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浅析 刘路路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路路
[导读] 摘要:在现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深圳市天地良材混凝土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55
        摘要:在现阶段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对混凝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标准和施工水平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但是,在许多建筑结构中,会出现混凝土干裂,裸露的钢材,麻子表面,蜂窝状等质量缺陷,严重影响房屋建筑质量,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
        引言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和升级,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研究,取长补短,纠错改错。由于混凝土施工对于房建工程的质量影响颇深,因此,对混凝土技术的强化和研究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原因分析
        1.1裂缝问题
        1.1.1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原材料质量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市场上的混凝土施工原材料鱼龙混杂,很多地方存在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现象。如果在混凝土施工中使用了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必然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存在质量问题。原材料质量不达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采购人员责任心不强,在采购原材料的过程中没有做到认真鉴别、严格把关;②在使用材料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导致劣质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
        1.1.2地质勘测不细致
        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需要对地质环境进行细致的勘测。勘测项目包括施工现场的地层结构、地下水含量以及土壤主要成分等。不同的地质环境会导致混凝土在浇筑完成之后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只有进行细致的地质勘测,才能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比和浇筑方式。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受限于自身的技术条件,无法进行全面的地质环境勘测,导致混凝土的质量缺乏稳定的保障。在当下,这一问题是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1.1.3施工温差变化影响
        混凝土由于材料的特殊性质,在施工中就会产生自身的温度变化,而建筑施工的外部环境,也同样会产生温度变化,两种温度变化在互相作用之下,极容易造成不利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发生。比如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问题,当混凝土和外部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距较大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当温度应力作用大过混凝土的承受能力后,就会出现裂缝。
        1.1.4制作、脱模、运输过程裂缝
        制作、脱模、运输过程中混凝土很容易出现无规律裂缝,这同样属于较为典型的房建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其具体原因如下:①脱模翻转过程。脱模翻转属于房建工程的具体组成,而这一过程施工很容易受到过大振动力、不均匀摊铺砂子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会导致混凝土因脱模翻转出现裂缝;②抽芯时间把握不当。对于成型的混凝土构件来说,过早、过完抽芯均可能引发裂缝问题,混凝土塌陷、被拉裂等情况也可能因此出现;③吊装过程。混凝土吊装属于房建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但如果这一过程出现隔离板隔离失效问题,混凝土就会因与模板之间的粘合出现裂缝,受力不均是裂缝出现的直接原因;④运输过程。运输过程支撑垫不处于同一垂直线,混凝土构件便很容易因颠簸产生裂缝。
        1.2麻面问题
        麻面指的是混凝土结构表面不平整,存在很多麻点或者凹坑。麻面缺陷的存在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降低其服役寿命,严重时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①使用的模板表面本身就比较粗糙,或模板在上次使用后未清理干净,表面仍然粘附有一些混凝土残渣,利用这样的模板浇筑得到的混凝土结构表面必然不会平整,导致麻面问题。②进行混凝土浇筑前没有对木板进行湿润处理,完成浇筑后也没有定期浇水,使得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分丢失,最终表面出现严重的缺水现象,进而引发麻面问题。

③浇筑混凝土前模板表面通常会涂抹隔离剂,但施工人员在涂抹过程中责任心不强,没有涂抹均匀或者涂抹不到位,使得浇筑的混凝土与模板没有紧密贴合,最终出现麻面缺陷。
        1.3蜂窝、空洞
        房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的蜂窝、洞、麻面也属于质量通病范畴,原因如下:①模板质量问题。施工中使用的模板出现不光滑、不平整问题或是脱模剂出现问题,就很容易导致房建工程混凝土出现蜂窝、空洞、麻面问题;②浇筑环节落料不到位。一定高度的混凝土浇筑过程很容易出现落料不到位的情况,混凝土离析也将引发质量问题;③振捣不合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如果出现漏振情况,也将引发蜂窝、空洞、麻面等质量问题;④模板拼缝不严密。因拼缝不严密导致模板变形属于常见的房建工程施工问题,由此引发的漏浆现象也将引发混凝土质量问题。
        1.4混凝土露筋
        房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构件主要由混凝土与钢筋两部分组成,当混凝土无法完全包裹主筋或者箍筋,就会出现钢筋裸露现象,一旦钢筋外露,将严重影响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质量,继而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混凝土产生露筋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由于模板长时间没有水分补给,导致模板表面干燥,当拆除模板后,混凝土与模板之间出现严重的粘连现象,包裹钢筋的混凝土大部分粘连在模板上面,造成钢筋外露。第二,施工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振捣施工中,振捣棒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频繁接触,或者施工人员对钢筋施加外力作用,导致钢筋移位,也会出现钢筋外露的情况。第三,在制备混凝土时,配合比失衡,在浇筑混凝土时,出现离析现象,混凝土构件的局部区域严重缺浆,致使钢筋外露。
        2房建施工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2.1加强混凝土配比设计
        在混凝土施工环节当中,预防裂缝问题的关键就是进行混凝土浆液的配比工作。通常施工企业会采用制作试样的方式,观察混凝土的坍落度是否符合本次施工建设工作的基本要求。还可以模拟一些高温、低温等与施工区域环境相符或者符合施工要求的环境进行混凝土检测工作。目的是提高混凝土的使用质量,在这个环节中,应注重对水泥强度等级、砂石骨料的粒径大小和清洁程度进行严格的检查。这是在根本上降低混凝土发生裂缝问题及其他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需要施工企业引起高度重视。
        2.2对施工环境变化进行科学预测
        在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针对施工现场的气候环境进行精准预测,确保混凝土结构不会由于施工现场环境的变化出现不稳定问题。施工企业首先必须在施工之前深入研究当地的气候与水文资料,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调整。其次,为保障施工环境分析的准确性,施工企业还需要采购更多的信息化设备用于施工环境分析,提升混凝土配比方案和施工方案的科学性,保障混凝土的质量。
        2.3做好混凝土养护监控
        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对于裂缝控制具有着重要的意义,养护工作的优劣能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裂缝情况。通常在混凝土施工后12h内,是进行养护的重要时间范围,养护方式需要根据实际的建筑施工要求、施工环境、周围情况等,进行针对性的养护。尤其是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温度情况,对混凝土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所以也必须做好对混凝土内外部温度的监测,通过不同的养护方法,将温度差异控制在25℃以内。常用的养护方法包括在外部环境温度升高时,将草帘、麻袋等材料进行湿润处理后覆盖于混凝土表面,并根据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含水量等情况,适时适量的进行洒水,能够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水分散发程度避免裂缝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要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来对待混凝土的施工工作,严格要求自己让每一个细节都能尽善尽美,以此推动混凝土施工技术朝着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赵兴坤.浅析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32):7-8.
        [2]戚亚林.房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8):26-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