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袁西峰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袁西峰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镇江市职工文体中心  江苏省镇江市  212004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文化方面的需求显著提升。当前,广场舞等群众文化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提高群众素养,健康引导群众文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策略;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文化发展对于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他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群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因此,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1群众文化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群众文化其实指的就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之外参加的各项社会文化活动,这些文化活动有着自发性、娱乐性等特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其实是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的一种传扬与继承,大家也是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传达自身的思想和感情。由此可以看到,对群众文化的大力发展和建设不仅仅可以带领人民群众提升思想与审美境界,更是人民群众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娱乐欢笑的源泉。从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特点来看,主要展现在三点:群众文化活动范围非常广、选择性非常强,且活动的模式非常多样和灵活。
        2群众文化重要性
        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人们职业之外自愿参与的各种社会性文化活动。在经济繁荣的今天,人们更加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而群众文化在此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它的价值表现在各方各面。
        2.1使群众业余生活丰富多彩
        群众文化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丰富、充实群众的业余生活并且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水平。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广场舞、健身操、旗袍秀、扭秧歌、踢毽子、唱红歌等群众活动形式异彩纷呈,成为基层群众文化的主流。既增强了人们的体质,又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2.2有利于维护社会安定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包罗万象,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物欲横流的冲击下,有不少人感到迷茫,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心唯利是图,无形中给社会带来一定的不安定因素。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有利于人们在业余生活中交流沟通,特别是蕴含正确价值趋向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利于驱散人们心头的迷雾,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定与和谐,对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发展群众文化的措施
        3.1完善文化环境,丰富群众生活
        推动群众文化建设要立足本地实际,完善文化环境。开展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不但要以文化馆、阅览室为阵地,更要不断创造文化生活环境,以此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第一,建立和完善必要的文化设施,这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如可以在各乡镇、社区开设棋牌室、卡拉OK室以及广场舞场地等活动场所;或在新建小区开辟文化网点,让生活与娱乐很好的结合起来。第二,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为了使兴趣不同的群众都能加入到活动中,文化部门要根据本地实际,把本地的人才很好地利用起来,发挥他们的特长,为他们建设舞蹈基地、美术基地等,让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能有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也能更好的提高群众的文化素质。


        3.2坚持群众主体性,以群众需求促发展
        落实群众文化活动,要始终坚持群众主体性,将群众的需求作为主要原则,将政府政策作为主要引导,将群众活动的具体需要变成各种各样形式的活动主题和材料,实行各种形式的群众活动表现模式,演绎出民主化、自由化、和谐化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事业繁荣的大好形势。群众对于文化的需要是多元化的,主要展现在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多元化需要、在各种文化活动中的不同审美形式和观念、对于文化活动的兴趣各异等。群众对于文化需要的逐渐更新为地方文化事业带来了向前进的动力,每个地方文化事业的革新和发展都是在群众对于文化寻求的发展上诞生的。所以,坚持群众主体性,关注和注重群众文化随着时代发展的需求更新,是地方文化事业促进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3.3应用好传统的文化元素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就当前的社会大氛围而言,“区域性”的文化元素可以借助新媒体资源不断地共享,所以,人们可以借助新文化元素的融入,生成时代感,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但是,相比其他文化元素,传统的文化元素对于人们而言更具亲和感。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时,笔者认为,我们要努力应用好传统的文化元素,让它与区域经济进行整合,让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进行整合。如我们可以借助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实现文化活动和经济发展的相辅相成,让经济带动文化发展,再由文化刺激经济增长,最终达到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将具有良好群众基础的文化活动有效地保留,并给予适度的经济支持让其长期保留和进步。举例来说,端午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吃粽子,南北方在端午节根据自己风俗的不同会吃不同口味的粽子。北方人整体上更青睐于甜粽,而南方人整体上则更倾向于肉粽。同时在这一天,群众还会折杨柳枝,并举办赛龙舟的活动。群众长期的处于这种传统文化氛围当中,不仅加深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还会生成人文素养,对于提升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向心力也有极大的帮助。
        3.4建立文化队伍,拓展活动场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群众对各种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也日趋增加,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为了更好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迫切需要一支适应新时期的群众文化骨干力量。例如:我单位在2018、2019年举办文化普惠培训班100期,培训数量约6000人次,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是服务职工、服务群众的金色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还通过实地培训、远程网络教育、户外拓展等多样化形式,提供经验分享,全面提升人员素质。其二,建立群众文化艺术人才库,全面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充分利用时间对镇区、各村、各单位的文艺演出、书法绘画和体育等方面的人才情况进行摸底,分类建档,形成丰富多彩的文化网络。我单位为各社区电影放映300场,演出12场次,这几年还和机关工委共同举办了职工运动会10届,深受广大职工市民的好评。其三,完善文体设施。上级领导十分重视群众文体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文化场所。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和职工,目前我单位将投资千万资金,对所有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整体改造。
        结束语
        总之,我们要从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出发,打破常规,更新思想观念,紧跟新时代步伐,以创新意识精心组织、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认可的群众文化活动,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让更多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实现自我教育,提升文化艺术修养,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赖珊.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J].才智,2020(18):235.
        [2]林明星.浅议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及开展策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4):225-226.
        [3]刘雅萍.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及其组织开展方法[J].区域治理,2019(45):230-232.
        [4]苏志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让生活更美好[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年教育与教师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105-106.
        [5]刘雅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策略[J].区域治理,2019(41):229-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