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术后康复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张志强1,左舜之1,江娇1,纪昌辰1,刘羽1
[导读] 骨科疾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例如骨折等的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通过手术治疗后并不代表患者已经完全康复,仍就需要采取一些康复措施来促进受伤部位的愈合
        张志强1,左舜之1,江娇1,纪昌辰1,刘羽1
        (1.成都市金牛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36)
        骨科疾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例如骨折等的往往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通过手术治疗后并不代表患者已经完全康复,仍就需要采取一些康复措施来促进受伤部位的愈合。
一、常规康复方法:
        1、早期关节内、关节外软组织尚未形成粘连或不完全粘连,日常训练中一些功能锻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恢复关节和四肢的功能。然而,由于骨折目前尚未愈合,功能锻炼可能会影响骨折固定的效果。因此,在医生的建议下,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和锻炼。适当的肌肉收缩和放松应在骨折或关节固定后一到两周内进行。通过肌肉收缩放松运动和上、下关节的屈伸,同时不会影响断端位移,有助于患者血液回流,防止肌肉萎缩。例如,在复位固定后,可通过指间关节和掌骨关节的屈伸、手指的内收和外伸、肘关节的屈伸、肩关节的屈伸、内收和外伸、旋转等方式对尺骨双骨折进行适当的修复。
        2、一般来说,从伤后3周或术后3周到骨折愈合前,其病理特征是软组织伤口已愈合,但可能发生粘连,肢体肌肉萎缩明显,力量稍弱,不过不会发生挛缩。骨折部位有纤维连接或骨痂形成。这个练习的目的是恢复肌肉力量和移动关节。
        3、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一些药物、抗凝剂和抗风湿药物的使用。这些药物可能影响骨折愈合、手术损伤、局部软组织损伤和伤口清洁。金属关节固定器可能会导致骨痂形成缓慢,术后皮肤损伤严重,易引起康复期感染,使得骨折术后愈合缓慢。注意事项:骨折愈合往往是一个比较长的时期,患者和家属都应尽量保护骨折部位,通常最好选择坐着锻炼受伤部位,尽量不要做大幅度的运动,以防止骨折部位复发。
二、骨折手术后吃什么恢复快
(一)常见饮食
1、桃仁粥
        就是把桃仁洗净捣烂后,加水去渣,与粳米一起煮成稀粥,最后加入适量的红糖搅拌均匀后就可以食用。经常吃桃仁粥,可以起到很好的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的作用,骨折手术后的患者多吃一些桃仁粥,不但有效的缓解疼痛症状,还可以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
2、红鸡冠花鸡蛋
        就是用红鸡冠花加水煎煮取汁,再兑入生鸡蛋,放在火上煮沸后就可以食用。这种药膳也能起到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作用,所以骨折手术后的患者多吃一些这样的食物,也能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
3、桑寄生鸡蛋
        把桑寄生和鸡蛋一起加水煮熟,再把蛋壳去掉,再煮10分钟就可以食用。这道食物对于骨折患者的关节屈伸不利,酸痛症状都有很好的调理缓解的作用。
4、首乌粥
        把首乌洗净加水煎煮后,去渣留汁,与粳米、红枣一起煮粥,最后再加入红糖,或者冰糖调味就可以。这道药膳可以起到强筋壮骨的作用,骨折患者手术后多吃首乌粥,也能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
(二)骨折手术后饮食的注意事项
1.骨头汤
        许多人都认为伤骨后多喝骨头汤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但是骨折后1~2周内不宜吃太多的骨头汤,否则不利于骨折的愈合。
2.补钙
        如果是因为身体缺钙导致的骨折,可以适当的补钙,但是如果身体不缺钙,即使骨折后也不要盲目的补太多的钙,否则会导致血钙增高,不利于骨折的恢复。


三、膝关节骨折
        1、术后膝关节功能锻炼其主要作用可以消肿,促进局部血液的循环,防止关节组织黏连,骨质疏松,除此之外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使术后骨折断段直接相互接触,促进直接的血液供应,循环,以促进骨折的早日愈合和功能恢复。
        2、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术后0-2周,可以给予术后制动休息,止痛,消肿,未手术的关节可以进行早期锻炼。
        第二阶段:膝关节功能锻炼一般在2-6周,逐步给予膝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拆线后,可以完全屈伸功能活动,加强踝泵练习,压膝运动。
        第三阶段:术后6-16周可以开始下地负重活动,少量负重,此期间在6-8周,10-14周可以部分负重,14周以后可以完全负重。
        第四阶段:此阶段为术后16-24周,为骨折愈合期间,可以进行被动ROM,关节的完全屈伸,大腿,小腿肌肉锻炼(重力,康复带练习),可以进行工作。
四、跟骨骨折
        1、大部分的患者在骨折后都会打石膏来进行固定治疗,一般的固定时间为六到八周。在患者刚做完手术的四到六周内,患者不能做大幅度的康复训练,可以有递增性的加强患者的脚趾活动,每天做三到四次,每次维持三十分钟,由此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
        2、在手术后的六到八周,患者可以做一些踝关节运动,但大家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做外翻类的运动。除此之外,患者也可以逐渐做一些负重训练。但不要在一开始就做太大的负重,负重的重量要从低到高逐渐递增。
        3、在手术后的八到十二周,患者可以做一些踝关节主动运动训练,在术后十二周也可以做一些步态训练。除此之外,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时候也可以用中药熏蒸,这样可以更有效的缓解病情。
        综上所述,患者在手术后的六周就可以进行康复训练,但是患者一定要把握好训练的强度,在最开始不要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以免致使患者病情加重。而且患者在做康复训练的时候也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训练,以免因为错误的动作或者是训练的强度有偏差而让患者的病症加重。除此之外,患者还要定期去医院做复查,看自身的骨骼恢复情况如何。
五、股骨颈骨折
        1、手术结束后。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清醒后就要立即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运动,可以在患者患肢内外各自放一个沙袋,在病人下肢中间放一个软枕,保持患者肢体处于外展15°左右的中立位,然后家属要对病人患肢的脚趾、踝关节进行背伸和旋转运动,医生要指导家属从病人的足跟开始然后到小腿部肌肉进行挤压运动,防止肌肉萎缩,每次可以进行十分钟左右的肌肉挤压运动。
        2、术后第二天。术后第二天家属可协助病人增加卧位的高度,并且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运动和踝关节的旋转和背伸运动,此阶段病人病情稳定,运动量可以逐渐增加,每次康复训练可以增加五分钟时间。术后一周左右病人的双下肢可以做被动的功能锻炼,如果病人是做的人工股骨头置换,那么病人要严禁内外旋活动,屈髋不超过90°,除此之外可以自由活动。
        3、术后半个月。经过前半个月的被动功能锻炼,股骨颈骨折术后病人的髋关节、踝关节的活动度都可以超过90°了,此阶段可以开始进行下一步的功能训练,在做康复锻炼时,要随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果病人体温高于38℃,呼吸大于26次/每分钟,或者运动后血压大于170/00mmHg,要立即停止活动并且报告医生,病人出院后也要在家中继续进行康复家属可以扶着病人离开床面,进行不负重的站立活动,站立时每次不能过久,15~30分钟就可以了,病人适应站立后可以逐渐拄着拐杖或助行架下地活动训练,医生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康复训练方法和安全措施,长期而持久的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的恢复肢体功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