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1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居民对于生活居住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居民渴望接近自然,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起到美化居住环境和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的作用,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绿化的重点工作。文章结合现阶段园林绿化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配置方式,加强植物在栽种期间的管理力度,对促进园林绿化建设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
1导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品质不断提高,使得他们对生存环境质量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目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和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在园林绿地的绿化过程中,坚持生物发展的多样化原则,尽可能的保护生态环境,维持原有的乡土物种,营造出一个适合生存发展的生物群落。
2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2.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1)调节空气,城市中的园林植物可以吸收CO2释放O2,城市中居民众多、工厂密集及过多的机动车辆向空气排放了大量的CO2,当空气中的CO2浓度达到500mL/L时,居民呼吸时就会感到不舒适,自然生态环境下大气中的CO2平均浓度为320mL/L,城市中的配置的园林植物恰好是CO2和O2的调节器,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每吸收44gCO2可释放出32gO2,每1hm2森林每天可消耗1000kgCO2并排放出730kgO2[3],试验结果显示:1g的落叶松平均每小时可吸收CO2314mg,松树为313mg,而柳树可以到810mg,栽植园林树木可达到降低CO2浓度提高O2含量的目的。
(2)调节温度,城市中密集的建筑群和硬化路面广场等吸热率大而比热容小,造成城市升温快,比郊区的温度要高很多。城市中覆盖植被的地方相对温度较无植被覆盖区或少植被覆盖区温度较低,两者之间产生的温差会形成空气对流,从而达到降温效果。相关数据显示,乔木的巨大树冠还可以通过遮挡阳光从而减少阳光的直接辐射,同时可以吸收部分的地面辐射,其中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可达50%~80%,而其中90%的热量都可以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消耗,常用行道树遮荫降温效果比较好。
2.2美化周边环境
园林植物色彩丰富、形态优美,并且随着季节变换,其色彩和形态又会产生丰富的变化,利用园林植物的颜色、线条及风格等元素来调和装饰冷硬的建筑物,构建出一幅美丽艺术的风景,使城市居民的生活生机勃勃,如人们通常将苍松翠柏栽植于庄严宏伟的建筑正门两侧,柔和的曲线及常绿乔木的属性,既削弱了建筑物的直线条,又为灰白建筑群增添了一抹亮眼的绿色。利用乔、灌、花、草所特有的形态、色彩、芳香等美的特色组合搭配栽植于建筑物前、道路旁、居民区及公园内,植物的复合线条增强了环境空间内的立体感还提升了趣味性。
3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存在的问题
3.1园林设计工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园林设计的最基本任务和目标是满足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视觉追求,通过对植物的形态色彩搭配呈现出更好的景观效果,但缺乏科学、合理性的设计将会失去园林设计工作的价值。客观来说,即使园林设计方案所呈现的艺术特性符合要求和标准,但在设计过程未充分融合周边实际情况和环境,将会导致景观效果与周围实际环境出现严重脱节,造成资源浪费。在植物选择过程中,未对植物生存特征和对环境的适应程度进行综合考量,会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过程,甚至导致植物大面积死亡,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园林建设所需成本,浪费物力财力。
3.2植物种类过于单一,模仿风气盛行
在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过程中,在植物选择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植物种类过于单一、模仿风气盛行是造成园林设计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阻碍了园林设计可持续发展。
园林设计方案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工作跟风问题突出,抹杀了设计工作的独特性及创新性,多数区域景观千篇一律,严重降低了人们的体验效果,进而降低了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
4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4.1注重植物配置与季节的搭配性
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情况来采取不同植物的配置方式,也可以在多个季节采用分层配置的模式,起到园林景观的防护作用。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季节的变化进行把控,要在不同的季节发挥出植物固有的特性。大部分的植物都在春季开花,所以在春季可以根据植物的开整体美观。花周期来进行配置,提高园林整体的观赏效果。还可以采取分层方式提高景观的层次性。此外,根据植物的叶色也可以进行合理配置。夏季温度较高,最好选取具有清凉遮阴效果好的植物,使园林兼备观赏和避暑特性,为游客带来舒适。在秋季,需要考虑植物的习性和生长条件,保障其在园林内可以正常生长,可以选择生命力比较顽强的植物或者生活习性比较简单的植物。在冬季,需要考虑环境变化因素,使园林具有观赏性和蓬勃的生机,在寒冷的地域,可以选择针叶林等植物。
4.2确保植物配置种类多样
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生态特点进行园林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能有效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利用不同类型植物搭配可使园林设计方案呈现出独特的创新性,表现出植物景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可在借鉴其他地区优秀设计案例的同时,根据自身条件来展现出具有地区特色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严谨的色彩搭配弥补设计方案中的缺陷和不足,精选本地植物与外来植物种类,使植物造景效果更加多元丰富,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
4.3强调植物景观的实用性
城市园林是城市的重要标志,在植物搭配时要着重体现出城市的特点,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方式,最大程度的发挥植物景观的实用性。在进行植物的排布和配置过程中,不但要体现出景观固有的自然审美价值,还有将其实用性价值展现在人们面前。现阶段,国内城市污染逐渐严重,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设计者可以借鉴城市环境治理的经验,多多采用拥有净化空气功能的植物或者花卉,从而为园林景观的生态环境提供有力保障。
4.4保证植物群落的稳定
园林植物配置时要保证乔木、灌木、地被比例合理,才能形成一个成熟稳定的群落植物组群,乔木作为园林绿化景观的骨架,起到挑起立体空间的作用,灌木作为植物群落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体现生物多样性和季节特色的作用。植物配置可适当提高灌木、宿根花卉应用的比例,打造丰富城区园林景观的植物群落。
4.5遵循美学原理
在进行城市绿化工作时,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开展科学性植物配置工作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园林景观的美感。首先要结合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地理条件,以及植物的生长习性等,从而使栽种植物的实用价值最大程度体现。设计者需要考虑审美方面的真实需求,要将景观固有的自然特性和审美情绪在园林设计中展现出来,通过分析不同植物的特点,来确定适合栽种的方式,从而体现出植物固有的自然美感。可以将植物进行组合搭配,形成较为熟悉的图案,强化园林景观的趣味性。通过多种植物组合排列的方式来提高园林形象,也可以显示出园林景观的文化主题。在设计过程中,要对审美观念严格把控,利用多种植物组合方式来起到传承城市文化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对于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会不断提升,而作为城市建设基础设施的园林绿化,在美化居住环境、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及改善城市小气候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园林设计和建设工作中,植物是其核心和根本内容,对植物的充分合理利用直接影响园林建设的整体水平和最终效果。因此,园林设计者应合理进行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提高景观营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瑾.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中的植物配置[J].现代园艺,2018(12):154.
[2]卜娟娟.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南方农业,2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