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2200
摘要:为了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生产等方面的环境更高更严格的要求,研究我国建筑事业高速发展状态下的建筑结构和使用功能多样化趋势,从而为迎合当前时代社会的发展,本文通过归纳方法论述了几种常见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的概念为切入点,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优势。即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就是当前时代背景下衍生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一方面能够提高建筑施工质量,节约施工成本支出,另一方面能够降低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基于此,在房建工作中,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应该严格遵循相关流程,从而发挥其优势,同时,建筑工作人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建筑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前言
就当前建筑工程的发展趋势来看,已经逐步朝向产业化结构施工方向快速发展,这主要在于装配式结构施工能够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这一建设目标,一方面推动建筑事业朝向更深层次的发展,另一方面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环保的生活生产空间,对建筑领域与社会经济的共同进步有一定的推动性作用,最大化的将资源价值体现出来。就当前我国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发展现状来看,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应积极借鉴当前国内外比较先进的施工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以此推动我国建筑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概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房屋建筑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发展更为迅猛,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就是当前时代背景下建筑领域发展的产物,满足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提出的绿色建筑要求;同时也是未来我国建筑事业的必然走向。所谓装配式建筑,具体指的是运用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然后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作业,最终建设而成的一种建筑形式。
从结构形式角度来讲,装配式混凝土、钢、木等结构都可归为装配式建筑,其中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指的是通过对预制混凝土构件或者是钢筋部件施加预应力,并将其连接起来,然后对其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作业,最终形成一套整体的建筑结构。一般情况下,将一些混合单一材料以及掺加其他原料的方式来进行统一性的加工处理,通过这种方式来起到对实际施工材料质量的提高和强化作用,关于加工方式当前比较常见的有工厂预制、现场施工,简单来讲,就是将原本在施工现场开展的作业转为工厂中进行,同时这也是当前工业化建筑中的一部分重要组成。
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优势
(一)缩短施工周期
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特征来看,其工程施工构件大部分都是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直接应用于施工现场,不需要对其进行二次拼接,相关施工人员只要根据工厂提供的设计图纸,将构件安装至正确位置,然后进行板材连接即可完成施工作业,将中间一些比较繁杂的建筑施工步骤省略,一方面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工程施工周期。另外,在进行建筑外墙安装过程中,可运用木砖封闭施工现场的外围,通过这种方式为施工现场提供良好施工环境,除以上之外,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同时进行多种施工工艺,例如外墙装修和粘贴保温材料同时进行,有效缩短了工程在室内砌筑、室内装修的施工时间,对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有积极性意义。
(二)绿色环保
从施工性质上来讲,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属于绿色施工技术,一方面迎合当前时代建筑发展朝向绿色方向发展的潮流趋势;另一方面,迎合当前社会大众对建筑提出的绿色、环保、高品质的质量要求,以此加快推动我国朝向绿色建筑的方向健康发展。从施工材料的角度来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是将单一混合起来和掺入其他原材料进行统一加工,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建材原料质量,与此同时,施工中用到的各种预制构件成品或者半成品都可在工厂内进行加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降低原料在施工现场的浪费几率,有效控制材料使用量。举例来讲,相比较于原本传统模式下的混凝土结构,在进行外墙安装时,可通过使用工厂预制外墙板进行安装,能够节省木材数量高达50%,这对我国资源贫乏型的国家而言能够起到很好的资源节约作用;从操作技术的角度来看,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降低以往在施工期间产生的噪音、空气等污染问题发生几率,同时能够最大限度遏制施工期间废水等一些有害物质的产生,减少因建筑施工原因对施工所处区域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1]。
(三)节约成本
除以上之外,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还有一项优势就是节约成本支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这主要在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预制构件都是在工厂加工生产出来的,多数预制构件性质是成品或半成品性质,在工厂完成加工后,将其运输至施工现场,由施工现场相关施工人员根据设计图纸上的安装要求完成安装作业,整个工作流程相对容易,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对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方面的要求。除以上之外,当前工程施工作业开展主要采用机械设备开展施工,对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量也因此降低,这对施工企业而言减少在人力资源上的成本投入,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四)结构性能良好
