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路鹏达市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2200
摘要:建筑工程中桩基础的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项相对较先进的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有减少桩的沉降,减少泥沙的产生等优点,既节省了施工成本,又提高了桩基的实际承载力,具有实用性强,技术操作简单,应用效果好等优点。注浆技术主要就是借助压送装备,将浆液灌注到裂缝或者地层中,之后再借助加固技术实现对裂缝及地层的加固,有效避免了裂缝导致的渗漏问题,强化地基稳定性,保证了建筑物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1注浆技术含义
房屋建筑工程中注浆技术是指将按照配合比调制好的浆料,借助压力装备,将其灌注到裂缝及地层中,从而借助砂浆的流动性及固化,实现对图层的加固以及对裂缝的填补,避免裂缝的渗水问题。当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对于注浆技术未形成统一的标准,还需要结合不同的工程项目,对施工具体内容进行调整。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注浆技术的优点
2.1 操作简单便捷
注浆施工技术操作机械简单,具体的施工过程也非常容易,为此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地点因地制宜的选择材料实施注浆施工,施工过程灵活简单,基本上所有的施工人员都能够完成独立施工,由此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也有利于避免操作失误。
2.2 施工效果显著
注浆施工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裂缝填补,以及地层表面的填充,能够有效的提升地基的稳定性,同时改善裂缝问题,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应用效果显著,为此也被大范围推广。
2.3 注浆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注浆技术就是通过压力设备将浆料注入到裂缝或者地层中,借助浆料的流动性,对混凝土结构及土质中的裂缝进行填充,不论是在什么部位都能够施工,粘合作用非常显著,为此说注浆技术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不会影响其他部位的有序施工,同时还有利于解决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避免了返工而导致的工期延误,提升了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及经济效益。
2.4良好的节能效果
注浆技术所使用的浆料一般都是使用废弃浆料混合制作而成的,实现了材料的循环利用,将其填充到建筑物中,不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料。同时,注浆技术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造成,也不会有震动,为此对周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符合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绿色环保要求。
3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 施工前准备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时,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准备,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工程设计和图纸规划等,提前制作好注浆管,并与钢筋笼进行焊接连接[3]。同时,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操作要点进行明确,根据工程实际合理配比静态泥浆,保证孔壁稳定性。同时需要对注浆量、注浆压力、注浆时间等进行准确计算和预测,并针对注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进行预防处置,保证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可以高效应用,发挥真实的施工作用,提高整体的施工效果。
3.2 合理选择注浆方法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房屋建筑土木工程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涌现了很多新型技术。其中,常用的注浆技术如下:(1)高压喷射注浆作业法。
依靠注浆压力,向钻孔泵内输入使用的流体,克服底层初始应力及抗拉强度,增强地基可灌注性。未来,我国房建工程中高层建筑及超高层建筑会不断增加,带动深基坑工程的增加,因此高压喷射注浆法的应用会日益广泛。实际运用中,除了可增强基坑的防水性能,还可以起到加固的作用。(2)静压注浆工艺。基于劈裂作用机理,发挥压力传导的作用,沿着地基应力场最小主应力或者弱应力分布,实现对浆液的破裂及延伸,进而产生相应的凝结体,达到压缩模量的目的。土体内形成的浆液凝结体,促使骨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增强地基承载力,避免地表沉降变形的出现。(3)复合注浆工艺。此工艺集成了高压喷浆灌浆法和静压注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加固和其他工程中。通过灌注水泥材料,在圆柱体内部形成柱体状,借助静压实现地基注浆。目前可用的注浆技术较多,若想切实发挥注浆的作用,达到工程的要求,要合理选择注浆技术,做好技术分析和评估,保证技术应用的效益目标实现[1]。
3.3加强对注浆压力及效果的管理
注浆施工中,压力过大或者过小都无法达到应用的注浆施工效果,为此必须要将注浆压力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例如在针对门窗框位置的注浆时,压力要控制在 0.1~0.3MPa 之间,若是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注浆时,则压力要在 0.25~0.8MPa 之间,避免压力过大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坏。另外,还需要对注浆施工之后的整体效果进行评价与管理,注浆的主要意义在于改善裂缝渗漏及地基加固,为此施完全后要对施工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检测注浆之后的渗透性及地基强度,以此保证注浆技术确实取得了有效的改善作用。在检测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注水检测方法,对前后数据对比分析,以此判断注浆技术实施的完整度,若是施工效果较差,则后续施工时就需要相应调整。
3.4 压浆终止条件
在桩基后注浆施工的压浆过程即将完成时,压浆的终止条件是以压浆量为重点内容的,同时需要妥善控制好压力,在一定压力作用下进行。在终止压浆时,一定要按照最初的施工设计完成,对压浆量进行合理压注和控制,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置。在压浆设备压力过大的情况下,浆液无法进行压浆,需要及时更换设备继续作业。在实际压浆量低于设计压浆量的情况下,串浆以及冒浆问题经常会发生,需立即停止施工,重新清洗压浆设备并等待一小时后再次进行作业。
3.5技术应用方面注意事项
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操作简单,技术应用效果好等特点,但仍需做好技术应用保障,加强施工技术应用监管与控制,加强对钻孔施工、注浆管制作和安装、压水试验以及注浆施工等环节的质量管理,保证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高效应用,提高施工效率与质量。其中,压水试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目的是检查注浆管的安装质量和使用效果,主要检查注浆管的密闭性以及通畅性,及时发现注浆管堵塞或者漏浆等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在施工中出现注浆质量问题,影响施工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桩基础的稳定性与承载力,减少了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沉渣和泥皮的产生,桩基础沉降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有所降低。为此,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合理应用桩基后注浆施工技术,深入了解其技术原理和施工过程,注意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雪艳.建筑工程施工中注浆技术分析[J].门窗,2019(22):58.
[2]覃文珩.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2):25-26.
[3]李栋.建筑工程注浆技术的应用与施工工艺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1):37-38.
[4]高淼.土木建筑工程中注浆施工方法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0):58.
[5]雷兆吉.建筑土木工程中注浆施工工艺[J].大众标准化,2019(14):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