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应急救援总队 新疆 83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矿井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应用于生产中,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各级管理部门对安全生产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目前,生产过程中仍然伴随着多种安全隐患,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形式极其严峻,给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落实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矿山救护队是煤矿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处理能力,是衡量救护队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落实安全生产,降低事故损失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应急救援能力在矿山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及提升策略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应急救援能力;矿山救援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策略探讨
引言
经过不断发展,我国在煤矿应急管理领域出台了相应法规、政策,使我国煤矿应急管理工作能力显著提升,保障应急物资需求等。应急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需要一种相对成熟的理论作为引导,但目前应急理论方面研究还有所欠缺,没有一套适合于煤炭领域的理论作为引导,直接影响到煤炭应急管理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1应急救援能力在矿山救援中的重要作用
(1)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奠定重要基础,并在山区救灾工作中积累经验丰富的应急行动,这些行动可以借鉴自己的多种因素经验,进一步适应救灾工作,并通过经验评估进一步提高救灾工作的效力,以适应当前的时间框架,同时总结山区救灾工作的经验,提高山区救灾工作的安全和效率,防止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建立更成熟的工作模式。此外,紧急行动还积累了广泛的经验,使基本的紧急援助措施能够得到适当执行,及早发现现有问题,并通过成功解决问题来优化处理各方面问题。(2)保证新时期山地救援工作的质量,对于保障矿山的生命安全和确保有助于提高紧急救援效力的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是紧急救援能力与山地救援工作之间的直接关系。在援助技术新时代迅速进步的背景下,山地救援面临着新环境的挑战,只有将紧急救援能力纳入工作区的新阶段,有效地加强救援能力,解除传统工作的限制,提高各个领域的工作和援助效率,才能有效地促进救灾工作。简而言之,如果紧急救灾能力低,可能会降低所有领域的救灾效力,使人员重要财产的安全受到限制,并对效力和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山区排雷能力对排雷行动至关重要,因为只有在紧急援助能力符合需要的情况下,才能使山区排雷的各个方面得到合理执行和长期发展。
2目前现状
2.1应急管理科技力量发展迟滞
由于煤矿安全问题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国家对于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相关问题也十分重视。我国逐步搭建了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为主导,应力管理救援机构、安全监察机构、应急救援队伍为辅助的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虽然时下我国已经建立了14个国家级矿山事故救援基地,打造了相应的应急救援平台数据资源管理系统,但就具体的实际救援操作而言,相应的救援队伍依旧依赖于较为传统的救援设备,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并不具备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力量,因此整体救援体系并不能够完全发挥起全部功效,相应的数据信息价值依旧有待挖掘。
2.2应急救援管理体系缺乏联动机制,应对重特大事故的能力不足
我国矿山地域辽阔且呈区域特点,当涉及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特大事故时,救援队伍机动性能差,无法保证事故发生后采取有效救援措施,延误救援时间。因此,必须建立山区综合治理机制,以确保统一领导,采取联合行动,并向山区和邻近社区提供紧急和采矿安全。
2.3应急救援机制方案有待完善
对于煤矿安全应急救援体系而言,恰当、科学的应急救援机制方案能够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但是煤矿应急预案的编布却设计繁多,类似测量、控制、挖掘、通风、人力资源调度等等,同时,还必须根据煤矿的开采进度以及实际状况进行实时更新,由于预案要求较高且预案整体较为复杂,因此必须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每年进行恰当修订,以此满足煤矿实际生产需求,同时确保施工安全进行。但是就客观情况而言,大多数煤矿并未进行应急救援机制方案的编制或者敷衍了事,并未实现年度修订,这都会为煤矿安全带来隐患;同时,大多数煤矿并未建立应急事故处理小组,这就会导致在发生安全问题时出现完全慌乱的情况,部分煤矿在接受救援时甚至为了自身利益谎报客观情况,可想而知,上述内容所造成的后果将极其不利于应急救援活动的实施,甚至带来毁灭性的安全威胁。
3提升战斗能力的对策措施建议
3.1全面提升实战能力
提升指战员决策研判、应急处置能力。实战是经验之源,是能力之根,是破解本领不足问题的金钥匙。实战演习是夯实自身业务基础、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锻炼过硬心理素质、提高团结协作集体作战水平的重要途径。科学制定事故救援演习计划。结合救护队服务的区域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覆盖煤矿主要灾害类型的演习项目,并在满足《矿山救护规程》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实战演习次数。优化演习内容。开展“无脚本”演习,除常规灾害事故处置外,要模拟“次生灾害”、“二次事故”,增加变化环节、突发环节的演习;设计开放环节,走出演习必须成功的误区,允许以失败告终,在失败中汲取教训。拓展演习方式。开展桌面推演等演习方式,推广虚拟现实技术进行演练,借助穿戴VR眼镜等设备,使受训者在感官上真实体验事故现场环境特征。
3.2完善救援功能
矿山突发灾害事故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矿山区域救护队必须依托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省级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及规划服务区内的矿山企业,建立健全集消防、排水、钻探、医疗等于一体的救援队伍,和区域内相关单位签定联动协议,并明确救援职责、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建立区域救援体系的专家库,为矿山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指导及辅助决策。
3.3提升指战员理论素养
煤矿安全生产与灾害防治知识的掌握是提升科学救援水平与救援效率的重要一环。完善年度培训计划,增设课程、优化内容,邀请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对照图纸结合实际进行授课。强化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地方应急管理部门、主体企业制定年度预检工作指导意见,救护队严格按计划定期开展工作,并将预检与培训相结合,边查边学、实地教学、学有所用,提高预检及培训质量。鼓励开展矿山救护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通过技能等级的评定,激励指战员对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自主学习,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结束语
我国现阶段在煤矿安全领域的应急管理,主要特征在于根据应急管理的固化模式,从预防、准备、响应、恢复4个阶段进行现场管理指导。在应用实践中,由于时间紧迫性、多维度事件并发性,往往忽视了事故的危害程度。构建出一套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分析模型,以求能够对企业应急管理能力有所提高,有效减少安全事故造成的各类损失,以及对煤矿安全事故现场反应迟缓、决策者指挥不到位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吴绍辉.新时代矿山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发展[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5):163-164.
[2]王谦,刘琦.优化技术升级装备武装队伍——记山东省矿山钻探应急救援中心[J].中国应急管理,2019(08):54-55.
[3]孙牧.浅谈如何提升矿山救援现场的医疗急救水平[J].科技风,2019(22):215.
[4]张伟杰.矿山救援人员心理行为训练软件设计[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13):113-114.
[5]赵生文,晏明来,于绍洋.“综合型”矿山救援队伍的创建探讨[J].山东煤炭科技,2019(06):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