大脑氧气供给,从而出现晕厥或昏迷现象。

二、急性呼吸衰竭原因
        (1)肺部病变,如不同类型的肺炎,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病变等引起的肺炎,或是胃部内容误吸入肺部、溺水等,均会引起呼吸衰竭。
        (2)肺水肿类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①心源性肺水肿:各种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引起的疾病;②非心源性肺水肿:常见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复张性肺水肿、急性高山病等,此类疾病会引起严重的低氧血症,从而诱发急性呼吸衰竭。
        (3)急性疾病,如急性肺梗死、急性心梗死等,这是引起急性呼吸衰竭的常见病因之一,由于发病迅速,因此会引起急性呼吸衰竭。
        (4)胸壁和胸膜疾病,如大量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胸壁外伤、胸部手术损伤等,均有可能会引起胸廓运动和肺部扩张,导致通气量减少和吸入气体分布不均匀,以此损坏通气和换气功能。


        (5)气道阻塞导致呼吸不畅,常见原因有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烧伤、呼吸道异物、喉咙肿大等。
        (6)神经肌肉疾病,这种疾病患者肺部无明显病变,而是因为呼吸道中枢系统受损或因呼吸肌力功能衰减而造成的肺泡通气不足导致的呼吸衰竭,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低钾血症、脑肿瘤、一氧化碳中毒、呼吸中枢异常、安眠药中毒等均会引起神经肌肉异常,从而导致呼吸衰竭。

三、急性呼吸衰竭预防
        (1)避免交叉感染,对于机体免疫力较差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婴幼儿、孕妇等,在感染流行的季节(如春季、秋季),应该避免或少去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
        (2)合理饮食,应该均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同时要戒烟戒酒、少吃辛辣刺激类食物,避免造成喉咙部位或肺部感染。损伤等,应该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和营养物质。
        (3)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慢性肺炎肺部疾病或喉部疾病患者,应该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症、哮喘、慢性肺阻塞等,并且注意保持周围环境整洁、干净,多通风透气,避免因空气中尘埃而引起肺部不适,从而间接导致呼吸衰竭。
        (4)要注意作息规律,避免熬夜,睡眠能够促进身体内部各个器官和系统恢复、休息,因此良好的作息十分重要,作息规律能够减少身体器官负荷,降低器官受损和病变概率。
        (5)注意适当运动,合理运动能够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并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疏通身体血管、排除血管垃圾有重要帮助。

四、急性呼吸衰竭救治
        急性呼吸衰竭发作较快,且会出现呼吸困难现象,容易引起窒息、紫绀情况,因此在救治时需要迅速,避免患者因呼吸困难而导致窒息,从而导致死亡现象。
下面这几种呼吸衰竭救治方法简单易学,且效果较好。
        (1)急性呼吸衰竭急救,首先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可将患者头部呈现后仰,尽量使颈部和头部处于伸展状态,同时解开患者衣领,让呼吸更加通畅,如果患者呼吸道内或口腔内残留有异物或分泌物,应该及时清除,避免因异物和分泌物造成呼吸困难现象。
        (2)进行人工呼吸,首先摆好患者体位,及时清理口腔、鼻孔内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之后解开患者衣领,用左手掌根部下压患者额部,同时左手食指与拇指紧捏着患者鼻部,右手食指与中指将患者下颏部上轻轻抬起,将嘴巴包裹着患者嘴巴,并且用力吹气,吹气量尽量使患者胸廓有明显上抬现象,以便于帮助患者进行呼吸。
        (3)氧气疗法,患者在发生急性呼吸衰竭时,呼吸氧气会减少,此时可以进行吸氧治疗,同时注意吸氧浓度必须大于35%。
        (4)增加通气量,大多数患者在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时,均会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患者可以使用呼吸兴奋剂,以此来增加通气量。
        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会引发呼吸困难现象,因此在发病时就应该进行及时救治,避免病情加重或因病情而窒息,只有及时治疗,才能够早日摆脱疾病困扰,且在救治过程中应该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坚持按时服药、遵循医嘱,同时要合理控制内心情绪,不能有太大的情绪异常,且要注意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锻炼增强体质,避免再次发作急性呼吸衰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