从整体上来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其具有整体性好、连接性和抗震性能强的优势,以上也就提升了整个建筑在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上有很好的保障性作用。另外,整个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操作期间需要用到很多保温性能的施工材料,然后这些材料需要和各预制构件结合起来,以此保证整个建筑的密封性,迎合当前人们对建筑提出的保温、舒适度等居住要求;除以上之外,在进行装配式混凝结构建筑预制构件设计时,通常采用刚柔合并施工方式进行,一方面施工方式相对比较简单,速度也比较快,另一方面能够确保结构承载力,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2]。
三、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一)NPC施工技术
所谓NPC施工技术,该技术的原理就是结合当前房屋建筑实际特征及其对环保方面提出的要求,在进行结构设计过程中基于建筑整体来作为出发点进行分析,对建筑中填充墙采取全部预制安装,对梁、板等采取叠合式预制安装。具体来讲,通过NPC技术,将各构件之间存在的缝隙进行有效连接,相比较以往传统模式下的构件连接施工技术,经常会出现缝隙或其他方面问题,但通过该技术能够很好的改善这些问题,一方面能够进一步强化整个建筑房屋的稳定性,提升建筑的牢固性;另一方面对保证建筑房屋在排水、电气系统方面的流畅性有很好的成效,同时能够将建筑整体使用功能和基本功能协调一起,因上述优势特征,该技术被普遍应用于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但其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改进,例如在进行剪力墙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大量混凝土灌浆孔洞,在浇灌过程对浇灌水平的控制有一定的困难度,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施工量,无法切实保证工程质量[3]。
(二)PC施工技术
首先,PC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中的楼梯、阳台等一些全预制构件施工中,具体来讲就是运用该技术连接多种材料,以此减少缝隙问题,强化材料之间的粘结性,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提升建筑保温性能。其次,该技术在解决建筑渗水问题上也有很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还能够缩减工程施工量,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但在实际施工操作时,要特别注意的是施工安装条件,在制造模具时,要严控数据误差,通常情况下对模具的长、宽以及对角线的数据误差应低于3mm;在吊装作业时,要保证起吊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出现歪扭情况导致模具因此受到损坏。最后,因施工中所使用的预制构件都是在工厂内进行成产的,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能够起到降低施工现场工程量的作用,例如浇筑、养护等施工工序。除上述应用优势之外,PC技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剪力墙自重问题,若剪力墙自重大,则对吊装机械技术水平要求相对比较高,所以在实际施工期间,应结合工程实际来开展施工作业,从根本上保证施工质量[4]。
(三)PCF施工技术
所谓PCF技术,还可将其称为是半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是将国外和国内的预制混凝土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施工目的在于解决剪力墙外墙和叠合楼板预制结构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外墙模板,运用该技术不需要再其外围架设脚手架和模板,节约该部分的成本。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例如在设计过程中没有将墙体承载能力、刚度等因素考虑其中,很容易因此造成材料浪费和结构偏差,无法切实保证建筑在抗震方面的性能。
(四)墙体浇筑施工技术
关于墙体浇筑混凝土施工作业,要求底部水泥浆纱浇筑高度为3cm-5cm之间,目的在于缓冲缓凝土石子和防止漏浆。若采用分层浇灌的方式进行墙体浇筑,要求浇灌高度在40cm左右,同时浇筑使用的时间要比第一次进行浇筑的时间要短。另外,在墙体浇筑期间需要使用搅动棒对其进行搅动处理,对于搅动棒在其中的应用也有相应要求,主要采取分层且均匀地方式进行搅动,对于每层搅动高度不得高于30cm,与此同时,搅动棒使用动作应该是快插慢拔状态的,每一次插入其中的高度应在50cm左右即可,不能过深也不能过浅。对于搅动时间和搅动次数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瓦工师傅进行操作,若石子下沉、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即可停止搅动作业。在浇筑施工中,要做好防止搅拌碰触钢筋、预埋件等物体,避免因碰撞原因对构件的正常使用带来影响。完成浇筑作业后,还要对表面残留的物质进行清洁平整处理[5]。
四、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其一,在设计和制作方面,就当今建筑领域的发展来看,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未来朝向模数化制作、标准化设计师必然趋势,另外,该技术还涉及到建筑工程中的保温隔热、防漏等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上述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从根本上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6]。
其二,在预制构件品质方面,这主要在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当前比较新型的一种施工技术,在进行预制构件制作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构件的生产质量,并结合当前建筑领域的发展,研发更多保温、装饰等一些一体化的施工技术,进一步为工程施工提供便利,进而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其三,在预制构件连接方面,要求施工人员重视的是构件自身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减少构件可能对工程施工带来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另外,施工人员还要重视对构件连接处的保温、防渗等问题的观察,确保整个工程施工质量。
