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本质是建筑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被视作建设工程领域的现代化科学管理工具受到全球广泛应用。我十二五"发展纲要里也明确提出加快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施工企业对BIM技术的探讨起步较晚,实现全面应用的目标还需一段时日。因此,本文将施工企业如何发展应用BI技术作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施工企业推行BII技术的状和面临的障碍提出相关对策,希望给施工企业推广BI技术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企业推广,障碍,施工,推广,研究,技术
一、前言
BIM是对设施的物理及功能特征的一种数字化表达,是对设施的信息、知识资源的共享,以在该设施的全寿命过程――即从项目早期的概念阶段直至项目的拆除,为决策提供可靠的基础。
BIM技术对施工企业的作用主要有:第一,碰撞检查,减少返工。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进行碰撞检查,直观解决空间关系冲突,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和返工。第二,模拟施工,有效协同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进度模拟施工。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利用BIM技术进行协同,可更加高效信息交互,加快反馈和决策后传达的周转效率。第三,三维渲染,宣传展示三维渲染动画,可通过虚拟现实让客户有代入感,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配合投标演示及施工阶段调整实施方案。建好的BIM模型可以作为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了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业主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提升中标几率。第四,积累经验,保存信息模拟过程可以获取施工中不易被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第五,可以把模拟的模型及数据卖给运营、维护方。因为建筑过程的数据对后面几十年的运营管理都是最有价值的。第六,通过BIM方法,增加信息传递和分发效率,让经济管理、风险管理的数据源收集更高效;通过集中的信息处理方法,让管理的分析过程,部分标准化后实现“电算化”,提高决策效率。
二、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中的障碍
1、设计与施工方割裂
BIM技术本质是建筑生命周期的信息传递,然而在实际工程中,出于酬劳分配和便捷的考虑,设计方对BIM技术参与度不高,通常只出二维图纸。从业主、设计到施工对模型的信息共享度太低,施工方并未从设计方得到BIM模型,而是拿到传统资料自己建立模型。三维建模过程耗时耗力,对于施工单位新成立的BIM小组或BIM中心来说需要更多时间熟悉软件进行操作。即使是工程变更也需经过设计师二维图纸修改签字后,再进行BIM三维联动修改,在设计方和施工方的沟通环节上并不能真正提高协作效率,造成BIM信息孤岛。
2、人力资源短缺
BIM技术在中国兴起时间不过几年,鲜有学校开设相关BIM技术教育课程,能直接运用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等应用的人才不多。施工企业通常做法是成立BIM中心,再从各个部门或子公司抽调人员进行BIM技术三维建模培训。然而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习惯用传统方式工作,并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学习新技术。进行BIM技术培训的基本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施工管理经验,并不具备出施工方案的能力,故在实际操作中BIM中心成员只能单纯作为“三维建模小弟”,依据经营科出的施工方案进行三维模拟,并不能直接与项目部进行定夺施工方案的有效沟通,且对于非复杂节点的方案进行BIM技术模拟意义不大。
施工企业里人员流动频繁,而BIM中心需要各专业有经验的人才,如何配备及稳定人员成为企业建立完善BIM中心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3、企业收益回报风险
BIM技术的推广在初始期内投资大,硬件设备成本远超2000年我国第一次工程行业改革,从手绘转向电脑CAD绘图的相关硬件支出。人才培养亦成为重大支出,此外还面临着参加BIM技术培训的员工原工作效率降低的风险。有些项目即使承包给相关BIM技术咨询公司进行三维建模,费用亦不少。
同时,BIM技术的应用推广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较长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可能较低,不易量化,甚至也无明确保障。因此,BIM技术应用的短期应用价值不高,容易导致施工企业高层管理者缺乏持续投入下去的信心和动力。
4、缺少积极推广BIM技术应用的环境
近几年我国住建部出台了关于征求《关于推进BIM技术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等要求加快BIM技术推广的政策,各地政府也陆续出台了BIM技术应用的相关标准,但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发达地区相比,其他地市尚未出台用于指导本地BIM技术应用的地方性政策。就政策方面来说,各地市的BIM技术推广缺乏本地政府的支持。
三、施工企业BIM技术应用障碍的应对措施
1、完善人力资源建设
与当年CAD普及相比,BIM技术的推广阻力不小。原因在于CAD的普及仅仅是普及了一套软件,更换了绘图工具,靠设计师个人就能独立实现绘图效率的提高,效益立竿见影。而BIM技术不仅仅是一套软件和工具,其核心价值的实现需要不同专业进行团队探索,而多人的协同合作只有在企业的统一规划和领导下才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
因此,应完善BIM中心相关制度和保障机制,丰富人才发展渠道,强化激励政策,吸引更多技术和管理人员参与BIM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软件应用培训。
2、扩展BIM技术应用点
施工企业对BIM技术的应用不应局限于二维出图、三维翻模的纯设计展示。企业需对BIM中心建设加大软件投入,扩展BIM技术平台软件接口,在劳动力、材料管理、机械设备管理、成本管理和运维管理等方面扩展BIM应用点,使管理水平精细化,为施工和后阶段运维提供更完整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持。
3、打造项目型BIM团队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寻找合适的发展路线,制定不同时期的任务规划,打造企业“项目型BIM团队”。项目型BIM团队并不只建立三维模型纸上谈兵,而是立足于实际项目,使中层项目管理者和基层技术人员广泛接触BIM技术,利用BIM技术完成项目各阶段工程任务。以项目带动BIM技术的推广,以实践效益带动更多的项目参与到BIM技术的应用和开发中来。
4、建立企业《施工BIM技术应用标准》
统一企业BIM技术标准,并推广和指导施工。规范企业管理避免重复工作,提高BIM技术应用的规范性与合理性。
四、结语
BIM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其三维可视化、风险前置、提高工作效率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也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BIM技术在施工企业推广受阻既有技术方面的因素,也有管理方面的因素。因此,需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着手,加强BIM技术宣传和应用力度,充分调动项目各参与方的积极性,为施工企业全面运用BIM技术提供更积极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赤郝丽:我国BI技术应用现状分析与推广措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
[2]何清华、张静:建筑施工企业BI应用障碍研究[J].施工技术,2012(11).
[3]何关培:什么是企业开展BIM应用的成功路线?[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4
[4]张连营、李彦伟、高源:BIm技术的应用障碍及对策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
[5]郭力:工程建设项目BIM应用风险分析与应对[J].建筑经济,2015(3).
[6]赵彬、袁斯煌:基于业主驱动的BIM应用模式及效益评价研究[J].建筑经济,2([7]焦安亮、张鹏、侯振国:建筑企业推广BIM技术的方法与实践.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