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水安恒信劳务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身份证号码:34162319711003XXXX
摘要:水文地质问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地下水也是影响岩土体及基础地质环境的主要因素,因此水文地质问题研究意义重大。工程地质勘察者必须对水文地质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水文地质危害判断,保障工程地质勘察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建筑设计、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察质量;保障措施
1 引言
随着工程技术标准的高速发展,工程地质勘察在各种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大,水文地质是工程地质勘察成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不能够准确掌握相关信息,就会造成工程事故及工程建设浪费,给生命及财产带来威胁。本文将重点对水文地质勘察要点及勘察措施进行探讨。
2 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地下水对上覆建筑物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能够影响到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而威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对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准确合理勘测十分有必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及时准确的对水文情况进行勘察,同时也应对这勘察的数据结果进行全面而具体的分析,并结合地层条件、地质特征、水文条件等因素,综合对施工建筑区域的水文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注意地下水变化情况,及时对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补测,以随时应对地下水变化,所以在整个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加强重视,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由于地下条件的多变性和不可见性,对水文地质进行评价时需要依据施工区域的真实地质资料,合理参考前人的勘察成果和经验,同时还要对隐藏的危险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前做好应对方案,以此来保障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3 水位变化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3.1 水位上升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水位勘测是水文地质勘察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气象因素、地质运动和人为条件等都可能引起水位变化,因此在勘察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含盐率较高的地层中,由于地下水上升导致地层中的盐类物质被溶解,土体结构被破坏,使地层压缩量变大,进而引起上覆建筑物下沉或倾斜。另外还会弱化土体力学性质,引起滑坡、崩塌或管涌等地质灾害,严重者破坏建筑物结构,引起建筑物崩塌或结构空洞。水位勘测工作主要是利用先进的物理探测手段和地质技术进行采样分析,通过大量综合可靠的资料来源,对水位的位置信息、汇入来源、影响因素、渗流路径和渗透系数进行合理科学的评估。对水文地质的精准勘察可以有效预防未知的危害和隐患,勘察部门和监理单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3.2 水位下降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就目前我国建筑施工勘察结果来看,地下水位总体处于下降状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过度开采使用地下水,大量的使用和浪费造成了地下水位形成了不同大小的漏斗区,极其容易引起塌陷。尤其在某些区域会形成水位不均匀下降的情况,就会形成大面积的沉陷或是地表裂缝,不仅对上覆建筑物会造成危害,而且对居民的生活和生产也都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测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周边居民的用水情况,合理的预测建设工程对地下水位的影响情况,在综合实际的勘测取样资料后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给出区域性控制地下水位控制措施,提升水文地质勘察质量,最大限度上避免水位变化引起的工程建设问题。
4 提高水文地质勘察质量的措施
4.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
由于地下水的不可见性和难预测性,在进行实际的勘察过程中对相关技术人员的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专业技术人员必须要拥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同时能够利用较为先进的科学仪器对地下水和潜水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在此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不同岩层岩性的变化,地下水在流不同岩层时会形成不同特性,在水文勘察过程中应及时准确的捕捉这些特殊点,合理运用这些特殊点会极大的提高勘察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这就要求水文地质勘察人员能够对相关的地层特点、变化情况等有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将专业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操作中,同时也要对采样数据有着较大的敏感性,能够在第一时间解释出数据的意义,从而编撰出较为全面可靠的勘察报告。
4.2 加快水文地质勘察的时效性
在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以后,对所采样品及时进行实验和处理十分重要,由于样品在地下和地上所处的压力、环境条件等都不同,若不及时进行处理会使得样品产生较大的变化,不能准确的代表地下的真实情况。在处理样品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以此来提高数据结果的高效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后期工程安全有效的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技术引用过程中,由于一些新型的技术发展尚未成熟,因此在引进时应注意筛选,在保证样品处理准确性和高效性的条件下对技术手段进行选择。
4.3 注重水理性质的测试分析
水理性质主要是岩土与地下水相互接触以后所表现出的性质,对它的检测主要在地下水的丰水期和枯水期两个阶段进行,采样方式以地下水抽样检测为主,这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全面了解水质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应及时进行补充采样,周期一般为1-2年,在此期间,相关人员应及时关注和预测水质的变化,并进行检测验证。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测量静水位,并通过其渗透性确定稳定时间,在进行多个含水层的测量时应将不同含水层隔离后分别进行检测分析。
4.4 建全水文地质勘察指导体系
理论是实践的验证,实践是理论的指导,在实际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中,科学优秀的指导理论不可或缺,它能够保证勘察结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对整个勘察工作的顺利进行有着极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水文地质勘察体系来看,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最大的劣势就在于体系的不完善,不能全面对勘察工作进行指导,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讨论和补充,从实际的生产经验中获得资料,继而提升为理论高度,以促进水文地质勘察指导体系的完善,真正发挥理论在实际勘察中的价值与作用。
4.5 改进水文地质勘察方法
传统的水文地质勘察是通过点探方式将土层钻进至一定深度,对地层中水位、水量进行探查推测,在结合水理检测情况推断其对建筑物的腐蚀状况,进而完成水文地质勘察任务。这种水文地质勘察方式适用于地层变化小、地质状况良好的土层,对于建筑场地有水囊的状况往往漏察,建议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中,除了按照常规点探之外,再结合新技术、新设备,对探井周边的区域进行声波检测,利用声波变化异常状况分析场地下有无水囊、暗河等。
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保障施工建设安全进行的核心内容,而水文地质勘察则是岩土勘察中的关键环节,对工程的效率、质量和安全等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科学合理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能够促进工程的稳定高效进行,但是我国的水文地质勘察体系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从加强对于理论知识学习、加快水文地质勘察的时效性、注重水理性质的测试分析、健全水文地质勘察指导体系方面给出提高水文地质勘察质量的措施,对于促进水文勘察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薛.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J].科技风,2018(25):116.
[2]杨善清.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察的地位及内容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2):252-253.
[3]姜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8(16):93.
[4]罗旋,唐朝霞,唐广明,唐坤博.水文地质勘察的技术及内容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8(04):206-207.
[5]刘建章.水文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地质勘察的作用[J].居舍,2018(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