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麻还是全麻的选择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19期   作者:赵武英
[导读] 麻醉措施是近年来手术操作时或者展开诊断性检查时进行疼痛控制的主要方式,其目的在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创造一定的手术治疗条件,在镇痛操作中比较常见
        赵武英
        四川省富顺县中医医院  四川自贡  643200
        麻醉措施是近年来手术操作时或者展开诊断性检查时进行疼痛控制的主要方式,其目的在于保证患者治疗安全,创造一定的手术治疗条件,在镇痛操作中比较常见。在手术治疗或者诊断操作检查时由于患者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因此需要借助于麻醉药物或者相关方式促使患者处于失去知觉的状态,以便于患者在失去记忆以及对操作产生的刺激无反应情况下接受诊断治疗。但是目前临床所应用的麻醉方式较多,对于全麻还是局麻好这个问题并不明确,近年来,对于全麻以及局麻的应用内容存在着很多的说法,但是真伪还需深入分析。


1、对于局部麻醉以及全身麻醉的基本认识
        全身麻醉主要是指在麻醉药物静脉注射以后促使患者意识、痛觉消失且肌肉处于放松状态的麻醉方式,选择此种麻醉方式以后患者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内环境也比较稳定,以保证患者无疼痛感为前提,在一定程度上为患者手术操作提供了更为理想的环境条件。而半麻即临床所讲的局部麻醉,主要分为局部浸润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主要是指将麻醉药物注射于手术部位以后,从而阻断局部的疼痛,此类麻醉方式一般是由手术医生完成,在治疗期间并不需要麻醉医师参与其中。神经阻滞麻醉措施又包括了腰麻及各种神经阻滞,是将药物注入局部从而阻断疼痛的传导发挥作用。
        很多人对于全身麻醉存在一定的误解,在手术治疗期间不愿意选择全身麻醉的主要原因在于担忧麻醉药物从呼吸道内吸入,或者直接注射在体内,对中枢神经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引起相关副作用,对自身的智力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具有较高的麻醉风险性。然而此类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和其他麻醉药物相同,在麻醉药物进入人体以后会有代谢过程,药物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从不同途径中将残余药物排出体外。而且,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现阶段临床所应用的全身麻醉药物种类较多,大多麻醉药物效果理想并且副作用小,用药以后存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小,在手术结束以后患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清醒,能够保障治疗安全性,因此由全身麻醉所引起的医疗事故发生概率比较小。
2.对于全身麻醉的误解
2.1很多人认为能采用局部麻醉就绝不应用全身麻醉
        这种观点是措施,首先全身麻醉于一般情况下采用麻醉药物吸入或者静脉注射的方式,其应用优势在于麻醉药物注射以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内环境循环稳定,能够在手术结束以后意识很快恢复。局部麻醉则又分为局部浸润麻醉或者神经阻滞麻醉,在注射于手术部位后能够阻断手术操作部位产生的痛觉传导。在选择麻醉药物时还需要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对于中小手术可以采用局部麻醉措施,而全身麻醉措施则适用于操作范围比较广泛的手术中,因此两者不得相提并论。但是对于气管异物、声带肿物等小型手术需要给予患者全身麻醉,主要原因在于此类手术需要控制呼吸,采用全身麻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患者呼吸处于畅通状态,对于类似于股骨、髋关节类手术则采用腰麻就能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因此,对于选择何种麻醉方式不应一概而论,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2全身麻醉会损伤患者智力
        关于起全身麻醉会损伤智力、变笨此类说法是错误的,全身麻醉措施到底会不会让人变笨直接涉及了全身麻醉药物的神经毒性,这是临床上一直备受争议的话题,据试验临床研究资料表示全身麻醉药物,特别是吸入性麻醉药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在应用期间对于脑细胞存在一定的损伤性,但是此类研究试验中均选择剂量较大的麻醉药物,这些研究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临床全身麻醉药物应用剂量所产生的影响。近年来,也有相关动物试验结果表示,规范选择麻醉药物剂量能够保护患者神经系统,在临床上麻醉药物的临界值已经基本得到了证实,超出临床剂量的麻醉药物对神经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应用剂量较小的麻醉药物则能够保护神经系统,因此对于全身麻醉会导致人变笨的说法并没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3全身麻醉更为安全,全身麻醉应用中具有较高的风险性
        对于局部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到底哪种方式更为安全并不明确,对于麻醉措施产生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都不能确定。不管是全身麻醉还是神经阻滞麻醉,应用时都需要麻醉医师对患者自身生命体征进行动态监测,明确心电图、血压、脉搏以及呼吸频率等内容,采取有效地处理措施,麻醉医生在治疗期间完全决定着治疗效果以及生命安全。实施神经阻滞麻醉措施的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保持清醒状态,在存在不适以后及时反馈,此类麻醉措施对呼吸功能产生的影响比较小,在手术治疗以后恢复速度更快。但是在全身麻醉时患者呼吸状态能够由呼吸机进行精确控制,处于意识丧失的状态,会因为手术治疗期间存在紧张状态,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存在一定的安全性。
        同时两组麻醉措施都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于神经阻滞麻醉中采用局部麻醉药物可能产生一定的毒性反应从而致使患者死亡,患者也可能会出现腰部疼痛、头痛以及截瘫等并发症类型。在实施全身麻醉时存在的风险性则体现为气管插管失败,会增加患者死亡率,出现呼吸抑制、低血压以及呕吐、误吸等意外事件,这些并发症类型存在较低的风险性,但是却客观存在。由此可见全身麻醉在手术治疗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针对自控能力比较弱的儿童或者是对于手术操作产生一定恐惧情绪的患者,对缓解手术操作期间的负担具有积极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