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杨丽娟 刘倩倩
[导读] 摘要:给排水管道安装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涉及诸多专业领域,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管道堵塞等问题,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河南省金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要:给排水管道安装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施工内容,涉及诸多专业领域,施工难度较大,施工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在实际施工中常出现管道堵塞等问题,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本文通过阐述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并提出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策略,希望可以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安装工程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
        1.管道综合布置技术
        现阶段,在多数建筑工程中,普遍选择将暖通、给排水、消防等管道进行集中布置,避免对建筑结构、使用功能造成冲突影响。但不同专业管道的安装技术要求有所不同,在管道安装施工中常出现管道碰撞、施工冲突问题,或是在给排水管道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管道扭曲、破裂等质量通病。因此,技术人员需要运用管道综合布置技术,在切实满足工程施工需求的前提基础上,全面掌握不同专业管道的具体安装要求,保持不同管道之间的安全间隔距离,避免管道相互之间产生冲突影响。同时,严格遵循以下技术原则:在金属管道的上方区域中设置非金属材质管道;确保气体管道位于液体管道的上方区域;保证冷介质管道被设置在热介质管道的下方区域;将保温管道设置在非保温管道的上方区域。
        2.管沟开挖技术
        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与施工图纸,合理选择管沟开挖位置,避免在管沟开挖过程中出现挖断其他管道电缆、破坏地下设施的问题;当管沟开挖深度较深时,为保障施工安全,需要提前做好边坡防护工作,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或是搭建临时性支护结构;如若管沟开挖量较小,采取人工开挖、简易机械开挖方式即可。如若开挖量较大,则组合运用人工开挖与全机械开挖技术。同时,在临近管沟底部标高时切换至人工开挖方式,预防超挖、欠挖问题的出现。
        3.管道敷设技术
        (1)给水管道敷设。技术人员提前对所支架等配件安装标高、坡向等参数进行全面检查,在确定参数无误后,方可开展给水管道敷设作业;为满足给水管道敷设需求,提前在建筑结构中的指定位置预留适当尺寸的孔洞,并将管道套入套管内,对套管与管道间隙处填充阻燃材料。如若管道穿过建筑屋面结构时,技术人员应额外设置防水层。而在管道穿过墙体结构时,无需设置防水层;结合实际施工情况,选择适当的管道接口连接方式,如焊接、机械连接,并保证管道平直顺其、接口处具有良好密封性能;对给水管道隐蔽安装工程进行验收;如若建筑层高较高,应设置若干数量的立管管卡,并保证各处管卡安装高度相同,
        (2)排水管道敷设。施工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排水管道的敷设顺序,依次完成户管、立管、支管安装作业。在排水管道敷设完毕后,方可安装卫生器具;如若所安装排水管为非金属材质时,应额外增设伸缩节装置,并将安装间距控制在4m以内。同时,将伸缩节装置设置在分支立管下方区域中,或是楼板下方区域中;选择适当的排水管连接方式,例如选择三通450或是四通450连接;禁止将排水管与烟道保持连接状态,并确保建筑屋顶部位伸出的排水通气管稍高于屋面结构,以此消除雨雪气候对排水系统造成的影响;在采取暗敷方式时,需要在排水立管中设置检查开关装置;在排水管道安装完毕后,及时开展通球试验;以管道管径为主要依据,合理设置管道支架间距值。例如,在管道管径为75mm时,将排水立管支架最大间距控制在2m以内,将横管支架最大间距控制在0.85m内。
        4.管道连接技术
        在建筑给排水安装环节中,常用管道连接技术为管道焊接、法兰连接,不同连接类型的工艺要求都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1)管道焊接。技术人员应将给排水管道提前加工至坡口形状,全面清除管道表面分布的毛刺、残留氧化物。随后,操作人员严格遵循相关操作规范,避免焊口出现烧伤、焊接裂纹等质量缺陷,保证焊肉光滑饱满,将错口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将支架边缘以及管道接口焊缝间距控制在5cm以上。


        (2)法兰连接。技术人员对管道中心线进行测量,确保中心线以及法兰部件二者保持垂直状态。同时,使用长短参数相同的法兰螺栓,确保各处螺栓朝向一致,并将法兰螺栓外露长度控制在直径的一半左右;禁止在给排水管道弯头部位焊接法兰部件;在法兰中心区域中加设垫片,可选择加设单层垫片。
        二、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策略
        1.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1)图纸审核。技术人员对施工现场情况与施工图纸进行对照分析,标记图纸差异处,将问题反馈至设计方,确保施工方案与现场情况完全一致。同时,重点检查施工图纸是否存在缺项、漏项问题。
        (2)管件质量检测及预处理。在给排水管道安装前,管理人员对所配置各类管件的规格尺寸、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并开展专项试验,以检测关键的抗渗抗压性能,退回性能不达标、或是存在裂纹等质量缺陷的管件。同时,对管件进行编号处理,避免出现管件混淆使用问题。对管件进行预处理,如清除表面残留的灰尘、污渍与锈迹,并在管件表面均匀涂刷一层防腐保护漆膜。
        (3)管道位置测量校正。在施工前,测量人员以施工图纸为主要依据,对各处给排水管道的安装位置、标高进行测量标记,为后续管道安装作业的开展提供明确参照。同时,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受到人为因素影响,管道安装位置、标高往往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如若实际偏差值超过允许范围,将会降低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或是在后续给排水系统运行中出现管道漏水等问题。因此,测量人员还应定期对管道安装位置、标高等参数进行测量校正。
        2.施工过程动态控制
        在给排水管道安装过程中,企业做好动态控制工作,持续对管道安装过程进行监督管理,第一时间发现并制止违章施工行为,解决所出现施工问题。例如,在管道敷设环节,对管道坡度、安装位置进行检查,确保管道保持横平竖直状态。同时,在阀门等装置安装环节,组织开展耐压试验,检查阀门质量是否达标。同时,检查给排水管道是否保持关闭状态,如若处于开启状态时,需要将其切换至关闭状态。
        3.开展管道闭水试验
        组织开展管道闭水试验,以检查管道安装质量是都达标、是否存在裂缝、漏水、砂眼等质量问题。在试验过程中,工作人员对管道进行冲洗处理,清除管道内部分布的各类杂物,并将污水直接接入至排水沟中,根据排水效果来检查管道的通畅性。随后,向管道内灌注适量水体,关闭阀门,检查管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渗漏量。如若渗流量过大、或是内部水位异常下降,则表明管道存在漏水现象。
        4.工序检查及工程验收
        在工序交接环节,工作人员对上一环节施工质量进行检测。例如,在采取焊接连接工艺时,重点检查管道接口处的密封性能、焊缝区域是否存在裂纹等质量缺陷。同时,对质量检测过程与结果进行记录备份,并在质量达标、或是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方可开展后续施工活动。此外,在工程验收环节,对给排水管道安装成果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将检测结果与工程施工标准、设计要求进行对照分析,责令施工班组限期整改所存在问题、进行返工处理。
        结语:综上所述,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工程中,企业必须严抓管道安装质量,严格控制各施工环节质量,落实上述质量控制策略。同时,技术人员需要深入了解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的操作要点,杜绝违章操作行为,科学实施施工技术,以此消除环境、人为等因素对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涛.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居舍,2020(01).
        [2]杨琼云.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6(17).
        [3]杜永珍.建筑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