其四,加大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推广力度,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会结合混凝土结构性能,编制针对性的设计、施工以及验收等施工环节的验收标准,以此来明确对各施工环节的施工工艺和方案,确保施工验收质量。但就当前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实际来讲,虽然很多企业都制定了符合自身施工实际的验收标准,但还是存在部分标准有局限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对新型施工技术的推广有不利影响,为此,这就需要相关施工单位出台相应标准文件,以此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总结
综上所述,为迎合当前我国城市化发展需求,建筑领域工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基于建筑施工质量来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影响,就此本文首先对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简单概述,然后从缩短施工周期、绿色环保、节约成本以及结构性能良好四个角度来分析其在房屋建筑中的施工优势,然后从NPC、PC、PCF以及墙体浇筑四种施工技术来详细分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最后提出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从中意识到该项技术的应用优势,不断完善并创新该技术,将其特有的建筑优势发挥出来,以此实现我国朝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古胜军.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9,000(004):89.
[2]付晓光,徐马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544(08):67-68.
[3]郑汉林.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531(09):184-184.
[4]丛日超.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相关技术探析[J].环球市场,2018,000(035):299.
[5]刘帅[1],杨万恒[1].探析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J].轻松学电脑,2019,000(003):1-1.
[6]徐珍燕,卢剑.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9,000(004):119-120.
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斌
中国三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市 710043
摘要:当前我国土建工程施工项目不断进步与发展,相对应的土建工程建设规模与数量也不断提高,而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更具体的优化。由于土建工程常用的施工类型中高支模技术也需要一定的依托,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土建施工中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1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述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起到支撑的主要作用。由于该技术具有结构整体荷载和跨度较大,同时其荷载具有密集性特点,而其加设的高度也比较高,一旦施工不注意,很易造成人员重大伤亡事故。所以在高支模使用技术过程中,应将安全可靠性分析作为整个施工的主要基础。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待施工模板安装后,在对其进行组合和固定,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由于高层建筑与地面的距离很高,所以,一旦传统技术不能满足工程基础的基本需求,我们就需要利用当代高支模施工技术。该技术不但能够很好的完成高层建筑支撑项目,还能提升施工安全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另外,该技术作为一项辅助性施工工艺技术,虽没能直接在工程中体现,但在施工整个项目中运用高支模技术,可以更好的起到稳定和安全的基本作用。
2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分析
2.1高支模施工技术体系安装
各个施工单位为了保障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进行具体的施工工作时的科学性,需要为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这便是创造良好的施工体系安装环境。然而,由于在经济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代,对于房建工程的规模需求越来越大,且对于高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一形式的出现,为土建工程的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风险。因此,这就需要各个施工单位严格控制安全施工的各个环节,将不安全因素降到最低:①科学合理的分析与统计高支模施工技术相关的数据信息,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在有效数据的支持下,可以依据数据设立完整且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在方案中需要明确各项参数。②依照安装方案进行安装施工时,需要确定施工人员完全按照安装方案进行安装,规范其安装的流程、技术、操作等等,以规范化的标准保障施工的安全。除此之外,施工人员还需要根安装模板的材料特点,采取最适合的安装方法。如面对松板材料时,需要施工人员对其的承重能力进行全面的考量,并依据材料的特点,对施工的方案进行完善,确保施工工作可以安全且顺利的开展下去。③在模板与模板之间的连接处,需要施工人员进行较好的处理,对两块模板之间的位置、距离等等,进行充分的考虑,需要保持模板处于一个科学合理的位置,已达到施工标准中对于承重能力的要求。
2.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楼面施工中的运用
