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32
摘要:在桥梁桩基工程中,常会遇到溶洞、软岩等复杂地质,不仅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同时也制约着桩基工程质量。由于溶洞地区较为复杂,需要依据不同的地质条件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借以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因此,本文就桩基溶洞处理要点进行简单的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桩基施工;溶洞处理;桥梁
引言
桥梁工程中,溶洞桩基施工是所有施工项目中的要点也是难点,对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也对施工技术及处理措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桩基溶洞处理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不仅能保证桩基工程质量,同时也为后续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桩基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溶洞进行全面分析,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的提升桥梁桩基施工质量。
一、桩基施工中的溶洞处理
(一)溶洞状况分析
溶洞状况分析是指,当桥梁施工区域内存在溶洞环境时,桩基设计需要考虑溶洞稳定性对桩基的影响。对溶洞稳定性的分析需从两方面进行,分为内在要素和外部影响要素。内在要素是指对顶板基本厚度、桥梁跨度以及形态的分析,该过程中,需要详细掌握溶洞区域内的岩石表现性质以及地质情况,对岩层的基本产状、裂隙等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掌握岩石的物理力学指标。外部影响要素指的是,地下水以及边界条件产生的各类影响,只有施工建设部门全面掌握溶洞区域的基本情况,才能准确的确定桩基埋深,从而制定明确的施工方案,确保桥梁施工质量。
(二)溶洞处理方法
桥梁桩基施工中,如遇到溶洞地基,需要结合地基的实际情况选取有效的处理方法。但大多数溶洞和溶蚀裂隙存在不良地质分布情况,如果溶洞实际发育情况较差时,需要对桥墩以及钻孔进行控制。溶洞发育过程中,需要进行一桩一孔控制,具体钻孔深度需要对溶洞发育地层深度进行分析,确保基础设计以及施工安全性与稳定性有效提升。在掌握溶洞的基本形态及范围之后,需要对其进行清淤,清淤通常采用高压水枪,若溶洞深度较深,则需要结合混凝土桩等措施,配合相关工序的顺利进行。溶洞处理时,依据溶洞位置的深浅选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较浅的溶洞可采取钻机钻孔的方式,采用注入混合料的方法封堵溶洞;较深的溶洞则采取钻孔灌注桩或者沉入桩基的方式进行处理。
二、桩基溶洞处理方法
(一)不同类型溶洞的处理方法
1、小型溶洞
小型溶洞通常会在冲击钻的作用下自动堵住,若小溶洞在冲击钻作用下仍堵不住,出现护壁的泥浆缓慢下沉。这时,施工人员应立即向桩孔内注入泥浆,防止护壁水头下降,然后拔出冲击钻的钻头,向桩基孔内填片石和粘土,片石和粘土的体积比为1:1,一次回填总的回填方量约5m3,然后再用冲击钻进行冲击,若再次施工到溶洞位置,仍然出现护壁泥浆缓慢下沉,保持继续向桩孔注入泥浆的同时,按照以上的方法再进行回填,然后冲击,如此反复,直至穿过溶洞,桩基泥浆不再下沉为止。
2、中型溶洞
中型溶洞处理过程中,护壁泥浆将以比较快的速度下降,这时施工人员应立即向桩孔内注入泥浆,防止护壁水头下降,然后尽快拔出冲击钻头,接着向桩基孔中填袋装水泥,然后填粘土和片石,袋装水泥、粘土、片石的体积比为1:1:2,一次回填总的回填方量约10m3,接着再用冲击钻进行冲击,若再次施工到溶洞位置,仍然出现护壁泥浆还以比较快的速度下沉,保持继续向孔内注入泥浆的同时,按照以上的方法再进行回填,然后冲击,如此反复,直至穿过溶洞,泥浆不再下沉为止。
