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和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高峰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三建设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1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涵盖了混凝土拌合物的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选取、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养护;混凝土质量管理包括原材料管理、混凝土制备及运输管理、混凝土施工方法管理、养护管理。所以,真正为混凝土建筑施工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保障,也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更好的满足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在结合建筑工程具体需求基础上,对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施工裂缝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跟应用效果,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意义分析
        1.保障混凝土工程有序开展
        在当前建筑企业针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的管理和控制,不仅可以让建设中的各项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如有序制定机械设备进场时间、建筑材料有效使用等,而且也能够合理的规范施工人员自身行为,真正保障工程施工能够严格的结合相关规定来落实各项工作,如此能够在施工质量管理以及控制工作中让混凝土施工工作得到有效的落实,能够更好的促进工程质量提升。
        2.能够保障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的条件下,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有效实施,不但能够让该工程得到严格管控,确保其能够结合科学的施工方案来落实工作,而且也能在过程中良好的调动各积极因素,实现控制返工问题和安全问题的出现,而且也能确保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进而满足节约建设成本的要求,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有极大意义。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1.缺乏完善的设计方案
        一些建筑工程在采用混凝土进行工程施工时还存在有设计方案不合理的问题,导致了后续混凝土建筑裂缝的发生,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的整体浇筑质量。一些设计人员在进行房屋建筑的设计工作中,因为缺乏一定的实践环节,也没有做好施工现场的勘探工作,导致了设计方案不够全面,对于混凝土施工中的环境因素以及物理影响因素也没有明确,也就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构件开裂
        混凝土开裂主要有表现为裂缝,裂纹是由于混凝土失水太快在混凝土表面形成的龟裂裂纹。龟裂裂纹对结构物无影响,在施工中可以不考虑;裂缝宽度超过0.2mm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有贯穿裂缝和非贯穿裂缝。其形成的原因较多,主要有:①塑性收缩引起的:a.混凝土搅拌时用水量太多或中途加水。b.无机胶凝材料中水泥含量过高或水泥标号过高。c.混凝土拌合物中细骨料太多,泥、土块等含量太大。d.原材料中碱或非活性物质含量太大。e.水泥受潮板结,体积安定性不良。f.模板拆除过早未及时养护,混凝土失水过多。②环境温度引起的:混凝土浇筑后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尤其大体积混凝土体表与环境温差影响更大。③水泥前度太高引起水化热过高。④塑性沉降引起的:a.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混凝土分层、离析、泌水导致粗骨料下沉。b.钢筋保护层太薄,骨料沉落,水泥浆在钢筋周围失水形成放射性裂纹。⑤模板支架不稳,地基及支架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引起沉降导致混凝土开裂。⑥混凝土振捣不到位,空洞、气孔太多,混凝土在自重下下沉引起的混凝土开裂。⑦混凝土养护不周到。


        3.其他方面的存在问题
        在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技术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时,也需要考虑其在这些方面的存在问题:①由于对混凝土的功能特性、施工技术科学应用要求等考虑不充分,加上现场环境因素及人员操作不规范的影响,使得混凝土施工状况不佳,间接地加大了其施工质量问题发生率,给建筑工程结构稳定性、应用价值等产生了潜在威胁;②因质量管理机制不完善、管理方法缺乏有效性,使得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中缺乏良好的质量管理体系,影响着其管理工作落实效果,从而降低了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水平,影响着建筑工程施工目标的实现,给其结构施工及应用中埋下了隐患;③由于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缺乏科学评估,实践经验总结少,使得这类施工技术应用优势发挥不充分,进而加大了建筑工程结构施工问题发生率。
        三、混凝土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对策
        1.保障混凝土浇筑工程有效落实
        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工作,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最为重要的内容,因此建筑企业应注重该工作的有效落实。首先,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将模板中的垃圾、泥土和油污等异物开展全面清除工作,保障模板保持清洁。其次,在工程中如果运用的是木质建筑工程模板时,其建筑企业就应在浇筑前运用水来打湿其表面,这样可以方便后期拆模工作的落实。再次,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其施工单位就要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了,而且应将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有效控制到两米以内,并借助分层连续方法来进行凝土浇筑工作,也要保障浇筑施工中不可以间断。最后,施工单位也要开展振捣施工,也就是在浇筑工程完成后要进行均匀的振捣,杜绝漏振问题出现。其中在混凝土振捣工作中,其施工者在运用振捣棒时不可以振到钢筋,由此降低钢筋发生位移的问题。
        2.混凝土养护管理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及时与施工单位指派的专职养护管理人员和监理沟通,检查施工单位所提供的养护方案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随时检查其执行情况,以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为依据,及时调整洒水频率,确保养护阶段有始有终,对普通混凝土的养护天数不能少于规范和设计要求。其次,密切关注施工养护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做好天气记录,尤其是雨季施工作业阶段,在养护管理上,应当予以记录当日降雨情况,以避免降雨因素,导致相应养护管理的不到位;最后,要求相关养护人员能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
        3.对建筑工程混凝土的原材料要做好控制工作
        (1)水泥。混凝土施工的基础性工作就是针对水泥的选取工作:①保证所选取的水泥要有良好的活性。②确定水胶比时的水量最低,并在施工中要准确计量。③水泥与各类外加剂的配合度也是最好的。④水泥在颜色上是均匀一致的。2)粗、细骨料。砂石粒径的不同会导致其中含有的颗粒也是不同的,以至于:①改变了混凝土的级配②降低了混凝土的和易性,致使骨料中的水分量也出现了改变;③影响到混凝土中的水和无机胶凝材料的比例。细骨料通常是采用干净的河砂或机制砂,而针对防渗的混凝土其中的含砂量维持在1.5%之内,把泥块的含量控制在1%之下。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因此要及时对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不断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坚.试论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
        [2]周龙.浅析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与安全控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9):00101-00101.
        [3]李国宾.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56-157.
        [4]张辉.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