土建施工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对楼面进行搭建安装。在楼面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高支模施工技术,可以全程提高楼面安装的科学合理性,提高施工工程的质量:①需要施工的技术人员在施工之前做好施工设计方案,这个方案需要基于对于支撑装置的考量。提前做好设计工作,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模板发生变形等不好的现象,科学的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②需要施工单位明确提出国家对于土建工程施工中楼面安装的各项要求,这样按照要求进行楼面的安装工作,可以使其全阶段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③施工人员需要进行支顶安装工作时做好相关数据的测量工作,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房梁线、轴距等等。④对于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的安装与使用需要格外的注意,固定脚手架,使其立柱确保是稳固的状态,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外框架梁柱的运用
外框架梁施工环节是土建工程中较为繁琐与复杂的一项,但也是整个工程中较为重要的施工环节:①因为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施工人员运用高支模施工技术时按照分层施工的原则进行施工。该原则可以有效地协调梁柱与其他位置的关系,推进外框架梁柱的施工环节高效、有序、安全地开展。②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过程中明确施工浇筑的顺序。③施工人员还需要做好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规范施工操作流程,保障施工工程的安全系数。
2.4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浇筑中的运用
混凝土的出现,对于土建工程来讲是一个极大的变革,其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浇筑施工技术是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重要技术部分:①施工单位需要规范化管理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运用,对其施工环境进行改善。②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将混凝土中的各项材料进行合理的配比,使其满足工程的施工要求。③明确浇筑施工技术的各项操作流程,需要把握好浇筑的速度,这样才可以确保整个浇筑施工过程合理、安全、有序地进行。
3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与安全控制措施
3.1严把材料关,加大质检力度
脚手架的材料质量与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息息相关,因此,施工企业应当严把材料质量关,在采购材料时,应当认真核实供应商的资质证书,材料的合格证书,质量验收报告等材料,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采购环节。在材料使用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当指派专业的材料质量检查人员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现场核验,及时发现材料质量缺陷,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另外,质量检查人员需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予以处理。比如在混凝土振捣阶段,检查人员应当注意混凝土振捣的密实性与均匀性,防止出现漏浆现象。当高支模施工结束后,对支架整体质量进行检查与验收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报给上级主管领导。
3.2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措施
在搭设脚手架时,施工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以及单位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单位在施工区域外围应当施划警戒线,设立警戒区域,并在醒目位置张贴、悬挂警示标识。其次在警戒区域外围设置专职的管理人员,防止外来人员入内,同时设置一个专门用来人员进出、材料进出的安全通道,以保证施工人员与外来人员的安全。最后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应当随时检测脚手架的各项力学指标,当检测结果与规范要求存在差异时,必须及时予以处理,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3完善培训体系,提升专业素养
确保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关键,因此,对于施工企业来说,要想从源头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提升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使施工人员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与安全意识,严格遵照操作规程,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根据高支模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施工人员,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培训体系,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涉及的相关内容纳入到培训体系当中,通过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在施工当中严于律己,发挥正向表率作用。此外,为了验证培训效果,施工企业应当建立一个完善的考核体系,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相关人员,根据单位内部的奖惩机制,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构建一个良性的内部岗位竞争格局,为高支模的施工质量与安全保驾护航。
结语
总之,在当前建筑行业中高支模技术是最为主要的施工技术之一,我们只有全面地提高该技术水平,才可以实现工程施工安全目标,有关技术人员应不断提高施工技术专业技能和安全管理责任意识,并不断优化施工设计方案,严格依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规范性操作,只有这样,才可以确保我国土建工程施工质量,并推动项目建设的稳定实施。
参考文献
[1]王新宏.小议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 (40):15-16.
[2]赵晶.房建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要点[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5):475-476.
[3]徐锡凯.房建土建工程中高支模的施工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6 (0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