3、大型溶洞
桩基遇大型溶洞,通常会出现以下状况,桩基钻进到大型溶洞位置后,用于护壁的泥浆会迅速下降,同时出现塌孔,严重时桩基孔口范围也会跟随下沉,导致钻机不稳,甚至倾斜。遇到该情况通常做如下处理:
(1)对钻机基座的处理根据地勘图纸若能判定该桩基下会遇大型溶洞,为防止冲孔桩钻机在施工过程中应遇大型溶洞产生塌孔而倾斜,首先对钻机的基座进行地基处理。在桩基就为前,现整平桩基周围至少8m×8m的范围,然后在将8m×8m范围换填50cm的片石,然后在片石上至少浇筑30cm的C30混凝土,待混凝土至少养护14天后,将用于桩基施工的冲击钻的钻机就位。如此处理,其目的是让钻机下80cm厚水片混凝土基础形成一个大面积稳固的基座,该基座一是保证该桩基及时孔口有局部的塌陷,整个钻机也不会倾斜,二是该基座有护住孔口不塌陷的作用。
(2)对大型溶洞封堵的处理。桩基如遇大型溶洞或遇和其他溶洞相通溶洞,其护壁泥浆会以极快的速度下降或一下全部流走至不见,并可能伴随一定的塌孔,这时,再向桩孔内注入泥浆,已不可保住护壁泥浆水头,为了防止塌孔造成的埋钻,需要立即拔出钻头,然后向桩孔内吊装同桩基直径的长的钢护筒,其高度从溶洞的位置直至孔口,调整长的钢护筒的位置,使桩基中心位于长的钢护筒的中心,然后向桩基孔中填袋装水泥,接着填粘土和片石,袋装水泥、粘土、片石的体积比为1:1:2,一次总的回填方量约10m3,再向桩孔内,一边注浆,一边用冲击钻进行冲击,尽可能保持泥浆水头平护筒顶。如若桩基再次冲击到溶洞位置,护壁泥浆再次以极快的速度下降或一下全部流走至不见,重复以上回填方式,然后冲击,如此反复,直至穿过溶洞,泥浆不再下沉为止。若在冲击过程中出现泥浆下沉,长护筒也下沉,则在桩基孔口接长护筒,保持护筒顶高出桩基孔口,并调整护筒位置,让其中心始终位于桩基的中心。若在冲击的过程出现,长护筒下沉,而泥浆水头不下沉,则证明该护筒已装过溶洞,这时可以在护筒外围注入水泥砂浆,固定长护筒,让其不再随桩基的加深而沉降,然后按正常的桩基施工方式施工,直至桩基成孔。
(二)压注水泥浆处理法
注浆开始前,需要在桩基周围均匀布设注浆孔,注浆孔以不超4个为宜,且孔位与桩基的中心距离应控制在桩基半径50cm以上。钻孔时可采用水钻成孔的方式,钻孔完成后,清除孔内的杂质和灰尘,然后向钻好的孔洞内埋设注浆管,将注浆套管用水泥砂浆固定后,方能开始注浆。注浆时,注浆管应深至溶洞顶板以下,连接双管导流器,完成后,用高压水枪对钻孔进行二次清洗,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水泥砂浆与溶洞底部粘结不牢靠的现象发生。注浆开始时,是水泥砂浆与速凝剂同时向孔底喷注,喷注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确保底部注浆充分,然后以从上自下的顺序旋转喷注,在注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随时关注套管内水泥浆面,以浆面的上升速度确定注浆的终止时间。如果注浆过程中,突然出现水泥浆面极速上升的情况,则必须立即终止注浆,然后及时补充套管内的浆液,直至注浆面稳定上升为止。若遇到多层溶洞的桩基,需对进行分层处理,即上层溶洞注浆全满后,方能进行下一层的注浆,以确保每层溶洞不漏浆。
(三)压注混凝土法
压注混凝土法对桩基溶洞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对桩位进行定位放样,然后在距桩位1m处钻孔,钻孔间距为1m,呈圆形布设在桩位周围,而桩位重心位置的钻孔,则可以采用低标号的细粒径混凝土进行压注,周边孔的主要作用透气和测量洞内混凝土面的高度,同时也可以作为辅助进料孔使用。每个孔内套入直径为160mm的钢管作为注浆管使用,若长度不够可用管套连接。压注混凝土前,需将注浆管口进行临时封堵,避免杂物由孔口进入堵塞管道或者孔洞,然后采用泵送的方式压注混凝土,同时,混凝土中的骨料粒径应≤20mm。压注混凝土时,应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流动性和和易性。每次压注混凝土时,在混凝土表面升高2m后停止压注,待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压注,如此反复,直至溶洞顶板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