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彭振伟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彭振伟
[导读] 摘要:随着生活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市  100010
        摘要:随着生活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阶段,软土地基处理一旦质量不合格,可能导致不均匀沉降,继而对整个项目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文章基于对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分析,全面、详尽地介绍了较为常见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旨在为相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软土地基;施工技术
        引言
        软土地基是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工程,与普通的地基相比,其天然孔隙大,而且渗透性小、含水较多,如果施工不当则会引起路面开裂、路堤不稳定等问题,因此在施工中需要科学地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式,才能确保工程施工的质量。公路桥梁施工中,要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需要借助科学的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恰当的处理,从而提升公路桥梁的整体性能。
        1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原则
        软土路基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下面几点:一是选则最佳勘察点与方式,对软土地基分布地形与地貌等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对软土地基进行合理评价,以便获得最佳软土地基施工参数,掌握软土地基沉降性、灵敏度、均匀性与承载力。结合现场调查得到的相关数据信息,对不同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便于选出最佳施工方案。二是投资决策阶段。在编写软土地基工艺与规范期间,应选择最佳生产工艺与设备,合理应用设计方法与计算准则,同时和数据资料有效结合,以便获得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三是设计阶段。应确保施工方案科学合理,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优化原有设计,施行最佳软土地基处理方案标准与设计,提高对设计阶段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重视,选择最佳处理方案,便于解决施工中的各项问题,同时合理编制软土地基管理方案,做好索赔工作处理,以便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顺利实施软土地基处理方案。四是经济性原则。结合施工成本大小,施工期间不仅要有可行的施工方案,还要达到最佳的处理成效。施工期间选择低成本与短周期的处理方法,可以有效节约工程建设成本。五是可靠性原则。施工后虽然沉降值不会下降为零,但是可以借助后期阶段的修补处理该问题,同时确保处理方法有效可靠。施工前期,应加强区域探测,确保软土地基设计工作以勘察资料为基础进行,另外,还应确保处置方案科学合理,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有效节约工程成本。
        2目前公路桥梁的软土地基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2.1路面沉降问题的出现
        就这一问题的发生来说,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地下水汲取问题所引发的,在这一问题的影响下,大大降低了软土地基稳定性,进而造成地面沉降这一问题的出现,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到公路桥梁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出现的可能性。
        2.2工程设计不合理
        工程设计是软土地基施工的主要依据,由于公路桥梁施工是按照分段进行的,每一段的土质情况不同,路基的强度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每一段的特点进行设计。使公路桥梁的各个段落能够有效链接,建立缓和过渡阶段。
        2.3侵蚀路面问题
        低强度、高压缩量是软土地基的主要特征,软土作为软土地基的主要成分,含水量高,空隙大,渗透性强,有机质特性较多。如果整个公路桥梁工程均遇到软土地基,将对项目建设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大多数道路铺设了混凝土混合物和处理过的砾石,构成道路的原材料长时间不能承受雨水的侵蚀,通常在铺设完成后逐渐发生侵蚀。对道路原料建设产生巨大影响,如果在下雨天施工,雨水直接清洗路面,影响施工整体质量。


        3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
        3.1做好施工前的勘探设计工作
        勘探设计作为公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环节,作为相关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结合工程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进行勘探设计,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作为设计人员在设计之前,需要提前做好施工地质的勘测工作,特别对于一些地质环境较为恶劣的工程项目,更需要做好勘测工作,并针对于施工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问题先做好预测,并制定相应的有效解决对策,使其当问题发生时能够及时的解决,尽可能的避免或减少对工程施工所带来的影响。(2)还需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设计工作,在设计的这一过程中,同样需要充分考虑到工程施工的具体实际情况,并严格按照工程施工的具体规范要求,以此来开展科学合理设计。另外,针对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及施工设备也需要做到全面考虑,以保证能够及时为工程施工提供各项资源。(3)还需要全面勘探好软土地基所在的区域位置,并对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有一个足够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需要合理控制好填土的速度以及土量的多少,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避免软土地基施工不合格问题的出现,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按时完成。
        3.2结合软土地基特点进行设计
        在公路桥梁施工前,需要设计工程师多次进行现场勘察并修改图纸,针对不同区域的软土地基进行针对性设计。设计过程中需进行多方面的考虑,对各种意外情况进行设想,以预防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在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工程设计者需要对施工方所反馈的问题进行实时修正,了解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是否会遇到问题且能否解决,若不能则决定是否需要修改设计或提出合理的备选方案,争取将公路桥梁的稳定性做到最好,增加公路桥梁的使用周期。在公路桥梁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公路桥梁进行实时监控,遇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法,对公路桥梁的安全性问题进行定期检测,减少因意外情况造成的不必要伤亡。例如,软土地基施工过程中,针对可能出现的坍塌情况可采用注浆加固技术,该技术通常是用于承载力较差的地段;可采用加固土墙技术,利用隔水层以防止地基受到地下水的影响;可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通过选取水泥固化剂,使水泥与软土在搅拌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塑化稳定的效果,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坍塌。
        3.3排水固结技术
        由于软土地基含有大量水分,会导致软土地基不稳,因此要针对地基情况采取排水固结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在软土地基附近建造多个竖向排水井,从而改变地基的排水,同时开展加压、抽气、电渗和抽水工作,有效增强地基结构。利用排水固结法提高地基稳定性,并完成沉降工作。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采用此方法可使地基沉降顺利完成,并且大大提升地基土抗剪强度,从而大幅度提升地基的承载力,并加快荷载,有效保障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地基稳定性,提高地基的固结速度。沙井堆载预压法与降水预压法是排水固结法常见的两种方式。沙井堆载预压法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压实土质颗粒、大大提升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通常是用来处理透水性较小的饱和黏性软土地基工程。降水预压法则是通过抽取地下水来提高土地自重应力,从而达到预压效果。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并不适合对地基处理要求高的软土地基工程使用,所以当前国内这种技术应用并不广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问题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保证和提高路桥项目施工质量,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和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研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处理水平,以减少软土病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张士兵.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中的运用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9):60-61.
        [2]许海顿.公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57-58.
        [3]宋超.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6):136-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